
恩平市第一中学
恩平市第一中学,简称恩平一中,是一所完全中学,诞生于1918年,前身是“恩平县立高级国小”,1951年更名为“恩平县第一中学”,后与简师、农校合併,称“三联中”;“文革”期间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后,学校迁往鳌峰山南麓、恩平学宫旧址,并确定为县重点中学;1994年跻身于 “广东省一级学校”,是广东省第一批重点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亩,截至2018年10月,有52个高中教学班,8个国中教学班,2941名学生,在编教职工250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恩平市第一中学
- 外文名:Enping No.1 Middle School
- 简称:恩平一中
- 创办时间:1918年
- 类别:公立中学
- 类型:完全中学
- 属性: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
- 主管部门:恩平市教育局
- 校训:勤奋 博学 求实 创新
历史沿革
1918年,恩平市第一中学前身恩平县立高级国小成立,原校址是前清科举考棚(今恩城中学)。
恩平市第一中学

1925年,改称恩平县立初级中学。
20世纪30年代,恩平旅居英国、巴西、古巴、海地及委内瑞拉的乡亲捐资新建学校。
1946年,时任校长发动海外侨胞捐资开办高中,增建了高中校楼,命名为“慰农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于11月1日正式开学,这一天也成为了后来的校庆纪念日。
1951年,学校更名为恩平县第一中学,后与简师、农校合併,称为三联中。
1959年,开平与恩平合县后改称为恩中中学。
1962年,开平与恩平分县后改称为恩平县第一中学。
1974年10月,学校改名为恩城中学,招生範围由原来的全县招生缩小为只招恩城及附近地区的学生。
1978年,恢复为恩平县第一中学,校址迁往鳌峰山南麓、恩平学宫旧址,被确定为县的重点中学;恩城中学继续在原址开办至今。
1994年,恩平撤县设市,学校更名为恩平市第一中学,同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3年,国中部停止招生。
2008年5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及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
2014年,恩平市委市政府批准恩平市第一中学复办国中。
办学条件
硬体设施
恩平一中共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部分。

教学区,由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综合楼和图书馆组成,课室配备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室、实验室设施设备齐全;
运动区,拥有塑胶篮球场、体育馆、400米标準跑道的运动场等体育设施;
生活区,套间式的学生公寓配备热水系统和空调,学校食堂是目前五邑地区唯一的“广东省A级食品卫生单位”。
办学规模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52个高中教学班,8个国中教学班,2941名学生。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在编教职工250人,其中高级教师93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江门市“名师名医名家”1人、江门市名教师2人、恩平拔尖人才1人、恩平市名教师6人、恩平市名班主任3人、恩平市学科带头人4人、恩平市教坛新秀6人。
办学成果
学校荣誉
恩平市第一中学教育教学成绩显着,学校相继被授予“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广东省贯彻实施‘体卫条例’先进单位”、“广东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 ;“江门市标兵文明单位”、“江门市绿色学校”、“江门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江门市先进基层党支部” 、“恩平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範示範性学校”、“恩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生成绩
2007年高考,陈惠燕同学以总分659分夺得江门市总分第三名,考上北京大学,吴洁荷同学以生物五科总分649分夺得江门市状元,列全省第八名,吴洁荷同学和吴俊稂同学以132分并列江门市生物单科第一,列省第15名。
恩平市第一中学

2009年高考,伍颖华同学以理科总分666分的成绩夺得江门市理科总分第四名,吴梦玲同学和梁耀华同学以理科基础满分150分并列省理科基础状元,聂天柱同学以144分夺得江门市历史单科状元,吴卫鹏同学以129分夺得江门市地理单科第二名,樑柱良同学以134分夺得江门市生物单科第三名。
2010年高考,总入围人数951人,报考入围率91.7%,本科入围人数575人,82人进入重点本科线,美术本科入围人数30人,其中重点3人,本科入围率56%,总入围率100%,音乐本科入围5人,体育重点1人,本科1人。
恩平一中红宫

2011年高考,本科以上入围人数505人,入围率52 %,美术、音乐、体育特长班本科以上入围人数46人,本科入围率为68.7%,其中重点人数8人,培优班本科以上入围人数257人,入围率为86.7%,黄玉梅同学以634分夺得恩平市理科状元。
2014年高考,恩平一中参考人数为1022人,总入围人数1005人,总入围率为97.6%,重本入围人数60人(含6人单考入围重本线),比去年增加14人,本科人数494人,比去年增加19人,梁海蓉同学以628分获恩平市文科状元,吴慧萍同学以624分获恩平市理科状元,艺术类考生本科上线人数43人,重本上线人数11人,其中联考有5人上重本线,单考有6人上重本线,梁梓沛同学单考入围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和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吴祖鹏同学以全省专业第一名入围暨南大学作曲专业。
2015年高考,学校参考人数为973人,本科上线人数476人(含单考8人),本科入围率48%,我校重本入围人数54人(含单考入围重本院校8人),冯德荣同学以633分与恩平市理科状元并列,艺术类考生本科上线人数47人,其中重本上线人数16人,比去年增加11人,本科上线率75%,重本上线率25.4%,学校首次有4名考生参加传媒专业单考,均进入本科,其中2人进入重本。
恩平市第一中学

2016年高考,重点入围人数53人,比去年增加7人;本科入围人数481人,比去年增加13人。
2017年高考,重点入围人数67人,比去年增加14人,本科上线人数568人,比去年增长87人。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 校训:勤奋 博学 求实 创新
- 校风:文明 笃志 团结 务实
- 学风:勤勉 慎思 合作 进取
- 教风:敬业 爱生 笃行 善导
校歌
创作时间:1980年
作词者:张南云、徐国流
恩平市第一中学校歌

作曲者:方曼丽
改进时间:2013年
改进者:郑仕全、梁日斌、吴玛莉
设计理念:恩平一中校歌歌词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校风、教风、学风巧妙地融为一体,体现了一中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歌词简介:整首曲子韵律和谐、节奏优美、富有朝气、朗朗上口、催人奋进,充分展现出既紧张又活泼的校园生活,突显了恩平一中优良的教育传统。
第一句,反映了学校优越的地理环境,后枕郁郁葱葱的鳌峰山,面朝碧波蕩漾的锦江河,环境优雅,是陶冶情操、求学、授业的育人圣地;
第二句,体现着一中学子勤奋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发展、修身报国的人生追求;
第三句,反映古老学宫深厚的文化孕育着一中优良校风,培育了代代英才;
第四句,着重展现一中学子面对未来、心怀理想,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何植仓 | 校长 |
吴业宏 | 副校长、党总支部书记 |
吴正大 | 副校长 |
孔素华 | 副校长 |
历任领导
姓名 | 毕业院校 | 任期时间 |
---|---|---|
郑润霖 | 前清举人 | 1919~1921.7 |
吴朝立 | 前清优级师範学堂 | 1921.8~1929.1 |
岑岳华 | 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 1929.2~1929.7 |
黎梓材 | 国立中山大学 | 1929.8~1932.7 |
吴尹平 | 北平中国大学 | 1932.8~1933.1 |
郑毅霖 | 国立中山大学 | 1933.2~1936.7 |
李文焕 | 国立中山大学 | 1936.8~1937.1 |
郑伊佐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1937.2~1937.6 |
梁彦材 | 广东法政专门学校 | 1937.7~1949.6 |
郑敦海 | 国立中山大学 | 1949.7~1949.9 |
姓名 | 毕业院校 | 任期时间 |
---|---|---|
刘坚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1949.11~1951 |
许克 | 中山大学 | 1949.1~1951.3 |
许克 | 中山大学 | 1951~1953.3 |
何凌云 | 南方大学 | 1953.4~1954.8 |
何凌云 | 南方大学 | 1961.9~1964.8 |
蔡君凯 | 华南师院 | 1964.9~1968.9 |
黄楼胜 | 1968.1~1970.1 | |
吴炳湛 | 恩平中学 | 1970.2-1971.12 |
梁丹 | 1972.1-1974.8 | |
黄健耘 | 1974.9-1978.8 | |
李启纯 | 岭南大学 | 1978.6~1980.6 |
成龙泉 | 南方大学 | 1980.7~1982 |
张南云 | 南方大学 | 1982~1985 |
莫国良 | 华南师院 | 1986.9~1990.1 |
谢奕男 | 华南师院 | 1990.2~1997.7 |
何树新 | 华南师院 | 1997.7~2003.12 |
吴业宏 | 华南师範大学 | 2004.1~2011.7 |
郑仕全 | 华南师範大学 | 2011.7~未知 |
知名校友
桥樑专家梁天锡;
经济学家梁学思;
原中共广阳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调研处副处长、正军级干部郑锦波;
清华大学毕业、旅美电子工程博士郑健雄先生、陈立明博士;
新一代侨领梁权暖、吉鸿雁、吴卓潮、胡思聪、梁宝相、冯瑞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