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之寻梦
《寻梦》是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事业成功、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商人,自童年时代起,就不断重複地做着一个同样的梦,在梦境中他是另一个人,被一个女人所杀。他用尽方法去找寻这个梦,证实了梦境中的一切确实曾发生过,那是他的前生。
基本介绍
- 书名: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之寻梦
- 作者:卫斯理
-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9-1
基本资料
作者: 卫斯理 着
出 版 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字数: 111000
版次: 1
页数: 248
印刷时间: 2008/09/01
开本: 大32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6788677
包装: 平装
内容简介
两个身份背景完全不同又互不认识的人,十多年来重複做着同一个可怕的噩梦,神秘的梦魇背后,竟然牵涉数十年前山区小村落的一桩离奇命案!一对男女前世今生的爱恨纠缠,一步一步引领着他们走向恐怖的深渊,当噩梦的谜底逐步解开,一场出乎意料的悲剧亦同时揭开序幕。
推荐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事业成功、在社会上有地位的商人,自童年时代起,就不断重複地做着一个同样的梦,在梦境中他是另一个人,被一个女人所杀。他用尽方法去找寻这个梦,证实了梦境中的一切确实曾发生过,那是他的前生。而他又和梦中有关的人物在今世重逢,错综複杂的因果循环,出人意料的结局,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科幻小说。
神秘+惊险+离奇!怪异的事件铺天盖地来了。卫斯理即将挑战你的智慧和胆识!两个身份背景完全不同又互不认识的人,十多年来重複做着同一个可怕的噩梦,神秘的梦魇背后,竟然牵涉数十年前山区小村落的一桩离奇命案!一对男女前世今生的爱恨纠缠,一步一步引领着他们走向恐怖的深渊,当噩梦的谜底逐步解开,一场出乎意料的悲剧亦同时揭开序幕。本书结构十分完整,曲折离奇,把两个不同时代的事件,交杂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第一部 一个不断重複的怪梦
第二部 另一个角度看怪梦
第三部 前生的孽债
第四部 锲而不捨寻找梦境
第五部 不是冤家不聚头
第六部 热恋
第七部 几十年前的重大谋杀案
第八部 前生有因,今生有果
第九部 人人都有前生纠缠
第十部 行为疯狂,再度杀人
第十一部 事情终于发生了
文摘
每一个人都做梦,杨立群也不例外,那本来绝不值得焦躁。而且,杨立群不是容易坐立不安的人,他有冷静的头脑,镇定的气度,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学识,这一切,使得他的事业,在短短几年之间就进入巅峰,而这时,他不过三十六岁,高度商业化社会中的天之骄子,叱咤风云,名利兼具,是成功的典型,社会公众欣羡的对象。
要命的是那个梦!
杨立群一直在受那个梦的困扰,这件事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从来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所以,当他的女秘书拿着一叠要他签字的档案走进来,忽然听到他大喝一声“快出去,别来烦我”时,吓得不知所措,手中的档案全都掉到了地上。
杨立群甚至烦躁得不等女秘书拾起档案,就一迭声喝道:“出去!出去!”
当女秘书慌忙退出去之际,杨立群又吼叫道:“取消一切约会,不听任何电话,一直到再通知!”
女秘书睁大了眼,鼓起了勇气:“董事长,上午你和……廖局长约会……”
杨立群整个人倾向前,像是要将女秘书吞下去一般,喝道:“取消!”
女秘书夺门而逃,到了董事长室门外,仍然在喘气,因为刚才杨立群的神态,实在太可怕了。不但神态可怕,而且女秘书还可以肯定,一定发生了极不寻常的意外。和廖局长的约会,是二十多天之前订下的。为了能和廖局长这个对杨立群企业有着直接影响力的官员见面,女秘书知道,杨立群不知託了多少人,费了多少精神,这是近半年来,杨氏企业公司董事长一直在盼望着的一件大事。可是如今,董事长杨立群却吼叫着:“取消!”
女秘书抹了抹汗,去奉行董事长的命令。
她决计想不到,杨立群如此失常,全是为了那个梦!
杨立群是什幺时候开始做这个梦的,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他第一次做这个梦,并不觉得有什幺特别,醒来之后,梦境中的一切居然记得极清楚,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做了梦之后,不应该保持这样清醒的记忆,可是这个梦却不同。
杨立群在那个年纪的时候,除了那个梦之外,自然也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梦,别的梦,一醒来就忘记了,而这个梦,他却记得十分清楚。
正因为他将这个梦记得十分清楚,所以,当这个梦第二次在他熟睡中出现时,他立即可以肯定:我以前曾做过这个梦。
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隔多久,杨立群已不记得了,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大半年,也可能超过一年。以后,又有第三次,第四次,一模一样的梦境,在梦境中,他的遭遇一次又一次重複着。
渐渐长大,同样的梦,重複的次数,变得频繁。杨立群可以清楚地肯定,他十五岁那年生日,接受了一件精緻的生日礼物:一本十分精美的日记簿。从此他就有了记日记的习惯。于是,重複一次那个梦,他就记一次,他发现,第一年,做了四次,第二年,进展为六次,接下来的十年,每个月一次,然后,情况变得更恶劣,同样的梦,出现的次数更多,三十岁以后,几乎每半个月一次,而近来,发展到每星期一次。
每个星期一次,重複着同样的梦境,这已足以令人精神崩溃,尤其是这个梦的梦境,极不愉快,几乎在童年时,第一次做了这个梦之后,杨立群就不愿意再做同样的梦。
季羡林寻梦
全文: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幺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幺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濛濛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我是在什幺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幺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幺地方有过这样的花。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那幺,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幺地方看到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幺东西也看不到了。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 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