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寿王杰为皇太弟知军国事诏
《立寿王杰为皇太弟知军国事诏》是唐代李晔创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立寿王杰为皇太弟知军国事诏
- 创作年代:唐代
- 作品体裁:散文
- 作者:李晔
- 作品出处:《全唐文》
作品原文
立寿王杰为皇太弟知军国事诏
门下:朕幼荷丕构,夙夜不遑,盖以三百年之鸿基,十七圣之大业,守文重事,偃武贞期,惟惧沖人,不克负荷。果致干戈四处,寇盗连年,再省藩维,两违陵庙。上愧高祖太宗之缔构,下惭中外群后之匡扶,既积殷忧,俄成疾疹。而上天降祐,中道获痊,万乘还宫,六龙挽驾,御端门而肆赦,阅诸夏而骏奔,虽有愧中兴,而克全旧物。繄尔中外,方事报功,宁期瘥疾未瘳,尚婴沈痼,徒思勿药,讵报有徵,腠理是加,连绵莫疗。永惟八方之大,万务之殷,既不躬亲,固当拥滞。朕亲弟寿王杰,天资永悟,生稟温文,孝友通于神明,仁爱格于上下。必能体我忧惕,济我艰难,用叶和平,得就颐养。宜册为皇太弟,知军国政事。咨尔内外大臣,群方庶尹,悉宜听监国处分,尽心辅戴,宁国安人,酌燮从宜,同厎于理。布告天下,鹹使闻知。
作者简介
唐昭宗(867—904),即李杰。后改名晔。唐代皇帝(888—904年在位)。僖宗弟。初封寿王。僖宗死,由宦官杨复恭迎立。即位后颇思自强,但均无效。光化三年(900),一度为宦官刘季述等所废,后虽复位,势日益衰弱。天佑元年(904),被朱温迫迁洛阳,旋复被杀。乾宁三年(896),僧人可止进诗,赠紫袈裟,应制内殿。又诏两街僧、道至内殿谈论佛、道,敕在鸠摩罗什译经处重建草堂寺,敕天下寺观,设斋行道,禁止民间屠钓。在位期间虽短,但对佛教仍相当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