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2012年第一批总计646个,2013年第二批总计915个,2014年第三批总计994个)。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已经连续第35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是目前在全国政协时间最长的委员之一。多年来,他持续为传统村落保护奔走呼吁,2017年3月,他参加两会带来的一份提案,是关注传统村落旅游破坏性开发问题,他建议,国家应建立对传统村落开展旅游的批准机制。凡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应向国家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未经批准不能开展旅游。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传统村落
- 又称:古村落
- 属性:文化遗产
- 数量:4153个
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係。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
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
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託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徵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
当前,中国提倡循环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向传统的农耕文明学习,从原始的生态文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传统村落使农民能够就近就地进行耕作,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能够把当地的土壤、地质和耕种技艺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许多独特的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产品。
比如,西湖龙井等成千上万的地方名品,就是中国优质农副产品的代表,而这些优质农副产品都是以传统村落为载体的。国际上通行的地域商标也证明了与传统村落密切结合的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农业发展模式。
例如法国,其自然村落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与这些自然村落密切结合的许多农副产品都成了走向世界的名牌。像法国着名的香槟酒,就是香槟的主产区家家户户生产的发泡果子酒。法国还有大量不同品牌的乳酪,也是与不同的村落紧密联繫在一起,甚至有些品牌乳酪直接用着当地村落的名字。由此可见,要发展中国传统的优质农副产品,提高其附加值,必须重视保护和整治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发展乡村旅游、创新农村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中期必然伴随着旅游潮的兴起。从已开发国家经验看,乡村旅游是旅游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旅游就要保护好传统村落。韩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运动,发放了大量水泥、钢筋,持续10多年的大建设使不少传统村落改变了面貌。
到了20世纪90年代,韩国人认真反思过去对传统村落的大拆大建,认为丧失了许多宝贵的旅游资源,所以重新开始兴起农村美化运动,纠正过去大拆大建的错误,并及时恢复当地村落的格局、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传统、农副产品、地方民俗节庆活动等,把它们与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组合在一起,吸引大批游客到韩国农村旅游,使当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实践,无论是四川还是浙江、福建,凡是坚持保护传统村落、发展农家乐的农村,农民的收入增长都快于其他地区。
这些地方已经可以超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化初级阶段,直接以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来引领绿色农副产品的栽培和生产,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随相伴,走出一条绿色的、可持续的农村农业发展新道路。这些致富新道路的开闢都必须基于传统村落,没有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创新发展道路无从谈起。
传统村落是广大农民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所谓社会资本,是除经济资本和自然资本以外,人们对周边环境、自然和人际关係等的熟悉和了解,以及已经具有的传统技巧和知识的总和。丧失了社会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比丧失经济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后果更加严重。
比如,在中国农村,现在比较贫困的往往是一些水库移民村的农民,是一些因建设重大工程被迫背井离乡迁入他乡的农民,儘管政府部门给予了大量经济补偿,但是生活依然比较贫困。因为他们几乎丧失了全部社会资本,丧失了对自然环境和气候的熟知和适应、对周边山水的认知以及众多亲朋好友的人际关係,结果重新陷入贫困。
所以,有许多补偿足够的移民现在又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重新融入拥有社会资本的地方去。农村传统的农耕和日常生活,离不开互帮互助互学,传统村落不仅是农民兄弟心理认同的地理环境,同时也是其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更是众多地方方言、风俗、手工艺品、传统节庆等非物质文化的有效载体。这些都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破坏了这些资源,就等于切断了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
传统村落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广大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之根。中华民族是一个崇敬祖先的民族。中国传统村落的核心是宗族祠堂,这与西方村落以教堂为核心截然不同。传统村落往往成为连线家族血脉、传承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华侨、港澳台同胞寻根问祖的归属地。儘管他们远在千山万水之外,但总要回来找寻自己的根。由此可见,如果丧失了这些传统村落,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村落是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边境地区居民点的保护和发展极为重视,这是因为这些居民点在国土安全和领土争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国境线漫长,但一些边界与周边一些国家存在一些争议,国土安全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国际上在领土争端的解决实践中有一条重要原则,即争议领土範围内如果有某国的国民长期居住生活,则可以作为领土归属的重要判别依据。
近年来,中国一些边境省份在城镇化进程中忽视了传统村落在国土安全中的特殊作用,片面追求城镇化水平,对散落在边境线上的村落不愿投入,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通过整体搬迁的方式使这些村落的居民快速脱贫。例如,有的沿海省份早期提出“小岛迁大岛建”的主张,将小岛上的居民搬迁到大岛甚至是陆地上,使得一些原来长期有人居住的岛屿变成了无人岛。这种做法在领土和领海争端中无异于“自废武功”。因此,从历史的教训和国际经验看,传统村落特别是边境地区的传统村落对于国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对传统村落的六项功能分析看,传统村落保护极其重要。但是,中国对传统村落尚未做过全面调查,对这份祖传的家底心中无数。近年来,传统村落快速消亡。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
此外,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一些公路铁路项目对村落“开膛破肚”等,也破坏了传统村落。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仍然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抓紧摸清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避免因错误的观念、短期的开发利益等各种原因破坏传统村落,使传统村落在传承历史文化、保障国土安全、振兴旅游业、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法律法规
北京新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应纳入城市总规
2014年12月30日,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此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建议案,呼吁儘快研究出台《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会议决定,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将于2015年1月21日召开。
北京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
●门头沟斋堂镇灵水村
●门头沟龙泉镇琉璃渠村
●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房山南窖乡水峪村
名录数量
自2012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已公布4批传统村落名录,4153个村被纳入保护範畴。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七、吉林省(3个)
吉林市蛟河市漂河镇富江村
白山市临江市六道沟镇夹皮沟村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大蒲柴河镇大蒲柴河村
八、黑龙江省(1个)
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索伦村
九、江苏省(2个)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蒋东村后埠村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堂里村堂里
十、浙江省(225个)
杭州市萧山区河山镇东山村
杭州市桐庐县凤川街道三鑫村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石阜村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彰坞村
杭州市桐庐县新合乡引坑村
杭州市建德市更楼街道于合村
杭州市建德市杨村桥镇徐杭村百箩畈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洋镇建南村章家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乌祥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里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双泉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三元村麻车岗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檀村村樟宅坞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大慈岩村大坞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镇劳村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镇石郭源自然村
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
杭州市临安市锦南街道横岭村
杭州市临安市湍口镇童家村
杭州市临安市清凉峰镇杨溪村
杭州市临安市岛石镇呼日村
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勤勇村
宁波市宁海县一市镇箬岙村
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马头村
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西坞村
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张溪林坑村
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顺溪村
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金城村
温州市文成县珊溪镇朱川村
温州市文成县嶨口镇东方村
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仙居村
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洲滨村
温州市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左溪村
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库村
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徐岙村
温州市瑞安市湖岭镇均路村
湖州市南浔区旧馆镇港胡-新兴港村
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上泗安村
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紫洪山村
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董家山村
绍兴市新昌县回山镇回山村
绍兴市诸暨市次坞镇次坞村
绍兴市诸暨市五泄镇十四都村
绍兴市诸暨市璜山镇溪北村
绍兴市嵊州市崇仁镇崇仁六村
绍兴市嵊州市石璜镇楼家村
绍兴市嵊州市下王镇泉岗村
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雅湖村
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橄榄源村
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梁家山村
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东西村
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上黄村
金华市武义县履坦镇范村
金华市武义县新宅镇上少妃村
金华市武义县桃溪镇陶村
金华市浦江县仙华街道登高村
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古塘村
金华市浦江县岩头镇礼张村
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潘周家村
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杭坪村
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石宅村
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里岙村
金华市磐安县冷水镇朱山村
金华市兰谿市永昌街道永昌村
金华市兰谿市水亭畲族乡西姜村
金华市义乌市赤岸镇尚阳村
金华市义乌市赤岸镇朱店村
金华市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
金华市东阳市城东街道李宅村
金华市东阳市巍山镇白坦村
金华市东阳市虎鹿镇厦程里村
金华市东阳市虎鹿镇西坞村
金华市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
金华市东阳市画水镇天鹅村
金华市永康市石柱镇塘里村
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金川村
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北二村
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破石村
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茶坪村
衢州市衢江区举村乡翁源村
衢州市衢江区举村乡洋坑村
衢州市江山市峡口镇三卿口村
衢州市江山市峡口镇柴村村
衢州市江山市峡口镇广渡村
衢州市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
衢州市江山市廿八都镇浔里村
衢州市江山市张村乡秀峰村
衢州市江山市张村乡先峰村
衢州市江山市塘源口乡洪福村
衢州市龙游县湖镇镇星火村
衢州市龙游县沐尘畲族乡双戴村
衢州市开化县齐溪镇龙门村
衢州市开化县长虹乡高田坑村
衢州市开化县林山乡姜坞村
舟山市定海区金塘镇大鹏岛村
台州市天台县石樑镇迹溪村
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
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九遮村
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山头郑村
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上杨村
台州市天台县泳溪乡灵坑古村
台州市仙居县南峰街道管山村
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苍岭坑村
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溪头村
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上江垟村
台州市仙居县埠头镇埠头村
台州市仙居县埠头镇十都英二村
台州市仙居县埠头镇西亚村
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垟墺村
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九思村
台州市仙居县田市镇公盂村
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羊棚头村
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朱家岸村
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上岙村
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兴隆村
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朱溪村
台州市仙居县溪港乡仁庄村
台州市仙居县湫山乡方宅村
台州市仙居县湫山乡四都村
台州市仙居县广度乡祖庙村
台州市仙居县广度乡三井村
台州市仙居县淡竹乡尚仁村
台州市仙居县淡竹乡油溪村
台州市仙居县皤滩乡枫树桥村
台州市仙居县皤滩乡山下村
台州市仙居县步路乡西炉村
台州市仙居县大战乡大战索村
台州市仙居县大战乡白岩下村
台州市仙居县双庙乡上王村
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东海村
台州市临海市江南街道岙底罗村
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坦头村
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呈歧村
台州市临海市汇溪镇善家洋村
台州市临海市小芝镇胜坑村
台州市临海市小芝镇桥头村石牛坑自然村
台州市临海市沿江镇南蒋村
台州市临海市白水洋镇大泛村
台州市临海市白水洋镇西洋庄村
台州市临海市白水洋镇前塘村
台州市临海市河头镇殿前村
台州市临海市河头镇下湾村
台州市临海市括苍镇黄石坦村
台州市临海市桃渚镇城里村
丽水市莲都区联城街道官桥村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
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官岭村
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库川村
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龚山村
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库坑垟村
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赛源村
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夏庄村
丽水市龙泉市塔石街道炉地垟村
丽水市龙泉市塔石街道李山头村
丽水市龙泉市八都镇双溪口村
丽水市龙泉市上垟镇源底村
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
丽水市龙泉市小梅镇孙坑村
丽水市龙泉市安仁镇李登村
丽水市龙泉市安仁镇湖尖下村
丽水市龙泉市安仁镇金蝉湖村
丽水市龙泉市屏南镇横坑头村
丽水市龙泉市屏南镇垟顺村
丽水市龙泉市屏南镇石玄铺村
丽水市龙泉市兰巨乡梅地村
丽水市龙泉市宝溪乡车盂村
丽水市龙泉市竹垟乡安坑村
丽水市龙泉市道太乡夏安村
丽水市龙泉市岩樟乡柳山头村
丽水市龙泉市城北乡盛山后村
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杨山头村
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底村
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上南坑村
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大庄村
丽水市龙泉市龙南乡金川村
丽水市遂昌县云峰街道长濂村
丽水市遂昌县北界镇淤弓村下坪自然村
丽水市遂昌县应村乡竹溪村斋堂下自然村
丽水市遂昌县湖山乡福罗淤村
丽水市遂昌县湖山乡姚岭村
丽水市遂昌县蔡源乡大柯村
丽水市庆元县松源街道九漈村
丽水市云和县石塘镇竹子坪村
丽水市庆元县五大堡乡西川村
丽水市庆元县张村乡南阳村
丽水市庆元县张村乡后溪村
丽水市庆元县官塘乡横坑村
丽水市庆元县官塘乡白柘洋村
丽水市青田县祯旺乡牛路坑村
丽水市青田县阜山乡陈宅村
丽水市青田县石溪乡考坑村
丽水市缙云县新碧街道黄碧虞村
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宫前村
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
丽水市缙云县东渡镇桃花岭村隘头自然村
丽水市缙云县大源镇寮车头村
丽水市缙云县大源镇吾丰村
丽水市缙云县溶江乡岩门村上官坑自然村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东弄村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周湖村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桃源村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隆川村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郑坑乡吴布村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毛垟乡库头村
丽水市松阳县玉岩镇玉岩村
丽水市松阳县玉岩镇何山头村
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蔡宅村
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内大阴百鸟朝凰自然村
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小后畲
丽水市松阳县新兴镇竹囮岗头自然村
丽水市松阳县新兴镇张山头村
丽水市松阳县新兴镇东北头村
丽水市松阳县叶村乡膳垄村
丽水市松阳县叶村乡斗米岙村
丽水市松阳县斋坛乡下坌村
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后湾村
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下田村
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上田村
丽水市松阳县竹源乡呈田村
丽水市松阳县竹源乡周岭根村
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汤城村
丽水市松阳县枫坪乡钱余宝钱源旧处自然村
丽水市松阳县板桥畲族乡大毛科麒上自然村
丽水市松阳县裕溪乡木岱坑村
丽水市松阳县安民乡大泮坑村
十一、安徽省(52个)
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蓼花洲村
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和悦村
安庆市潜山县官庄镇官庄村
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吴河村
安庆市岳西县黄尾镇马元村
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蜀源村
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村
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白杨村
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杞梓里村
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苏村
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滩培村
黄山市歙县霞坑镇萌坑村
黄山市歙县岔口镇祝筒坦村
黄山市歙县岔口镇庐山村
黄山市歙县坑口乡柔川村
黄山市歙县上丰乡蕃村
黄山市歙县昌溪乡沧山源村
黄山市歙县森村乡黄备村
黄山市休宁县蓝田镇枧潭村
黄山市休宁县蓝田镇五陵村
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樟源里村
黄山市黟县碧阳镇柏山立川村
黄山市黟县碧阳镇赤岭村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江村
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横断村
黄山市黟县渔亭镇桃源村青岭山
黄山市黟县西递镇霭峰上村
黄山市祁门县芦溪乡芦溪村
黄山市祁门县新安乡珠林自然村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蔬菜村
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斗林村李家湾
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上章村
池州市青阳县酉华镇宋沖村
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七岭村
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东胜村小胡村
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桃花潭村
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
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宝峰村
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龙潭村
宣城市泾县茂林镇潘村村
宣城市泾县榔桥镇溪头村
宣城市泾县琴溪镇马头村
宣城市泾县黄村镇九峰村
宣城市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
宣城市宁国市霞西镇白茂村
宣城市绩溪县上庄镇石家村
宣城市绩溪县上庄镇宅坦村
宣城市绩溪县伏岭镇伏岭村
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尚村
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霞水村
宣城市旌德县蔡家桥镇乔亭村
宣城市旌德县俞村镇仕川村
存在问题
当这些村落被列入国家名录,成为农耕文化耀眼的代表之后,即刻拥有了较高的旅游价值。很多传统村落已经把旅游当做唯一的脱贫与致富之路。于是,快速上马和粗鄙化的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造成新的破坏性的冲击。许多传统村落的遗产尚未得到很好的整理,村民尚未形成比较强的保护意识,保护的方法尚未普及,旅游项目就抢先上马。一些村落的管理权已落入投资方手中;国家制定的各项保护措施得不到有力的执行。
在经过模式化的旅游开发之后,传统村落正出现雷同化、同质化、商品化。原有的村落文化被肢解、异化和歪曲。新一轮的破坏已经出现,如不加强有力和有效的管理,大批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就会得而复失。
保护措施
冯骥才建议,国家应建立对传统村落开展旅游的批准机制。凡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应向国家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未经批准不能开展旅游。
冯骥才认为,申请开展旅游的传统村落,前提是必须按照国家的保护规定与标準制定严格的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报请国家管理部门核准。凡开展旅游的传统村落,干部与管理人员必需经过培训。学习和掌握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保护规定。
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对开展旅游的传统村落应制定专门针对旅游的管理规定与监督制度。日常监管工作要落实到县一级,村落一级的工作是做好实地保护,尤其要对村民进行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保护内容与方法的宣传和教育,启发村民的文化自觉,不能让传统村落的管理权归属投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