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兆山
杨兆山,1963年10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山乡迎新村。1983年9月考入东北师範大学教育系,学习学校教育专业,1987年6月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取东北师範大学教育学原理方向的研究生,1990年6月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0年7月至今在东北师範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任教。1992年12月被聘为讲师,1997年12月被聘为副教授,2004年2月被学院聘为教授,1999年开始带硕士研究生。2000年10月被院里任命为教育学系主任。2004年7月获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85年1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兆山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山乡迎新村
- 出生日期:1963年10月14日
- 毕业院校:东北师範大学教育系
- 性别:男
基本信息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10月
职 称 教授(博士导师)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教育学
个人情况综述
1983年从黑龙江一个小山村来到东北师範大学,在师长和朋友们的帮助下,一直走到了今天.师从石佩臣先生读了硕士学位,师从清华李润海先生在职读了博士学位.工作后一直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2月被聘为教授.虽努力但才智平庸,总觉名不副实,惟恐耽误学生大好青春和前程.
专业是教育学,爱好体育.但都做的不好.所以,在教育界的朋友面前,我只好说是个搞体育的,教育学为业余爱好;在体育界的朋友面前,又只能说自己是搞教育学的,体育是业余爱好.
在师长和朋友们的帮助下,快乐的走过了昨天,顺利的走到了今天,也清楚的看见了明天.感谢带给我快乐和运气的所有朋友,愿我的所有朋友健康快乐!
社会学术兼职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学会理事
全国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
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
本科:教育概论、马列教育论着
硕士: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教育基本理论热点问题与争议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
博士:教育学领域若干问题专题
一、相关国学部分
钱穆:《论语新解》
杨伯峻《论语》
王国轩《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高时良《学记研究》
二、相关西学部分
柏拉图:《理想国》
罗素《西方哲学史》《罗素自选文集》《西方的智慧》(中英文)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
三、相关哲学方法论部分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孙正聿《哲学通论》
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
四、相关教育类作品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卢梭:《爱弥儿》
康德:《论教育学》(中英文)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英文)
《西方古代教育论着选》
《西方近代教育论着选》
《西方现代教育论着选》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石佩臣主编《教育学基础理论》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
陈元晖着《教育学史遗稿》
指导研究生情况:
到2007年,共毕业7届统招硕士研究生。
主要科研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主要科研项目
承担课题:
1.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课题:基础教育中学生观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0年11月立项,已完成;
2.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江泽民教育思想的新贡献初探,2001年11月立项,已完成;
3.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马克思主义教育论着》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2001年立项,已完成;
4.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规划课题:义务教育阶段标準化学校建设的标準问题研究,2005年11月立项,已完成;
5.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中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问题与对策研究,2006年7月立项,已完成;.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研究,2008年12月立项,进行中.
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论文:
1.杨兆山,晓晨.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面面观[J].外国教育研究,1994(6).人大複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
2.杨兆山,陈旭远.关于普通教育学习负担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中国小教育,1996.3(人大複印资料转载)
3.杨兆山.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与基本点[J].东北师大学报,1996(2).
4.杨兆山.教育学的个性概念[J].中国教育学刊,1996(4).
5.杨兆山.教育也要讲政治[J].高校理论战线,1996(12).
6.杨兆山,王守纪.新课程改革需要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3-5-14(4).
7.杨兆山.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1(4).92-99.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5) 转载,69页,人大複印资料《教育学》2001(9).全文转载.
8.杨兆山,罗汉书,丁杰.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方针表述的几个问题——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学刊2001(3).6-7.
9.杨兆山,轩颖,王守纪.再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兼对‘教育非上层建筑说’的质疑[J].东北师大学报,2002( 4).123-129.
10.杨兆山,王守纪.反对功利主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4-5(4).
11.杨兆山.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点认识— —兼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3).112-118.
12.杨兆山.我国当代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浅探[J].高校理论战线,2004(12).9000字.
13.杨兆山,金金.建设标準化学校搭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操作平台[J].东北师大学报,2005(5).8000字.
14.杨兆山 ,盖笑松.关于建设和谐教育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5-11-16(10).2500字.《新华文摘》2006(2)全文转载.
15.杨兆山,张海波.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中贯彻“经常性”原则[N].光明日报,2006-09-27(6).
16.杨兆山,牟纲.努力推进农村教师队伍标準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6-12-10.《新华文摘》2007(6)全文转载.
17.杨兆山,张海波.构建以输入地区在职教育为主的农民工教育模式[J].东北师大学报,2007(5).
18.杨兆山,杨清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标準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7(12).
19.杨兆山,杨清溪,朱雪研.加拿大学校布局调整及启示——以萨斯喀彻温省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7.(12).
20.杨兆山,金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标準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
21.杨兆山,张海波.标準化学校: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2008(1).
22.杨兆山,王守纪.美国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远程教育计画”[J].外国教育研究,2008(3).
23.杨兆山,杨清溪.重新审视寄宿学生的适应问题[N].中国教育报, 2008-10-14(6).
24.张海波,杨兆山.学校教育制度: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一环[J]东北师大学报2009(5).
25.杨兆山,张海波.整体性视角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2010(1)
26.杨兆山,张海波.基于人性论的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J】教育研究2010(4)
27.王守纪,杨兆山.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係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28.杨兆山,王守纪,张海波.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2011(3)
29.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
30.张海波,杨兆山.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验2011(3)
31.张海波,杨兆山.“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11(11)
32. 张海波,杨兆山.生活的实践性与教育的实践立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2)
33.杨兆山,姚姿如.加强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培训[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6):71.
34沙金,高鹏,杨兆山.美国K-12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46-53.
35沙金,杨兆山.论学校体育的生活立场[J].瀋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1):49-52+56.
36.杨兆山,高鹏.农村寄宿制学校低龄学生的适应问题与对策——基于中西部三省区的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2(7):37-41.
37.杨兆山,姚姿如.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2(6):112-114.
38.苏蔷,杨兆山.农村寄宿制国小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35-137.
39.尚靖君,杨兆山.网路媒介素养测量研究的现状分析及问卷设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32-235.
40.尚靖君,杨兆山.教育生活世界的构建[J].外国教育研究,2012(10):13-18.
34沙金,高鹏,杨兆山.美国K-12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46-53.
35沙金,杨兆山.论学校体育的生活立场[J].瀋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1):49-52+56.
36.杨兆山,高鹏.农村寄宿制学校低龄学生的适应问题与对策——基于中西部三省区的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2(7):37-41.
37.杨兆山,姚姿如.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2(6):112-114.
38.苏蔷,杨兆山.农村寄宿制国小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35-137.
39.尚靖君,杨兆山.网路媒介素养测量研究的现状分析及问卷设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32-235.
40.尚靖君,杨兆山.教育生活世界的构建[J].外国教育研究,2012(10):13-18.
41.关博,杨兆山,张茉.情景体育游戏对5~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J].瀋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1):37-41.
42.高鹏,杨兆山.教育:以建构人的意义世界为旨归[J].教育学报,2013(4):3-9.
43.董立均,杨兆山,洪成文.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就、挑战及对策——兼论“纲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4(4):76-80.
44.高鹏,杨兆山.2012年英国教师标準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4(1):112-120.
45.高鹏,杨兆山.教育:合人性地展开——论人学视野中的教育理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6-140.
46.高鹏,杨兆山.“教育现象”何以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教育研究,2014(2):55-60.
47.江涛,杨兆山.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东北师範大学的文科研究生培养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99-101.
48.姚姿如,杨兆山.论启发式教育的“主体性”意蕴[J].社会科学战线,2014(6):260-262.
49.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83-87.
44.高鹏,杨兆山.2012年英国教师标準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4(1):112-120.
45.高鹏,杨兆山.教育:合人性地展开——论人学视野中的教育理想[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6-140.
46.高鹏,杨兆山.“教育现象”何以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教育研究,2014(2):55-60.
47.江涛,杨兆山.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东北师範大学的文科研究生培养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99-101.
48.姚姿如,杨兆山.论启发式教育的“主体性”意蕴[J].社会科学战线,2014(6):260-262.
49.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83-87.
着作:
《教育学原理》东北师範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年8月
《教育学---培养人的科学与艺术》东北师大出版社2006 年6月
《教育学原理简明教程》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年11月
《教育学原理》辽宁师範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教育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文论选讲》辽宁人民出版社99年9月
《教育原理》(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获奖信息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文论选讲》2001年获吉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着作三等奖
2.论文“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获2003年 吉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3.论文“新课程改革需要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获吉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4.论文“关于建设和谐教育的几点思考”获吉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5.高校理论战线发表的论文:“我国当代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浅探”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