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畸变
影像畸变是指遥感影像与其所反映的地表真实景像之间产生的光谱特性和几何特性方面的误差。即辐射误差和几何误差。前者表现为影像在灰度上的失真;后者表现为几何关係上的变形。影像畸变是检验遥感影像判读与製图性能的重要标誌。不了解影像畸变性质及其程度而使用未经校正的有畸变的遥感影像,不可能获得正确的套用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故遥感影像原始数据,通常要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影像畸变
- 外文名:image distortion
- 所属领域:遥感影像
- 类型畸变:系统和非系统
影像畸变原因分为两大类:
①系统畸变,又称内部畸变。指成像系统(包括感测器及其运载工具)内部变化所引起的畸变。如感测器结构不严密、性能不稳定、工作状态不良,以及运载工具的位置和姿态变化等;
②非系统畸变,又称外部畸变。由外部环境因素变化造成的畸变。如太阳位置变化、大气对电磁波辐射的影响、地球曲率、地球自转和地形起伏等。影像畸变性质和大小,受遥感方式(主动式或被动式)、平台高度、感测器类型、成像方式(静态摄影或动态扫描)、工作波段、大气状况、地表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大部分系统畸变可通过感测器系统参数或姿态参数测定来确定;大部分非系统畸变往往是随机的。畸变形式大体有整体连续畸变(如姿态、轨道、地球自转、地形起伏等引起的变形)、局部连续畸变(如行扫描、缝隙扫描引起的几何变形,大气选择性散射、吸收以及地形起伏造成的辐射误差等)和局部不连续畸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