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国家国协(独立国协国家)
CIS(独立国协国家)一般指本词条
独立国家国协(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俄文: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 -- СНГ),是由前苏联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国协,简称“独立国协”。成立时,除波罗的海三国外,其它12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亚塞拜然、亚美尼亚、白俄罗斯、乔治亚(1993年12月起)、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1994年4月起)、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均为独立国协正式成员国。2005年8月,土库曼斯坦宣布退出独立国协。2008年8月14日,乔治亚宣布退出独立国协;2009年8月18日正式退出。2014年3月,因为克里米亚独立入俄问题,乌克兰也正式启动退出程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独立国家国协
- 外文名: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 所属洲:欧洲
- 成立时间:1991年
成立日期
1991年12月8日,前苏联的俄罗斯总统叶尔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会晤,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独立国家国协的协定,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停止其存在”;建立独立国家国协(独立国协),其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和其它赞同独立国协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独立国协。同年12月12日,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等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会晤并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作为“平等的创始国”参加独立国协。12月21日,前苏联的亚塞拜然、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档案,宣告成立独立国家国协及苏联停止存在。乔治亚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与会。12月25日,戈巴契夫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主席职务。苏联正式解体。独立国协成为接替苏联的一个组织。或者说独立国协是冷战时期遗留的产物,起一个过渡作用。
宗旨
《独立国协章程》规定:独立国协以所有成员国的主权平等为基础。独立国协不是国家,也不拥有凌驾于成员国之上的权力,它为各成员国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友好、睦邻、族际和谐、信任、谅解和互利合作关係服务。各成员国在国际安全、裁军、军备监督和军队建设方面实行协调的政策,採用包括观察员小组和集体维持和平部队等手段保证独立国协内部安全。当成员国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时,各成员国应立即进行协商,协调立场,採取相应措施。
成员
独立国协成员国有: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亚塞拜然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总部
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明斯克市。
组织机构
(1)独立国协国家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国家元首理事会是独立国协的最高机构,通常每年召开两次会议。政府首脑理事会每年召开四次会议。会议轮流在各国首都举行,各国领导人按照其国家俄文名称字母的顺序轮流主持会议。
(2)跨国议会大会、跨国经济委员会和支付联盟,以及外交、国防等部长级理事会等。
(3)协调协商委员会:为独立国协常设执行和协调机构,每个成员国派两名全权代表常驻该委员会。独立国协工作语言为俄语。
主要活动
截至2001年底,独立国协共召开了29次国家元首会议,签署档案上千,但真正落实者寥寥。1998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了第23届独立国协国家元首会议。各国领导人就独立国协应继续存在下去并对其进行根本性改革两个关键问题达成共识,对缓解独立国协的生存危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标誌着独立国协改革正式提上日程。
1999年4月1日召开了第24届独立国协元首会议,通过了《关于独立国协基本发展方向的宣言》和《关于完善和改革独立国协机构的决议》两份档案,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自由贸易区,大幅精简独立国协机构、人员和预算,任命俄总统驻联邦委员会全权代表雅罗夫为新的独立国协执行秘书,独立国协改革开始启动。但俄与独立国协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仍存分歧,独立国协涣散势头未减。
2000年1月25日召开了第25届独立国协国家元首会议,讨论了地区安全、独立国协机构改革、建立自由贸易区等问题,一致选举俄代总统普京为新一届独立国协国家元首理事会主席,决定2001年4月召开下一次元首会晤,集中讨论打击恐怖主义和独立国协未来5年发展纲要问题。会议表明,各国对独立国协的存在和发展仍有现实需要并寄予希望。但由于会议未真正触及独立国协内重大深层问题,特别是在建立自由贸易区问题上意见难以统一,今后独立国协一体化道路仍不平坦。
2001年是独立国协成立10周年,成员国元首举行了2次正式会议及1次非正式会晤。
2001年6月1日,第28届独立国协国家元首会议在明斯克举行。会议讨论了独立国协发展、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协调独立国协国家外交政策、独立国协範围内的热点冲突和建立独立国协国家进展情况等问题。各国认为,独立国协是不可替代的,并在继续发展,应继续加强独立国协各国的合作。会议决定独立国协成立10周年之际在莫斯科举行庆祝活动。会议还签署了独立国协国家元首就苏联卫国战争开始60周年告独立国协人民和世界公众书。
12月2日,第29届独立国协国家元首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本次会议通过了名为《独立国协10年活动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档案。档案强调,加强独立国协各国的伙伴关係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档案规定了独立国协2005年前发展纲领,即进一步巩固独立国协这一国际关係中的政治实体、经济实体,建立成员国之间的长期经济联繫,稳定独立国协活动空间,完善履行独立国协国家间协定的机制。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也是这次独立国协国家元首会议的重要议题。俄总统普京表示,独立国协是原苏联地区实现一体化必不可少的形式。在现代条件下相互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稳定独立国协财政经济的重要因素,而且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独立国协将成为有着巨大潜能的共同市场。
8月1日,独立国协国家元首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非正式会晤。各国认为,在独立国协内部可以存在各种地区性组织,以便深入解决安全、经济和人文等一系列问题。全体会议后,与会各国元首分别进行了多边或双边会谈。俄罗斯、亚塞拜然和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就裏海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4年9月,独立国协国家首脑会议

2008年8月14日,乔治亚议会以117票全票通过关于乔治亚退出独立国协的决议,宣布乔治亚正式退出在独立国协框架内签署的三项协定。
退出国家
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签署成立独立国家国协协定。1993年12月,乔治亚正式成为独立国协成员国。
2005年8月,土库曼斯坦宣布退出独立国协。
2008年8月1日来乔治亚南奥塞梯冲突不断,使得格俄关係急剧恶化。格总统萨卡什维利12日曾在民众集会上说,乔治亚已作出退出独立国协的决定。
土库曼斯坦、乔治亚退出后,独立国协现有10个成员国,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亚塞拜然、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2014年3月,因为克里米亚独立入俄问题,乌克兰也正式启动退出程式。
2014年3月19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防务委员会秘书巴鲁比表示,乌正在启动退出“独立国家国协”(独立国协)的程式,同时中止2014年独立国协轮值主席国任期。据俄新社19日报导,俄罗斯副外长瓦西里·涅边贾表示,俄罗斯对于乌克兰放弃担任独立国协轮值主席国表示遗憾。
报导称,涅边贾说:“这是乌克兰的权利,乌克兰今年担任了独立国协轮值主席国,而且直到最后一刻都在讲,不会放弃担任这一职务,并履行职责。我们感到遗憾,但这是乌克兰的权利。如果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将考虑,谁将代替乌克兰履行这些职责。”
他不排除,白俄罗斯将代替乌克兰出任独立国协轮值主席国。
独立国协现状
独立国协现状不容乐观。独立国协已经签署了数千份档案,但基本上都毫无作用。俄罗斯的一些太过于“霸道”的行为,已经侵犯到了独立国协其他国家的国家安全,再加上独立国协各国又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成了大大小小的内部联盟,这样的国际机构,已成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北约又在东扩,独立国协正处于危险之中。
经济发展
独立国家国协(独立国协)经济发展的步伐在连续两年超常增长的情况下2005年有些放慢:总体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年增长7.6%和2004年增长8.1%之后,2005年增长稍超过6%。
整个独立国协经济活动的节奏2006年将普遍保持不变。强有力的国内需求、经济改组取得进展和恢复石油运输将使俄罗斯联邦经济在2006年保持它的活力。在其他两个主要的油气生产国,亚塞拜然和哈萨克斯坦,油气部门的发展将继续推动可持续投资和产出增长,即使价格条件较为不利。乌克兰经济成长放慢大为降低了2005年独立国协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计这种状况将要结束;商业气候的改善和钢铁价格的回升将加速乌克兰2006年的经济成长。
在大多数独立国协国家,2005年通货膨胀进一步加速,突出表现在财政政策一般採取扩张性立场、家庭收入迅速增加和能源费用猛增产生推动通货膨胀的影响。许多独立国协经济体,特别是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预计会超过官方的年终目标。
2005年独立国协的能源和商品出口国,特别是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和亚塞拜然的商品出口继续迅速增加。强有力的国内需求也提高了进口价值,但是速度较慢。与非独立国协伙伴的贸易比独立国协内部的贸易增长快得多。
对石油资源市场繁荣的管理一直相当审慎,稳定基金的运作行之有效。2005年俄罗斯联邦税收制度的变化大为降低了石油价格高涨产生的扩张性影响。鑒于石油价格疲软的可能性不大并且影响有限,独立国协各经济体的短期经济展望一般都积极有利。商品出口国和独立国协其他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为增加商业投资建立适当的条件,这是解决汇率升值侵蚀竞争力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超越专门生产少数商品的狭窄基础以扩大经济发展基础的必要条件。
继续发展
独立国协之所以将会继续发展,首先在于俄罗斯的重视。2008年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立国协国家领导人非正式峰会上,时任俄总统普京指出,独立国协一直是原苏联地区讨论各种问题的重要平台,也是俄罗斯最重视的对外关係发展方向。前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多次表示,发展与独立国协各成员国之间的关係是俄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俄罗斯把邻国看作是自己的利益範围。从普京就任总理后首次出国就前往白俄罗斯,到前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把哈萨克斯坦作为出国访问的第一站,都体现出俄对独立国协的重视。
此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独立国协各成员国都意识到加强金融和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希望将本国在这场危机中遭受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经济因素在加强独立国协聚合力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