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湖北省黄冈实验国小

湖北省黄冈实验国小

湖北省黄冈实验国小

黄冈市实验国小地处湖北省古城黄州,始建于1904年。位于明代中期所建学宫旧址,校园占地面积44亩,为黄冈市教育局直属国小。学校前身名称依次为黄州高等国小堂、懿範学堂、信友国小、省立二师附小、黄师附小、黄冈地区实验学校,1995年更为现名。

2010年,学校拥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200人,教职工15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省学术带头人1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骨干教师5人,黄冈名师7人,市骨干教师50余人,中学高级教师60余人,近33%的教师是省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会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湖北省黄冈实验国小
  • 外文名:Huangg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 简称:黄冈小
  • 创办时间:1904年
  • 类别:公立国小
  • 现任校长:陶秀琪
  • 知名校友: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
  • 所属地区:湖北省黄冈市
  • 前身:黄州高等国小堂,省立二师附小等
  • 教职工:162人

学校简介

湖北省黄冈实验国小,始建于1904年,前身为黄州高等国小堂,懿範学堂,信友国小,省立二师附小,黄师附小。
古往今来,这里习文讲学,科甲鼎盛,名人荟萃,英才辈出。曾有苏轼、陆游、母制机、李时珍、于成龙等文人雅士医圣廉吏在此流连;有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等革命家奔波于此;有包惠僧、陈荫林、王亚南等图国富民强在此求学;有刘西尧、陈锦文、秦兆阳等为抗日救亡执教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更有大批优秀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多次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摘金夺银的林强和库超、亚运会四项金牌获得者邱波,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代表。
校园里,古树参天,花草繁茂。学宫建筑“文庙”、“泮池”、“东坡暗井”,为众多文化人士所吸引。承历代儒学之古韵,引近代学堂之风雅,融现代教育之精华,创当代学校之特色,做素质教育之示範,学校教育质量享誉省内外。
湖北省黄冈实验国小地图

办学规模

2010年,学校占地面积44亩,在校学生3500人,教学班51个。现有教职工162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国家骨干教师1人,省学术带头人1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省骨干教师6人,黄冈名师7人,市骨干教师50余人;中学高级教师68名;有33%的教师是省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会员。

教育理念

多年来,学校高举“创建全省推进素质教育先行示範区”这面旗帜,以巩固发展课改成果为主旋律,以深化实化活化德育为先导,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重点,以师德建设为保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託,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争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示範,规範办学的典範。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终身发展,学校重视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以“忠孝雅诚”为教育主线,突出养成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重视基础、活跃思维、学有特长、全面发展”成为显着的办学特色。
学生在市、省、国家举办的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中多次获奖;
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在省、国家专业刊物上发表300余篇(项);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优秀读书俱乐部、全国民众体育先进单位,湖北省示範学校、湖北省示範家长学校、湖北省国小综合实力50强;被评为湖北省教科研先进单位、湖北省推广国语先进单位、湖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规範化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抗击非典先进单位、湖北省书画学校、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範校、黄冈市基础教育管理先进单位、黄冈市人事制度改革先进单位、黄冈市模範职工之家、黄冈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并两次荣获“全国红旗大队”光荣称号。

教学历史

1904年:创办黄冈高等国小堂。1907年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包惠僧在此就读。
1912年:东乡国小时期,李卓侯(李四光之父)任校长。1913~1916年期间,着名经济学家王亚南曾在此就读。1920年学校开始语体文(亦称白话文)教学。
1938年:黄州中心国小时期,刘西尧、陈锦文等中共地下党员以学校教师身份,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组建黄冈中心县委,教师有秦兆阳、吴荫堂、樊毓明、胡定烈等。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黄州镇中心国小。
1949年:黄州解放(5月14日),省立二师附小改为黄师附小。随后梅白、陈静等作为政府接收人员对黄州城内中国小进行接管,城内国小遂先后併入黄师附小。
1950年:学校设有党小组,隶属黄冈师範党支部。学校公用经费单列。
1958年:在学生中开展综合技术教育。学校开展大办钢铁,筑炼铁炉炼铁。学生在长江堤岸植树造林,北京新闻製片厂为此摄製了新闻纪录片《绿化长江的小尖兵》在全国放映。大力推广国语,开展扫盲活动。校长严冠雄代表学校出席全国群英会。
1959年:夏保森承担的五年一贯制试验成果突出,教材、成果等到北京展览。
1962年:学校成立党支部,属黄冈师範学校总支,支部书记严冠雄。
1969年:12月工宣队进驻学校。
1973年:学生参加湖北省基层国小足球比赛获前六名。
1974年:进行汉语拼音基本式和三算结合试验,基本式试验成果在全国交流。
1975年:秋,学校开办国中班,始2个班。
1978年:学校改名黄冈实验学校。学校选派教师曹祥永到青海支教两年。
1980年:学校前教学楼建成。学校选派童光军教师到神农架支教一年。
1981年:开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5月,前教学楼启用。
1982年:开始进行电化教学单科实验。
1984年:进行自然新教材城市实用性评价课题实验;全国语文学法指导课题实验。
1986年:国小学制改为六年。
1987年:优秀少先队员方荔丽出席全国少代会。学校开展向为国争光邱波林强学习,两人回母校作报告。
1990年:优秀少先队员丰慧俐出席参加全国少代会。
1992年:学校操场改建完成。成功接待全国电教报刊编辑协会年会现场会。
1993年:开设英语课、电脑兴趣课。黄冈地区教师基本功展示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1995年:逸夫楼建成启用。原国家教育部长刘西尧来学校考察;12月接受“全国国小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课题”。学校更名为黄冈市实验国小。
1996年:全省电化教育音乐美术学科研讨会在学校召开。
1997年:学校积极开展以课题为龙头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1998年: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正式授牌;全国语文四结合课题试验研究课题接受总课题组中期评估,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学校接受市政府督导室督导评估,被评为黄冈市示範学校。
1999年:市四大家领导为学校举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挂牌仪式;3月11日接待新加坡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学校将计算机课程列入课程表。学校党支部改为党总支,总支书记舒之南。
2000年:语文四结合课题实验全省研讨会在学校召开;学校被评为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全市小学生运动会在学校召开,并夺得团体总分第一。
2001年:学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校长民主推选,副校长、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教职工全实行聘任制。语文四结合课题试验接受总课题组评估,被评为优秀等次。学校被评为市直优秀文明单位、市人事制度改革先进单位。
2002年:学校被评湖北省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级文明单位。选送刘文菊教师到新加坡援教;选派王溶冰教师作为中国青年友好代表团赴日考察;选派罗选仲、胡艮山教师到鹹丰县民族实验国小支教。吴奕萱荣获全国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并在北京接受颁奖。
2003年:年初省教育厅路钢厅长陪副省长辜胜阻到学校视察;4月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来校视察;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单位。
2004年:5月28日,学校举行百年校庆;年底学校顺利通过省级示範校评估,正式确定为湖北省示範学校。国家桌球队总教练蔡振华一行来我校桌球训练基地指导工作。
2005年:创造性提出“基于人文关怀的严密型管理模式”,树立起了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学校被评为湖北省示範家长学校。
2006年:学校兴建了塑胶跑道,改造了行政办公楼、青年宿舍楼。被评为湖北省书画教育明星学校,湖北省地方课程推进与实施《综合阅读》实验学校。与东莞理想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定。香港中国小校长研习团来校参观访问。启动师德承诺工程,开始一年一度的十大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2007年:黄冈市首届综合阅读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语言文字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学校被评为湖北省语言文字规範化示範学校,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年终中国小民主评议活动中,我校取得市直学校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后教学楼全面加固装修。
2008年:提出“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教育理念。前教学楼加固装修。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桌球奥运冠军杨影、吕林来我校桌球训练基地指导工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