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鼻中隔溃疡

鼻中隔溃疡

鼻中隔溃疡

鼻中隔溃疡(septal ulcer)和鼻中隔穿孔(perforation of nasal septum)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时期。除外伤外,鼻中隔穿孔之前常有溃疡。外伤、手术损伤、接触腐蚀性或刺激性的物质均可引起鼻中隔穿孔。恶性肉芽肿、恶性淋巴瘤、结核、狼疮、麻风及梅毒均可破坏鼻中隔软骨及骨部致穿孔。

基本概述

疾病名称:鼻中隔溃疡 其他名称:
鼻中隔溃疡鼻中隔溃疡
疾病编码:ICD-9:478.102 ICD-10:J34.010
所属部位:鼻部,
所属科室:耳鼻咽喉科
疾病分类:耳鼻咽喉科疾病

症状

1 检查:经鼻竟检查一般多能发现溃疡部位,多位于鼻中隔前部。
2 体徵:患者常感到鼻内乾燥不适,并时有涕中带血,或鼻孔滴血,溃疡表面常有乾痂附着,去除乾痂可见创面,如为特种感染或恶性肉芽肿则溃疡形态不一,面积较大,创面较深,边缘呈增生性增厚。可有脓苔、出血点等各种表现。如腐烂较深,可导致鼻中隔穿孔。
3 併发症:可有脓苔、出血点等各种表现。如腐烂较深,可导致鼻中隔穿孔。

病理

1 病因:
1.1 环境乾燥、工业粉尘、化学气体等,可造成鼻中隔黏膜损害。
1.2 慢性鼻前庭炎、鼻中隔畸形、鼻内乾燥,使患者养成用手指挖鼻的陋习,损伤鼻中隔黏膜。
1.3 特种传染病:结核、狼疮、麻风、梅毒侵及鼻腔,可发生鼻中隔溃疡。
1.4 鼻部恶性肉芽肿的早期病变。

临床诊断

1 医技检查
1.1 鼻镜检查可见溃疡表面常有乾痂附着,去除乾痂可见创面,如为特种感染或恶性肉芽肿则溃疡形态不一,面积较大,创面较深,边缘呈增生性增厚。
2 诊断依据
2.1 多有外伤史或继发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经常挖鼻、化学药物反覆烧灼,或并发于鼻腔特殊感染性疾病。少数并发于鼻中隔恶性肿瘤。
2.2 鼻腔乾燥,有脓痂形成,引起鼻塞及头痛,易发生鼻出血。
2.3 鼻中隔前端小穿孔,呼吸时发生吹哨声。
3 容易误诊的疾病
3.1 与鼻中隔脓肿、鼻中隔穿孔等病相鉴别。

治疗

1.1 去除病因。局部可去除乾痂,表面涂用10%硝酸银,然后涂用消炎软膏。全身可服维生素C、维生素B2等。如有鼻中隔畸形应予矫正。
1.2 治癒标準:穿孔修复,症状消失。
1.3 好转标準:穿孔缩小或用膺复物镶嵌,症状减轻。

预防

积极治疗鼻部炎症,戒除菸酒及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改掉随便挖鼻的习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