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湖南工学院座落于美丽的雁城衡阳,机械工程学院是湖南工学院最早创建的学院之一,起源于1975年创办的湖南大学衡阳分校机械系。截至2015年,学院设有“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湖南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画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66人。近三十年来,学院为湖南、广东、上海、江浙等地区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培养了五万多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就业率平均达到98%以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湖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 专任教师:90人
- 正高级职称:15人
- 博士:11人
- 全国优秀教师:1人
- 分类:学院
- 学校:湖南工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完整。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0人,中级职称19人;博士11人,硕士2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第二层次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5人;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汽车零部件加工成形关键技术),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全院教师治学态度严谨,工作兢兢业业,教学与科研成效显着。另聘有客座教授4人。2008-2015年,学院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5项,省部级教研项目53项,横向科研项目58项;省级成果奖18项,省级鉴定成果16项,国家专利15项;共出版专着及教材30余本,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EI、SCI收录50余篇。
教学设施
截至2015年,学院现有校内实验室总建筑面积 2400 平方米,实习工厂总建筑面积2395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1900余万元。现有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範实验室1个(机械基础实验室),省级实践教学示範中心 1 个( 模具设计与製造实践教学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轻量化汽车零部件设计製造技术),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材料成型大学生创新中心),省级优秀实习基地2个(数控实训基地、金工实习基地),省级高校产学研合作示範基地1个,省级套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汽车零部件製造与绩效提升技术),校级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1个。

学科建设
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
一、学科简介
“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创建于1975年,是省级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举办了三届专本沟通本科专业,培养了专本沟通毕业生800余人,2006年该专业被确立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7年升本后独立举办“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目前本学科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博士(含在读)10人,硕士2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湖南省“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5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已形成三个基本稳定、初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方面,开展了“高速切削工具机刀夹刀具系统的动力学特徵”及“高速乾式铣削工艺最佳化”的研究,承担了省级课题7项,横向课题5项,成果转化与套用产生经济效益1190万元;在汽车及零部件数位化设计与製造方面,开展了“汽车悬架、转向等零部件性能模拟与数位化设计製造”的研究,承担省级课题7项,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金属塑性成型技术方面,开展了“镁合金板材的织构控制”、“镁合金板材超塑性成形”的研究,已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十一五”时期,共出版专着及教材20余本,在本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265篇,其中EI、SCI收录27篇。
二、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一):高速切削技术
2、研究方向(二):汽车及零部件数位化设计与製造
3、研究方向(三):金属塑性成型技术
学科带头人简介
刘安民,1963年生,博士,教授、研究员级高工,湖南省普通高校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普通高校“中钢衡重-湖南工学院先进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示範基地”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速切削技术。
在国外留学期间,师从时任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会(CIRP)主席J. P. Kruth,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完成了机械工学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作为第一技术负责人成功完成了两项欧共体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速铣削瞬时切削力的评估”与“高速铣削加工系统的颤振和结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高速铣削加工系统的颤振和结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成果被邀请在2003年于加拿大举行的CIRP年会上作了报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回国后,主持和参与了各类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际、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崔晓利,女,教授,1982年毕业于江苏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11年获中南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学位,曾在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机械CAD/CAM方向攻读硕士学位与访问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及零部件的数位化设计製造,是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衡阳市优秀教师。
长期以来从事汽车零部件数位化设计与製造、车辆动态性能模拟与控制的研究,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6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和其它省级项目5项,主要负责企业设计项目3项,并有2项在企业大批大量生产,其中7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主要研究的项目“车辆半主动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套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被EI检索6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出版着作教材14部、教学软体2部。
专业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及加工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模具设计製造、材料加工等方面科学研究、开发设计、运行管理、经行销售等套用能力的高级套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製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成型原理、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检测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表面工程与技术、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製造工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面向机械、电子、交通、能源、建筑、化工等领域从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材料加工过程自动控制、模具设计与製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以及相应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製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成型原理、压力加工工艺及模具、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检测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表面工程与技术、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製造工艺、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面向机械、电子、交通、能源、建筑、化工等领域从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材料加工过程自动控制、模具设计与製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以及相应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及计算机等基本知识,具备机械製造领域内的机械产品设计製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套用能力的高级套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製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控技术、金属切削工具机、机制工艺与夹具设计。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机械、电子、电气、冶金等工业生产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製造、开发研究、生产技术实施、运行管理与经营等工作。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製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控技术、金属切削工具机、机制工艺与夹具设计。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机械、电子、电气、冶金等工业生产企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製造、开发研究、生产技术实施、运行管理与经营等工作。
金属材料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複合材料的製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套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製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热力学、金属学原理、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现代材料检测技术、固态相变原理及套用、金属材料学、金属成型原理、压力加工工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套用。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电子、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複合材料的製备、金属材料成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产品设计与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製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热力学、金属学原理、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现代材料检测技术、固态相变原理及套用、金属材料学、金属成型原理、压力加工工艺、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套用。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电子、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複合材料的製备、金属材料成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产品设计与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把机、电、液专业知识综合套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工程创新能力的高级套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製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单片机接口技术、液压传动与气动、数控技术、机制工艺与夹具设计、工具机电气控制与 PLC 、电机与拖动、机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类机械设计与製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製造、质量检测及控制、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製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单片机接口技术、液压传动与气动、数控技术、机制工艺与夹具设计、工具机电气控制与 PLC 、电机与拖动、机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类机械设计与製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製造、质量检测及控制、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汽车服务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汽车服务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解决汽车售后市场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在汽车服务相关企业,从事与汽车服务工程有关的汽车技术管理、销售、检测、诊断、保险、维修、汽车改装等方面工作的基础实、技术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套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製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设备、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汽车新能源技术、汽车技术经济学、汽车行销与策划、汽车保险与理赔。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汽车服务工程有关的汽车技术管理、销售、检测、诊断、保险、维修、汽车改装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製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理论、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设备、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汽车新能源技术、汽车技术经济学、汽车行销与策划、汽车保险与理赔。
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汽车服务工程有关的汽车技术管理、销售、检测、诊断、保险、维修、汽车改装等方面工作。
学院领导
以下为2019年学院在任领导:
机构 | 负责人 | 职务 | 职称 | 办公地点 |
院领导 | 刘吉兆 | 院长 | 教授 | 4204b |
王丽娟 | 党委书记 | 副教授 | 420a | |
肖志信 | 副院长 | 教授 | 4202 | |
刘吉兆 | 党委副书记 | 教授 | 4204b | |
王本强 | 党委副书记 | 讲师 | 4202 | |
学院办公室 | 王本强 | 正科级干部 | 讲师 | 4202 |
机制与机电教研室 | 李天生 | 主任 | 副教授 | 4214 |
成型与金材教研室 | 张蓉 | 主任 | 副教授 | 4214 |
伍杰 | 副主任 | 博士 | 4214 | |
机械製图教研室 | 郭雪娥 | 主任 | 教授 | 4510 |
机械基础教研室 | 伍利群 | 主任 | 副教授 | 4406 |
实验中心 | 吴远志 | 主任 | 博士 | 4310 |
徐慧 | 副主任 | 副教授 | 4310 | |
实习工厂 | 黄开友 | 主任 | 副教授 | 厂办202 |
教务工作办公室 | 4201 | |||
学生工作办公室 | 4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