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是2010年9月25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博琴、吴宁。
基本介绍
- 书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
- 作者:冯博琴、吴宁
- ISBN:9787302152132
- 定价:29.8元
- 出版时间:2010-9-25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第2版。作者根据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第1版的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本书以Intel 80x86系列微处理器为平台,介绍了其三个不同时期的典型代表--8088、80386及Pentium 4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保持了第1版中基本指令系统、彙编语言程式设计方法和接口电路的叙述风格;对包括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流排技术、存储器系统、输入输出技术等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使其更能反映当前微机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
编辑推荐
本书依然保持了第1版注重实际套用的特点,在强调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使用了大量实例来阐明各种套用问题,同时也融入了作者使用第1版教材进行5年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实用性较强。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培训教材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
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概论1
1.1微型计算机系统1
1.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2
1.1.2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5
1.1.3微机系统的构成8
1.2计算机中的数制及编码14
1.2.1常用计数制14
1.2.2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16
1.2.3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表示17
1.2.4二进制编码19
1.3无符号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21
1.3.1二进制的算术运算22
1.3.2无符号数的表示範围23
1.3.3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24
1.3.4基本逻辑门及常用逻辑部件25
1.4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及运算28
1.4.1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29
1.4.2补码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31
1.4.3补码的运算32
1.4.4有符号数的表示範围33
习题35
第2章微处理器与汇流排36
2.1微处理器概述36
2.1.1运算器37
2.1.2控制器38
2.28088/8086微处理器40
2.2.18088/8086CPU的特点40
2.2.28088CPU的外部引线及其功能42
2.2.38088/8086CPU的功能结构45
2.2.48088/8086CPU的存储器组织49
2.2.58088/8086CPU的工作时序51
2.380386微处理器53
2.3.180386微处理器的主要特性53
2.3.280386的内部结构53
2.3.380386的主要引脚信号55
2.3.480386的内部暂存器56
2.3.580386的工作模式60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目录2.4Pentium4微处理器63
2.4.1Pentium4微处理器中的新技术63
2.4.2Pentium4CPU的结构68
2.4.3Pentium4的存储器管理70
2.4.4Pentium4的基本执行环境72
2.5汇流排74
2.5.1概述74
2.5.2汇流排的基本功能80
2.5.3常用系统汇流排和外设汇流排标準84
2.5.48088系统汇流排90
习题92
第3章8086/8088指令系统94
3.1概述94
3.1.1指令的基本构成95
3.1.2指令的执行时间97
3.1.3CISC和RISC指令系统97
3.2定址方式100
3.2.1立即定址100
3.2.2直接定址100
3.2.3暂存器定址101
3.2.4暂存器间接定址101
3.2.5暂存器相对定址102
3.2.6基址-变址定址103
3.2.7基址-变址-相对定址104
3.2.8隐含定址105
3.38086指令系统105
3.3.1数据传送类指令105
3.3.2算术运算指令114
3.3.3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121
3.3.4串操作指令128
3.3.5程式控制指令133
3.3.6处理器控制指令143
3.4Pentium新增指令简介143
3.4.180x86虚地址下的定址方式144
3.4.280x86CPU新增指令简述144
习题146
第4章彙编语言程式设计149
4.1彙编语言源程式149
4.1.1彙编语言源程式的结构150
4.1.2彙编语言语句类型及格式151
4.1.3数据项及表达式152
4.2伪指令156
4.2.1数据定义伪指令156
4.2.2符号定义伪指令158
4.2.3段定义伪指令158
4.2.4设定段暂存器伪指令161
4.2.5过程定义伪指令161
4.2.6宏命令伪指令162
4.2.7程式模组的连线伪指令164
4.3DOS功能调用165
4.3.1键盘输入166
4.3.2显示器输出168
4.3.3返回到DOS170
4.4彙编语言程式设计基础170
4.4.1程式设计概述170
4.4.2顺序程式172
4.4.3分枝程式173
4.4.4循环程式176
4.4.5子程式设计178
4.4.6常用程式设计举例181
习题188
第5章存储器系统192
5.1概述192
5.1.1存储器系统的一般概念193
5.1.2半导体存储器及其分类196
5.1.3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98
5.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98
5.2.1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199
5.2.2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207
5.2.3存储器扩展技术210
5.3只读存储器213
5.3.1EROM213
5.3.2EEPROM217
5.3.3快闪记忆体220
5.4高速缓冲存储器223
5.4.1Cache的工作原理224
5.4.2Cache的读写操作225
5.4.3Cache与主存的存取一致性226
5.4.4Cache的分级体系结构227
习题229
第6章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231
6.1输入输出系统概述231
6.1.1I/O系统的特点232
6.1.2I/O接口的基本功能233
6.1.3I/O连线埠的编址方式234
6.1.4I/O连线埠地址的解码235
6.2简单接口电路236
6.2.1接口电路的基本构成236
6.2.2三态门接口237
6.2.3锁存器接口239
6.2.4简单接口的套用举例241
6.3基本输入输出方法242
6.3.1无条件传送方式242
6.3.2查询工作方式243
6.3.3中断控制方式245
6.3.4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245
6.4中断技术248
6.4.1中断的基本概念248
6.4.2中断处理的一般过程249
6.4.38086/8088中断系统253
6.5可程式中断控制器8259A259
6.5.18259A的引线及内部结构259
6.5.28259A的工作过程261
6.5.38259A的工作方式261
6.5.48259A的初始化编程266
6.5.5中断程式设计概述273
习题275
第7章常用数字接口电路277
7.1并行通信与串列通信278
7.1.1并行通信278
7.1.2串列通信279
7.2可程式定时/计数器8253283
7.2.18253的引线及结构284
7.2.28253的工作方式286
7.2.38253的控制字290
7.2.48253的套用290
7.3可程式并行接口8255295
7.3.18255的引线及结构295
7.3.28255的工作方式297
7.3.3方式控制字及状态字302
7.3.48255的套用303
7.4可程式串列接口8250311
7.4.18250的外部引线及功能311
7.4.28250的结构及内部暂存器313
7.4.38250的工作过程318
7.4.48250的套用318
习题323
第8章模拟量的输入输出325
8.1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通道325
8.1.1模拟量输入通道325
8.1.2模拟量输出通道327
8.2模/数(D/A)转换器327
8.2.1D/A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指标327
8.2.2典型D/A转换器晶片DAC0832331
8.2.3D/A转换器的套用334
8.3模/数(A/D)变换器336
8.3.1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337
8.3.2典型A/D转换器晶片ADC0809339
习题344
附录AASCII码錶及表中控制符号的定义346
附录B8088CPU几种组合的引脚信号功能348
附录C8086/8088指令执行时间及指令简表349
附录D8086/8088微机的中断354
附录EBIOS软中断简要列表361
参考文献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