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单片机套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51单片机套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启明,程钢。本书是一本MCS-51单片机从入门到精通的教程,适合于具有初步单片机基础的单片机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和单片机爱好者参考阅读。
基本介绍
- 书名:51单片机套用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 作者:胡启明,程钢
- ISBN:9787115261533
- 页数:308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2-1
- 语言:简体中文
图书信息
作 者:胡启明,程钢 编着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2-1
版 次:1 页 数:308 字 数:4960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MCS-51单片机从入门到精通的教程。本书基于一个综合实例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包括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C语言以及开发环境等;还介绍了如何在MCS-51单片机的套用系统中使用MCS-51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和外围器件,这些资源和器件包括I/O引脚、外部中断、定时计数器、串列接口、人机互动通道、数据採集和输出通道、存储器模组、通信模组等。
本书详细讲解了MCS-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同时又包括丰富的单片机内部资源和外围模组的套用实例,既可以作为MCS-51单片机的入门教程,也可以作为一本MCS-51单片机套用手册。本书适合于具有初步单片机基础的单片机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和单片机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 单片机系统设计基础
1.1 单片机和单片机系统简介
1.1.1 单片机的分类
1.1.2 单片机系统
1.2 单片机系统开发流程
1.3 有毒气体监控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1.3.1 PGMS的需求分析
1.3.2 PGMS的总体设计以及处理器选择
第2章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指令系统
2.1 MCS-51单片机体系结构
2.1.1 MCS-51单片机的8位中央处理器
2.1.2 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
2.1.3 MCS-51单片机的外部引脚
2.1.4 MCS-51单片机的时钟模组
2.1.5 MCS-51单片机的其他资源
2.2 MCS-51单片机的定址方式
2.2.1 立即定址
2.2.2 直接定址
2.2.3 暂存器定址
2.2.4 暂存器间接定址
2.2.5 变址间接定址
2.2.6 相对定址
2.3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2.3.1 数据传送指令
2.3.2 算术运算指令
2.3.3 逻辑操作指令
2.3.4 位操作指令
2.3.5 控制转移类指令
2.3.6 伪指令和彙编程式
2.2 MCS-51单片机的定址方式
2.2.1 立即定址
2.2.2 直接定址
2.2.3 暂存器定址
2.2.4 暂存器间接定址
2.2.5 变址间接定址
2.2.6 相对定址
2.3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2.3.1 数据传送指令
2.3.2 算术运算指令
2.3.3 逻辑操作指令
2.3.4 位操作指令
2.3.5 控制转移类指令
2.3.6 伪指令和彙编程式
第3章 MCS-51单片机软体开发环境
3.1 Keil mVision软体简介
3.2 Keil mVision软体的使用方法
3.3 Keil mVision的库函式
3.3.1 C51的库函式档案及其分类
3.3.2 C51的部分常用库函式
3.4 使用Keil mVision建立PGMS工程项目
3.4.1 使用Keil mVision建立工程项目的流程
3.4.2 建立PGMS工程项目
3.2 Keil mVision软体的使用方法
3.3 Keil mVision的库函式
3.3.1 C51的库函式档案及其分类
3.3.2 C51的部分常用库函式
3.4 使用Keil mVision建立PGMS工程项目
3.4.1 使用Keil mVision建立工程项目的流程
3.4.2 建立PGMS工程项目
第4章 MCS-51单片机系统硬体开发环境
4.1 MCS-51单片机系统硬体部分开发流程
4.2 编程器、仿真器以及其他开发工具
4.2.1 编程器
4.2.2 仿真器
4.2.3 其他开发工具
4.3 MCS-51单片机系统硬体调试技巧
4.3.1 静态调试
4.3.2 上电调试
4.2 编程器、仿真器以及其他开发工具
4.2.1 编程器
4.2.2 仿真器
4.2.3 其他开发工具
4.3 MCS-51单片机系统硬体调试技巧
4.3.1 静态调试
4.3.2 上电调试
第5章 MCS-51单片机的C51语言
5.1 C51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5.1.1 C51的数据类型
5.1.2 C51的常量和变数
5.1.3 C51存储器和暂存器定义
5.1.4 C51的算术运算、赋值、逻辑运算以及关係运算
5.1.5 C51的位操作
5.1.6 运算符的优先权
5.2 C51的程式结构
5.2.1 顺序结构
5.2.2 选择结构
5.2.3 循环结构
5.2.4 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和goto语句
5.3 C51的函式
5.3.1 函式的分类
5.3.2 函式的定义
5.3.3 函式的调用
5.3.4 内部函式和外部函式
5.3.5 变数类型以及存储方式
5.4 C51的数组和指针
5.4.1 数组
5.4.2 指针
5.4.3 数组和指针
5.4.4 字元串和指针
5.4.5 数组、指针和函式的联繫
5.4.6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5.5 C51中的自定义数据类型
5.5.1 结构体
5.5.2 联合体(共用体)
5.5.3 枚举
5.6 C51程式设计技巧
5.6.1 养成好的编程习惯
5.6.2 宏定义
5.6.3 条件编译
5.6.4 具体指针的套用
5.6.5 一些关键字的使用
5.1.1 C51的数据类型
5.1.2 C51的常量和变数
5.1.3 C51存储器和暂存器定义
5.1.4 C51的算术运算、赋值、逻辑运算以及关係运算
5.1.5 C51的位操作
5.1.6 运算符的优先权
5.2 C51的程式结构
5.2.1 顺序结构
5.2.2 选择结构
5.2.3 循环结构
5.2.4 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和goto语句
5.3 C51的函式
5.3.1 函式的分类
5.3.2 函式的定义
5.3.3 函式的调用
5.3.4 内部函式和外部函式
5.3.5 变数类型以及存储方式
5.4 C51的数组和指针
5.4.1 数组
5.4.2 指针
5.4.3 数组和指针
5.4.4 字元串和指针
5.4.5 数组、指针和函式的联繫
5.4.6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5.5 C51中的自定义数据类型
5.5.1 结构体
5.5.2 联合体(共用体)
5.5.3 枚举
5.6 C51程式设计技巧
5.6.1 养成好的编程习惯
5.6.2 宏定义
5.6.3 条件编译
5.6.4 具体指针的套用
5.6.5 一些关键字的使用
第6章 MCS-51单片机的内部资源
6.1 MCS-51单片机的并行输入输出连线埠
6.1.1 数据地址连线埠P0和P2
6.1.2 普通IO连线埠P1
6.1.3 复用连线埠P3
6.1.4 PGMS中的IO口套用
6.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6.2.1 MCS-51单片机的中断向量地址和中断标誌位
6.2.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控制
6.2.3 MCS-51的中断回响和处理
6.2.4 在Keil mVision2中编写MCS-51中断服务子程式
6.3 MCS-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
6.4 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
6.4.1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控制暂存器
6.4.2 定时计数器的使用
6.5 MCS-51单片机的串列口
6.5.1 串列口的暂存器
6.5.2 串列口的工作方式
6.5.3 串列口的使用技巧
6.1.1 数据地址连线埠P0和P2
6.1.2 普通IO连线埠P1
6.1.3 复用连线埠P3
6.1.4 PGMS中的IO口套用
6.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6.2.1 MCS-51单片机的中断向量地址和中断标誌位
6.2.2 MCS-51单片机的中断控制
6.2.3 MCS-51的中断回响和处理
6.2.4 在Keil mVision2中编写MCS-51中断服务子程式
6.3 MCS-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
6.4 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
6.4.1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控制暂存器
6.4.2 定时计数器的使用
6.5 MCS-51单片机的串列口
6.5.1 串列口的暂存器
6.5.2 串列口的工作方式
6.5.3 串列口的使用技巧
第7章 MCS-51单片机的外部资源扩展方法
7.1 MCS-51单片机的外部资源扩展方法综述
7.2 并行扩展
7.2.1 数据、地址汇流排扩展
7.2.2 并行IO扩展
7.3 串列扩展
7.3.1 串列口扩展
7.3.2 I2C汇流排扩展
7.3.3 SPI汇流排扩展
7.3.4 1-wire汇流排扩展
7.4 PGMS的外部资源扩展综述
7.2 并行扩展
7.2.1 数据、地址汇流排扩展
7.2.2 并行IO扩展
7.3 串列扩展
7.3.1 串列口扩展
7.3.2 I2C汇流排扩展
7.3.3 SPI汇流排扩展
7.3.4 1-wire汇流排扩展
7.4 PGMS的外部资源扩展综述
第8章 MCS-51单片机系统的电源模组和复位模组设计
8.1 电源模组设计
8.1.1 交流电压调理——变压器
8.1.2 整流——整流桥
8.1.3 直流电压调理
8.1.4 PGMS系统的电源模组设计
8.2 复位模组设计
8.2.1 RC复位方式
8.2.2 专用复位晶片
8.2.3 CAT1161——带看门狗的复位晶片
8.2.4 PMGS的复位模组
8.3 振荡电路
8.4 一个最小的PMGS系统
8.1.2 整流——整流桥
8.1.3 直流电压调理
8.1.4 PGMS系统的电源模组设计
8.2 复位模组设计
8.2.1 RC复位方式
8.2.2 专用复位晶片
8.2.3 CAT1161——带看门狗的复位晶片
8.2.4 PMGS的复位模组
8.3 振荡电路
8.4 一个最小的PMGS系统
第9章 MCS-51单片机的信号採集模组设计
9.1 MCS-51单片机系统信号採集方法
9.1.1 数位讯号採集
9.1.2 模拟信号採集
9.1.3 PGMS中的信号採集
9.2 温度信号採集
9.2.1 温度信号採集方法比较
9.2.2 DS18B20温度晶片介绍
9.2.3 DS18B20温度晶片在PGMS中的套用
9.3 时钟信号採集
9.3.1 PCF8563时钟晶片时钟信号採集方法介绍
9.3.2 PCF8563时钟晶片在PGMS中的套用
9.4 模拟数据採集
9.4.1 串列AD晶片ADS1100
9.4.2 精密恆压源和ADS1100在PGMS中的套用
9.1.1 数位讯号採集
9.1.2 模拟信号採集
9.1.3 PGMS中的信号採集
9.2 温度信号採集
9.2.1 温度信号採集方法比较
9.2.2 DS18B20温度晶片介绍
9.2.3 DS18B20温度晶片在PGMS中的套用
9.3 时钟信号採集
9.3.1 PCF8563时钟晶片时钟信号採集方法介绍
9.3.2 PCF8563时钟晶片在PGMS中的套用
9.4 模拟数据採集
9.4.1 串列AD晶片ADS1100
9.4.2 精密恆压源和ADS1100在PGMS中的套用
第10章 MCS-51单片机的人机互动模组设计
10.1 人机互动输入通道
10.1.1 按键
10.1.2 行列扫描键盘
10.1.3 拨码开关
10.2 人机互动输出模组
10.2.1 发光二极体(LED)
10.2.2 数码管
10.2.3 数码管驱动及键盘控制晶片CH452
10.2.4 液晶模组(LCM)
10.1.1 按键
10.1.2 行列扫描键盘
10.1.3 拨码开关
10.2 人机互动输出模组
10.2.1 发光二极体(LED)
10.2.2 数码管
10.2.3 数码管驱动及键盘控制晶片CH452
10.2.4 液晶模组(LCM)
第11章 MCS-51单片机的信号输出模组
11.1 数位讯号(开关量)输出
11.1.1 光电隔离
11.1.2 三极体以及驱动器件
11.1.3 蜂鸣器
11.1.4 继电器
11.2 模拟信号输出
11.2.1 D/A器件的分类和特点
11.2.2 扩展串列D/A器件MAX517
11.2.3 扩展并行D/A器件DAC0832
11.1.1 光电隔离
11.1.2 三极体以及驱动器件
11.1.3 蜂鸣器
11.1.4 继电器
11.2 模拟信号输出
11.2.1 D/A器件的分类和特点
11.2.2 扩展串列D/A器件MAX517
11.2.3 扩展并行D/A器件DAC0832
第12章 MCS-51单片机的数据存储模组
12.1 外部RAM
12.2 EEPROM
12.2.1 AT24系列EEPROM简介
12.2.2 AT24系列EEPROM的地址
12.2.3 AT24系列EEPROM的时序
12.2.4 AT24系列的操作
12.3 随身碟读写
12.3.1 CH376简介
12.3.2 CH376的命令
12.3.3 CH376的硬体和接口
12.3.4 CH376的套用电路
12.3.5 CH376的套用基础
12.3.6 CH376的实例代码
12.2 EEPROM
12.2.1 AT24系列EEPROM简介
12.2.2 AT24系列EEPROM的地址
12.2.3 AT24系列EEPROM的时序
12.2.4 AT24系列的操作
12.3 随身碟读写
12.3.1 CH376简介
12.3.2 CH376的命令
12.3.3 CH376的硬体和接口
12.3.4 CH376的套用电路
12.3.5 CH376的套用基础
12.3.6 CH376的实例代码
第13章 MCS-51单片机中的通信模组
13.1 MCS-51单片机数据通信基础
13.1.1 串列通信和并行通信
13.1.2 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13.1.3 MCS-51单片机系统常用的硬体通信协定
13.1.4 MCS-51单片机系统的通信模型
13.2 MCS-51单片机系统无线数据通信
13.2.1 无线数据通信模组PTR8000
13.2.2 PTR8000的MCS-51单片机接口电路
13.2.3 PTR8000的MCS-51单片机软体接口
13.2.4 PTR8000的套用实例
13.3 MCS-51单片机系统有线数据通信
13.3.1 RS-232接口标準
13.3.2 RS-422/RS-485接口标準
13.3.3 有线通信中的光电隔离
13.4 MCS-51单片机的通信协定
13.5 PGMS的通信模组
13.5.1 PGMS通信模组的硬体组成
13.5.2 PGMS的通信协定
13.1.1 串列通信和并行通信
13.1.2 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13.1.3 MCS-51单片机系统常用的硬体通信协定
13.1.4 MCS-51单片机系统的通信模型
13.2 MCS-51单片机系统无线数据通信
13.2.1 无线数据通信模组PTR8000
13.2.2 PTR8000的MCS-51单片机接口电路
13.2.3 PTR8000的MCS-51单片机软体接口
13.2.4 PTR8000的套用实例
13.3 MCS-51单片机系统有线数据通信
13.3.1 RS-232接口标準
13.3.2 RS-422/RS-485接口标準
13.3.3 有线通信中的光电隔离
13.4 MCS-51单片机的通信协定
13.5 PGMS的通信模组
13.5.1 PGMS通信模组的硬体组成
13.5.2 PGMS的通信协定
第14章 PGMS软硬体综合
14.1 PGMS的软硬体划分和模组设计
14.2 PGMS的硬体组成
14.2.1 PGMS的中心点MCS-51单片机系统
14.2.2 PGMS的採样点MCS-51单片机系统
14.3 PGMS的软体结构
14.3.1 PGMS的中心点MCS-51单片机系统软体
14.3.2 PGMS採集点MCS-51单片机系统软体
14.2 PGMS的硬体组成
14.2.1 PGMS的中心点MCS-51单片机系统
14.2.2 PGMS的採样点MCS-51单片机系统
14.3 PGMS的软体结构
14.3.1 PGMS的中心点MCS-51单片机系统软体
14.3.2 PGMS採集点MCS-51单片机系统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