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学校新校区位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这里集中了十几所高校,有二十万在校生,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独树一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 隶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位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
- 在校生:二十万
学校简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学校新校区位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这里集中了十几所高校,有二十万在校生,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独树一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是信息产业部的直属高校,2000 年开始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于2004 年由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目前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1995年,学校把原电基础实验室改建为电基础实验中心。2001年整合实验资源,成立了校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同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始建设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範中心。2004年底,中心通过省教育厅验收,成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实验示範中心,也是全国最早的省级实验示範中心之一。
中心简介
中心承担全校的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教学,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创新,实现了一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模式。2005年,中心完成的实验教学项目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中心指导的学生在第七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FIRA 2006世界盃机器人足球大赛中国队选拔赛中获得季军。
学校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中心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了一个三级能力培养体系:基本技能培养、新技术及套用能力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依据三级能力培养体系,设定了三大类实验室:电基础类实验室、新技术及套用类实验室、综合创新实验室。学校近5年投入建设经费1600多万元,目前中心实验室面积41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2100多万元,面向24个专业开设19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204个,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占82%,每年实验学生数10100余人,每年实验人时数55.6万。综合创新实验室为特色实验室,包括始建于1996年的EDA实验室,电子设计综合实验室、杭电-ALTERA联合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基地。
中心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建立了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实验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型实验,实验项目与工程套用和科研紧密结合。根据学生层次不同实验项目又分为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相应实验室完成自己确定的实验项目,或进入综合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进行创新项目的研究。在各层次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仪器使用,资料查找,实验数据处理,综合设计、创新设计等,以达到创新能力培养之目的。以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为基础,同时实施多层次实验内容、多样化实验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分层次能力培养,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和保证。
作为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较早实行了校、院两级管理,实现了网路化、智慧型化管理。中心早在2001年就建设了独立的实验教学专用网路,实现了网路辅助教学与管理。学生可进行网上选课;通过网路可远程、异地实时观摩正在进行的实验课,实现课前网上预习的目的;还可与教师交流进行网上辅导;通过网路课件进行自主学习与网路实验,学生可异地下载实验教学课件和教学录像。除网路辅助教学外,中心广泛採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最佳化实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中心实行开放的运行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学生自主选课,实验室在时间、内容和对象上实行全面开放。学生可进入实验室进行自己需要的实验项目,包括实验课项目、工程训练项目、课程设计项目、毕业设计项目、课外科技项目等。中心于1996年率先建立了EDA及电子设计综合等创新型开放实验室,开设了全校性的“电子系统设计”选修课。学生选修该课程后,考察合格者进入创新型开放实验室独立或三人一组进行自主式、研究式、合作式学习。之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不同方向的课外创新基地进行自主创新活动。逐步形成了一个“电子设计选修课与创新型开放实验室联动”、 “集中训练与分散自主创新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搭建了一个从基本技能训练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过渡桥樑,实现了“通识教育与精英培养的有机融合”。
为了给学生创造自主创新的条件,中心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成立了多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和科技活动组织,建立了课外实践平台,制定了系统的课外科技活动计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中心经常举办电子信息发布,新技术与新器件套用讲座、展览等活动,加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提高学生工程实际能力、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综合科技活动园地。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基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感兴趣的项目研究,或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工程训练,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研素养、科研方法以及团队精神。中心每年都举办实验设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的有关竞赛活动。课外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式、个性化的实践创新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并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显现了中心“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良好效果。中心指导的学生在2006年第七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2006世界盃机器人足球大赛中国队选拔赛中参加了半自主3对3的比赛,获得季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省级一等奖16项,二、三等奖20项。仅在2003年所获奖项数就与浙江大学并列浙江赛区第一,名列全国参赛高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电脑大赛、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嵌入式系统专题等竞赛中,也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目前,中心已成为一个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连续多年位居浙江省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创新人才的培养源自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得力,激励了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到实验教学之中,形成了一支包括教授、博士在内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所获荣誉
中心已成为一个研究创新型基地。实验教师不断承接纵向及横向课题,逐步走向了独立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刘敬彪教授等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电视抓斗监控平台与深水感测器”研究,为我国环球科学考察提供了关键设备,并参加了我国首次横穿太平洋、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其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近5年中心教师完成“86.3”、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9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1篇。科研成果获教育部、浙江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3项。中心教师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近5年来,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各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6 篇,出版教材21部,其中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系列实验教材、计算机系列教材和EDA系列教材。自主设计开发了电子技术基础系列实验仪器;计算机系列实验仪器;EDA系列实验仪器。除满足本校使用外,某些自编教材和自製仪器还被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几十所高校选用。其中《EDA技术实用教程》已第十次印刷,并被列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心的教学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也获得多项个人和集体荣誉称号。
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中心已初步成为一个开放型的实验基地,除完成本校实验教学外,还为其它高校和社会力量办学承担实验教学任务,举办实验技术和新技术培训班,近三年校外开放人时数8.697万。中心的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推广。多次在清华大学等高校及全国电子技术教学研讨会上介绍EDA技术及实验教学经验,鑒于中心在社会上的良好影响, Altera大学计画部与中心建立了EDA/SOPC联合实验室与培训中心。由于中心的影响不断扩大,近5年来,部、省领导和100多所国内外高校及企业到中心参观访问,中心在国内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及示範辐射作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将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力争以国内一流的教学和管理,把中心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