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计算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5个单位组成。学院将重点抓学生的学风和考风,抓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抓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抓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学院专业实验设备完备,可满足相关教学、科研和工程实验需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英文名: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 简称:南昌大学信工学院
- 校训:放飞青春,激活思想
- 创办时间:2003年7月
- 所属地区:江西省南昌市
- 主要院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等
- 现任校长:王玉皞
- 知名校友:汪庆年、官鹏生等
- 教职工:283人
- 本科学生:约3900人
学院介绍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是2003年7月由原南昌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中心合併组建而成。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计算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6个单位。南昌大学和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南昌大学中兴通讯工程学院也涵盖在内,其中学校投资2500万元建立的中兴通讯实验室是目前全国高校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通信实验室之一;学校投资300余万建立的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也是目前全国高校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的实验室之一。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283人,其中教师215人,教辅人员45人,行政人员22人。教师中副教授93人,教授45人,有博士学位的50人,有硕士学位的140人。学院现有本科学生约3900人,统招硕士研究生约480人,工程硕士、同等学历、高校教师等在职研究生约500人。
专业设定
学院现有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路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0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路工程属电气信息III类,大学一、二年级属电气信息III类专业,大学三年级开始分流,09年新增卓越工程师班,有四个走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8个硕士点。学院还招收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通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软体工程专业的同等学力或工程硕士学生。学院的计算机套用技术、通讯与信息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化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个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此外,学院还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法国ENSEA学院(电子、信息及其套用高等学院)、法国ENSEIRB学院(波尔多国立电子信息通讯高等学院)、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合作培养电子与通信专业、电气与自动化专业、软体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与国外大学共同培养计算机、电子、电气等领域的硕士和本科层次的国际性人才,并进行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学院现有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控制工程;7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体与理论、情报学、图书馆学。2011年,"十二?五"新增两个江西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此外,学院还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法国ENSEA学院(法国巴黎国立电子、信息及其套用高等学院)、法国ENSEIRB学院(法国波尔多国立电子信息通讯高等学院)、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培养电子与通信专业、电气与自动化专业、软体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电子物流专业的研究生。
学院计算中心、电工电子中心、通信实验中心均是江西省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其中电工电子中心与通信实验中心2008年联合申报被评为国家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电工电子中心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该中心已获得财政部资助的省部共建项目"测控实验平台"1000万元。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的电力系统仿真及其控制实验室也获得财政部资助的省部共建项目第一批经费700余万元。 学院大楼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计算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大楼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学院的教学设备资产约8000万。学院现有教职工283人,其中教师215人,教辅人员45人,行政人员22人。教师中副教授93人,教授45人,有博士学位的50人,有硕士学位的140人。学院现有本科学生约3900人,统招硕士研究生约480人,工程硕士、同等学历、高校教师等在职研究生约500人。
学院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智慧型电网、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机器人、生物医学工程、资料库、软体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与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信息系统及套用、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信息安全、电路分析与设计、射频微波技术及套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慧、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传输理论等等。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并对获奖学生予以奖励。近年来,我院学生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网路电脑知识大赛团体亚军、全国优秀网路小姐、"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一、二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三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曾连续10年荣获江西省电子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省和全国的各种大赛上共获得160余项大奖。学院德智体全面发展地培养学生,使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现任领导
信工学院现任领导
学院( 系、中心)党政领导
院 长:王玉皞
院领导组织集体收看党的十八大开幕仪式

党委书记:夏志辉
副 书 记:罗荣萍
副 院 长:汪庆年、刘晔、万凡
学院党委委员
王玉皞、夏志辉、罗荣萍、刘 晔、方金龙
万 凡、万晓凤、龚花萍、陶俊才、 汪庆年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
主 任:黄玉水
副主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主 任:王命延(兼)
副主任:徐 苏
电子信息工程系
主 任:
副主任:万国金(正处)
信息管理系
主任:龚花萍
计算中心
主 任:陶俊才
副主任:陈 炼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主 任:汪庆年
副主任:张福阳
机构设定
教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
信息管理系
计算中心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管理
学院办公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
研究生办公室
科研情况
学院专业实验设备完备,可满足相关教学、科研和工程实验需要。学院资料室藏书5万余册,期刊110种。近年来,学院完成科研经费近800万元,完成科研项目2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140项,其他项目75项;学院教师在各种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收入SCI、EI、ISTP检索刊物的论文近100篇。学院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网路资料库、软体工程、人工智慧、计算机控制技术、图像图形处理、信号检测与处理、资料库与软体集成、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慧、Rough集合理论、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传输理论等等。
学院将用一流眼光和一流标準自我定位,引入一流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竞争机制,鼓励和承认青年教师冒尖,重奖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卓越的教师,努力提高管理效率。
学院希望通过提高科研水平来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加强科研来搞活学院,儘可能多利用学院大学科组合的优势,从更广泛的渠道争取科研项目和资金,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
人才培养
学院要求加强对教师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工作,鼓励教师参加生产实践、下实验室,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引入和使用仿真软体,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同时,要求大力推行双语教学,积极引进和开发CAI课件,普及电子教案,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学院对学生的培养上将注重强化基础,打通专业,着重学生英语和计算机套用能力以及工程实践经验的培训。注重培养学生学会今后如何对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而不是在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教育体制和哲学下,培养学生被动地掌握某种技能。
学院要求教师不能以固定不变的人才质量标準来衡量学生,不能以几乎同样长度的学制、相同的知识结构、呆板不变的授课方式、缺乏新意的课程内容来对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按多元的教育质量观、用开放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以多元、宽鬆的教育制度来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掌握卓越的技能来应付异常複杂的社会,而不是仅仅盯着分数。
获奖情况
学生获奖情况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并对获奖学生予以奖励。近年来,我院学生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网路电脑知识大赛团体亚军、全国优秀网路小姐、"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一、二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三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曾连续10年荣获江西省电子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省和全国的各种大赛上共获得160余项大奖。学院德智体全面发展地培养学生,使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各系概况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包含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为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通信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西省本科品牌专业,是教育部和江西省实施"卓越人才计画"的专业。该系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863计画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项目1项,工业与信息化部首批物联网专项资金项目一项,科技部国际合作计画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纵向横向项目经费4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70多篇、EI检索150多篇,出版学术专着及教材10本,获10多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高级实验师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千人计画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5人,井冈学者1人,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江西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硕士生导师20人。该系与国内着名的中兴通信公司合作,现建设有GSM、CDMA、程控交换、小灵通、视讯、传输六个国内一流的通信系统实验室。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包括的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于1986年7月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之一,2009年获得控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机械工程下工业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于1986年7月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之一,1993年12月二级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12月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也是江西省重点学科。2006年1月取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电气工程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的二级学科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更早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该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和中青年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稳定的教研队伍,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已成功申请到2项中外合作项目,经费总计182万元。到2011年止,学科点已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近300人。近5年来,学科点完成科研经费800多万元,研究领域覆盖下设5个二级学科,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检索18篇、 EI检索83篇、 ISTP检索33篇。代表性军工项目:直升机电源自动载入控制系统。 该系的自动化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西省本科品牌专业,是教育部和江西省实施"卓越人才计画"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863"计画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纵向横向项目经费5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60多篇、EI检索160多篇,出版学术专着及教材10本,获多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井冈学者1人,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江西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博士生导师 4人、硕士生导师36人。本专业与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合作培养硕士10余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江西省级品牌专业。该系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现有教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0%。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
发布日期:2014-10-12 浏览数: 1070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江西工学院的成立,当时的电机工程系设有无线电、工业企业自动化、发配电、电机等专业。其中的工业企业自动化、发配电、电机专业就是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科中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专业的前身。2014年经过院系调整,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由自动化教研室、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教研室、电机电器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教研室组成。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校在1986年获得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江西省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这也是我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在1993年获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00年获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江西省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06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11年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13年获得工业控制工程二级学科(自主设定)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方向、电机与电器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
目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在60人左右,本科生招生人数每年在280人左右。2014年博士研究生开始招生。
该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和中青年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稳定的教研队伍。
基础条件
(1)已具备的工作条件
信息工程学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有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本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的原则,将现有学科做强做大。
表1 大型仪器设备平台
平台名称 | 经费投入(万元) | 类别 |
测控实验平台 | 1000 | 省部共建项 |
电力系统及工业控制实验室 | 500 | 省部共建项 |
电气工程 | 100 | 学校投资第一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画 |
自动化 | 200 | 省级特色专业 |
500KW智慧型光伏发电系统 | 800 | 住建部 |
(2)已具备的师资队伍规模及结构(年龄、学历、职称、出国留学比例等方面的结构)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科现有教师47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11人。具体见表2。
表2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科师资队伍规模及结构
3)已承担的国家级项目及省级重大项目
3)已承担的国家级项目及省级重大项目
专业技 术职务 | 人数合计 | 35岁 以下 | 36至45岁 | 46至55岁 | 56至60岁 | 61岁以上 | 具有博士 学位人数 | 国外留学 背景人数 |
教授 | 15 | 0 | 3 | 8 | 2 | 2 | 18 | 11 |
副教授 | 19 | 1 | 11 | 6 | 1 | 0 | ||
讲师 | 13 | 4 | 7 | 2 | 0 | 0 | ||
总数 | 47 | 5 | 21 | 16 | 3 | 2 | 18 | 11 |
近几年来,已承担的科研项目共176项,总经费为2728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46项,企业科技协作项目98项。
学院办公室
学院办公室是行政、党委管理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具有对全院行政、党委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和监控功能,兼有对学校、学院各项法规、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学院办公室对稳定学院教学秩序,提高办学水平起重要作用。
1.在院长、书记领导下,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以及学院的决定、决议,并负责布置、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催办落实。
2.当好院长、书记的参谋,协助院长、书记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为院长、书记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
3.根据院长、书记的指示或院务会的决议,负责组织起草全院综合性工作计画、报告、总结、规划、决议等档案及有关规章制度,发布有关行政事项的通报和通知等。
4.负责组织安排院务会、全院性行政会议及院长、书记不定期召开的其他专题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纪要。根据会议决定及时发出通知,并检查会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
5.受理学院各职能部门的请示、报告,及时呈送学院领导批示并转有关部门处理。
6.负责上级及本院行政公文、公函的登记、批办、转办、催办、传阅、归档及保管工作。
7.负责学院印章的保管和使用。
8.负责上级机关和兄弟院校来院客人的接等工作,安排食宿、交通和返程车、船票。
9.负责接待和处理院内外民众的来信来访工作。
10.负责电话、传真、收发、档案室、打字室等工作。
11.负责信息收集、反馈,校友联谊等有关工作。
12.负责学院的各种学刊、校报、专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13. 经常主动与新闻媒体进行联络和交流,增进友谊,交流情感,树立学院在外界的良好形象。
14.负责学院各种综合统计工作以及学院报刊、杂誌订阅和分配工作。
1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其他
我们希望高校能够成为学生心灵的故乡,希望学生在学校不仅能学到某种生活所需的技能或方法,更希望学生能在这里培养思想、陶冶情操。就像哈佛大学的校训所说:"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学院将鼓励和帮助学院的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学术讲座活动,引进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增强学院的学术气氛和文化氛围。让学生放飞青春,激活思想。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种全省和全国的大赛上获得奖项140余项。
学院将重点抓学生的学风和考风,抓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抓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抓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工程实践,奖励参加四、六级英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高分的学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并对获奖学生予以奖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