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基本分析方法、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路、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等。书中各章附有小结、丰富的思考题和习题,便于学生练习、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基本介绍
- 书名: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工基础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160页
- 开本:16
- 品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郑毛祥 杨大丽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0991559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电工基础》内容深入浅出、逐层展开、内容详尽、图文并茂,易于读者掌握、理解和接受。
作者简介
《电工基础》的编者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从事电工基础教学的老师,有二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还承担每年电工基础试题出卷任务,对学科知识把握较準,对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较了解。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基本分析方法
1.1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的基本组成
1.1.2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
1.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练习与思考
1.2电阻元件
1.2.1 线性电阻
1.2.2欧姆定律
1.2.3 电功率与电能
练习与思考
1.3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1.3.1 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
1.3.2线性电阻元件的并联
1.3.3线性电阻元件的混联
练习与思考
1.4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4.1电源有载工作
1.4.2电源开路
1.4.3 电源短路
练习与思考
1.5基尔霍夫定律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练习与思考
1.6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6.1 电压源模型
1.6.2电流源模型
1.6.3 受控源
1.6.4 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
2.1支路电流法
练习与思考
2.2迴路电流法
练习与思考
2.3节点电位法
2.3.1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2.3.2节点电位法
练习与思考
2.4叠加定理
2.4.1叠加定理的定义
2.4.2叠加定理的套用
练习与思考
2.5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2.5.1戴维宁定理
2.5.2利用戴维宁定理的解题步骤
2.5.3诺顿定理及其套用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1.1正弦量的参考方向
3.1.2正弦量的三要素
3.1.3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练习与思考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複数的相关知识
3.2.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练习与思考
3.3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3.3.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3.3.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3.3.3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练习与思考
3.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4.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相量形式
……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第5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第6章磁路与变压器电路
第7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1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的基本组成
1.1.2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
1.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练习与思考
1.2电阻元件
1.2.1 线性电阻
1.2.2欧姆定律
1.2.3 电功率与电能
练习与思考
1.3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1.3.1 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
1.3.2线性电阻元件的并联
1.3.3线性电阻元件的混联
练习与思考
1.4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4.1电源有载工作
1.4.2电源开路
1.4.3 电源短路
练习与思考
1.5基尔霍夫定律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练习与思考
1.6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6.1 电压源模型
1.6.2电流源模型
1.6.3 受控源
1.6.4 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
2.1支路电流法
练习与思考
2.2迴路电流法
练习与思考
2.3节点电位法
2.3.1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2.3.2节点电位法
练习与思考
2.4叠加定理
2.4.1叠加定理的定义
2.4.2叠加定理的套用
练习与思考
2.5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2.5.1戴维宁定理
2.5.2利用戴维宁定理的解题步骤
2.5.3诺顿定理及其套用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1.1正弦量的参考方向
3.1.2正弦量的三要素
3.1.3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练习与思考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複数的相关知识
3.2.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练习与思考
3.3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3.3.1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3.3.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3.3.3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练习与思考
3.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4.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相量形式
……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第5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第6章磁路与变压器电路
第7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序言
本教材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必须、够用、实用、好用”为原则,克服理论课内容偏深、偏难的弊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和要求,针对高职高专生源的特点而编写,其宗旨是:促职业教育改革,助技能人才培养。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和《国家职业标準》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训,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备较宽理论基础和複合型技能的人才,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为目标。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注重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体现科学性、实用性、代表性和先进性,正确处理了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关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套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书中各章附有丰富的思考题和习题,便于练习、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教材的价值在于兼顾了学习理论知识与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两种要求。本教材共分七章,基本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基本分析方法、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路、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本教材由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毛祥、杨大丽任主编,余海潮、魏颖、余辉任副主编,彭耘参与了本书的部分编写工作,李伟任主审。全书由郑毛祥统稿完成。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查阅和参考了众多文献资料,得到了许多教益和启发,对这些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同时,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参加教材编审的人员均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保证了本教材的编写能够按计画有序地进行,并为编好教材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编者在主观上力求谨慎从事,但限于时间和学识、经验,书中疏漏之处仍恐难免,恳请广大同行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今后修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