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川工业技术学院
学院的前身是陕西铜川煤矿技工学校,始建于1955年元月,属煤炭部直接创办的首批技工学校之一。1983年经煤炭部批准扩建铜川矿务局安全培训中心,1998年经省教委批准成立铜川职业中专,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陕西铜川工业技术学院,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铜川工业技术学院
- 创办时间:1955年元月
- 类别:职业中专
- 前身:陕西铜川煤矿技工学校
学院简介
学院位于铜川市中心,南临古城西安,北接圣地延安,毗邻药王故里,紧靠210国道。占地面积百余亩,建筑面积54890平方米,教职工272人,办学规模3000人。建院50年来,开设过数控车铣、钳工、焊工、电工电子、微机、综采、机电、化工、烹饪、美容美髮、服装设计製作等专业63个,学历教育培养14144人,职工岗位培训58053人。学院建有15个实验室、11个实习基地,各工种操作工位1000多个,各类教学仪器、电教微机实习实验设备先进,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固定资产2613万元。
陕西铜川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的前身为陕西铜川煤矿技工学校,始创建于1955年元月,是原煤炭部直接创办的第一批七所技工学校之一,1983年扩建为铜川矿务局安全培训中心,1998年成立铜川市职业中专,2004年被评定为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并更名为陕西铜川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学校占地104.4亩,建筑面积84109平方米,在校生4100余人,专兼职教师206人。拥有综合机械化採煤、车工、钳工、焊工、数控加工、矿山电气、电工等7个实习车间,建有全国煤炭安全警示教育铜川基地,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
学校以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为主,形成了中级技工—高级技工—预备技师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有煤炭、机械加工和电工电子等三大门类专业群,长年开设专业7个,其中钳工、焊工、数控、电工电子专业为省级骨干示範专业,钳工、车工、铣工专业为全省技工院校名牌专业,煤炭专业为全省“民生八大工程”骨干示範专业。学校先后与铜川矿务局、彬长矿业集团、黄陵矿业集团、宁波三星重工、奇美电子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係,承担着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下属企业的技能人才输送和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在职培训任务,与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和技术攻关方面进行着全方位的合作,形成了一校多企,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是我省煤炭企业技能人才培训输送的重要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和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国家二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和省级示範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受到社会各界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煤炭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
特色教育
学院紧贴市场办学,突出技能培养,笃守“五好”承诺,建立了稳定的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安置网路,形成了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特色鲜明的机加工、电工电子、煤矿机械化、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专业群,其中车铣、钳铆、电工电子专业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骨干示範专业,数控加工和焊工专业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树为全省名牌专业。
经过五十年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创新提高,学院不仅圆满完成了在计画经济下,面向煤炭行业办学的历史任务,并且顺利进行了市场经济下,面向社会、企业办学的二次创业,实现了从计画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的跨越式发展。到目前,学院业已建设成为陕西铜川工业技术学院、陕西铜川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国家二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国家二级安全生产培训基地、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学校、陕西铜川对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陕西铜川煤矿技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铜川学习中心等,成为铜川地区一所综合型、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学校机构
行政机构
院办公室
人事科
财务科
招生安置办公室
培训科
教务科
函授站
分校
总务科
生活服务公司
离退休管理办公室
党 群 机 构
党群工作部
机关党支部
教务党支部
培训党支部
总务党支部
分校党支部
离退休党支部
学校领导
李春宝
男,高级讲师,出生于1969年2月,汉族,本科文化程度,中共正式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陕西省大荔县人,于200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铜川工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分校(铜川煤炭基本建设技工学校)校长。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分校。
张晓彻
男,陕西绥德县人,1968年9月出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现任陕西铜川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学院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创建办、教务科、各系部。
齐敦让
男,汉族,江苏省丰县人,大学学历,政工师职称,1962年5月13日出生,1980年10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铜川工业技师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后勤、保卫工作,分管总务科、生活公司、保卫科。协助党委书记管理党群工作部、离退休办公室。受院长委託,主管监察科工作。
张鹏
男,汉族,陕西泾阳县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职称,1971年3月24日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陕西铜川工业技师学院副院长。负责学院教学、招生安置工作,分管教务科、三系一部、培训科、函授站、招生安置办公室。
同社
男,陕西富平县人,1959年1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数学高级讲师,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陕西铜川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助理,协助张鹏副院长管理教务科、三系一部、招生安置办公室。
办学理念
办学观:面向市场 多元发展
面向市场:以市场为依託,按规律办学,理性思考,研究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
多元发展:坚持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衔接,职教与普教、高教相沟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办学格局。
核心理念:持续创新 和谐发展
持续创新:是对学校和全体教职工工作能动性的推崇。教育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学校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
和谐发展:是学校及全体教职工的崇高职责和奋斗目标。主要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发展,质量、规模、效益同步发展,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齐头并进,以此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共同愿景:建成中等职业教育强校
建成中等职业教育强校:保持铜川职教鳌头地位,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精细管理,提高质量,跨入陕西职教领域领先位置,同时,强化内涵,创新勇进,创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高质量、高水平的优质职教资源,努力构建和谐稳定、职工安居乐业的安全文明校园,跻身国家职教强校之列。
校风:团结求实敬业创新
团结:就是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奋发向上,全院师生员工,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
求实:就是求真务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说实话,出实力,办实事,求实效。
敬业:就是热爱岗位,恪尽职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大胆改革,超越常规,与时俱进。
教风:敬业爱生科学治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风:崇尚科学追求真知规範言行提高素质
校训:德技双馨自强不息
创“三型六化”校园
“三型”:学习创新型、稳定安全型、和谐发展型。
学习创新型:学习成自觉、培训成制度、讨论成风气、创新成行动、发展成自然。
稳定安全型:管理无漏洞、行为无违章、安全无隐患、设施无缺陷、校园无事故。
和谐发展型:沟通有渠道、建议有採纳、困难有帮助、院(科)务公开、业余有活动。
“六化”: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教学设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行为规範军事化、顾客服务优质化、校园建设园林化。
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人、精细化管事、精细化管物、精细化岗、精细化管心。
教学设备现代化:教育创新型、教材革新型、实习设备先进型。
人员培训制度化:实现业务培训、学历教育与脱产培训相结合,重点突出“双师型”师资培训。
行为规範军事化:着装统一化、行为统一规範、管理统一规範、集会统一规範。
顾客服务优质化:接待顾客热情、语言文明标準、服务快捷迅速、信息反馈及时。
校园建设园林化:把校园建成林中有校、校中有林、林中有花。
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站
陕西铜川工业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站于2003年3月6日经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建立,承担着陕西铜川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学生和煤炭行业的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鉴定所现有管理人员8人,考评员206人,理论考核场地7304平方米,技能考核场地6900平方米。现有设备600余台,工卡量具2000套(件)。
鉴定所自2003年成立以来,核准鉴定的工种,有採掘电钳工、综采机械维修钳工、安全仪器检测工、矿山测量工、车工、钳工、煤矿电气安装工、採煤工、电工、电焊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支护工、爆破工、採煤机司机、液压支架工、运输机操作工、综掘机司机、巷修工、巷道掘砌工、锚喷工、主井提升机操作工、钢缆皮带操作工、绞车操作工、主扇风机操作工、综采维修电工、煤矿机械安装工、矿灯管理工、液压支架修理工、矿井维修电工、矿井维修钳工、数控车床工、无线电装接工、工具钳工、电机车司机、信号工、矿井轨道 工、矿车修理工、瓦斯检查工、矿井通风工、矿井测风工、矿井测尘工、矿井防尘工等总计42个工种。
学校警句与格言
建设中等职教强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创建学习型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1、和生万物,万物和兴
2、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四有新人
3、质量是学院的发展的命脉
4、热爱职教,精心职教,发展职教,创新职教
5、教育好、管理好、服务好、保护好、安置好。
6、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7、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8、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形象育人
9、以德为首,突出技能。
10、德技并重,全面发展。
11、质量为本,信誉至上
12、教育德为先,身教胜言传
13、创新就要超常规,发展才是硬道理
14、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15、学院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16、环境破坏一朝易,恢复建设十年难
17、观念创新思路,思路创新出路。
18、机制决定管理,成败在于细节
19、今天之事勿待明天,自己之事勿候他人。
20、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2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2、追求真诚和知识是人生最高和永恆的目标
23、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24、团结就是力量,和谐推动发展
25、汲取知识营养,提高技能素质,体现自身价值
26、把简单的事情作好就是不简单
2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28、千难万难,只要发展就不难
2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0、奋斗之中不放弃,成功之后不放纵
31、知荣知耻,成人成才
32、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33、路选对了,再遥远也能到达
34、践行“八荣八耻”,加强自身修养
35、立足行业,才学结合
36、欲先教之,必先爱之
37、分担风雨,共享阳光
学生要求
学生形象标準
从我做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刻苦学习一专多能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举止得体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勤俭节约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助人为乐团结友爱
学生“十勿”
勿打架斗殴、起鬨滋事;勿吸菸酗酒、变相赌博;
勿迟到早退、无故缺课;勿攀折花木、损坏公物;
勿夜不归宿、擅自留客;勿乱扔废物、随地吐痰;
勿乱写乱画、乱喊乱叫;勿穿超短装、过分打扮;
勿看不良录像、书刊;勿登入不良网站、传播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