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第二版)

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第二版)

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第二版)

《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第二版)》是200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侯炳辉。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第二版)
  • 作者:侯炳辉
  • ISBN:9787302050490
  • 定价:23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4月6日
  • 装帧:平装
  • 印次:2-8
  • 印刷日期:2006年4月6日

内容简介

本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技术基础教材,由3部分组成:(1)计算机系统概论(2)计算机原理,包括数据及其表示、运算器及其运算方法、控制器及指令系统、主存储器及主存储体系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等;(3)计算机系统结构,包括并行处理结构与多机结构、新一代机结构。

编辑推荐

本书特点:(1)有别于计算机专业的教材,适用于管理类各专业;(2)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3)满足开发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4)具有与MIS专业相适应的先进性与系统性。 读者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系统工程、工业自动化以及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也可供社会上开发套用计算机系统的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
11计算机发展概况1
12计算机的分类及其套用2
13计算机硬体4
1.3.1计算机硬体结构4
1.3.2主要部件简介6
1.3.3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8
14计算机软体10
1.4.1作业系统概述10
1.4.2资料库管理系统概述12
1.4.3计算机网路系统12
1.4.4高级语言及语言处理器13
1.4.5常用的通用软体13
习题14第2章计算机数据表示15
21数值数据的表示15
2.1.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15
2.1.2数值数据的机器码錶示22
22非数值数据的表示29
2.2.1字元数据29
2.2.2逻辑数据31
2.2.3汉字的表示方法33
2.2.4语音的计算机表示方法38
2.2.5点阵图图像的计算机表示38
2.2.6图形的计算机表示39
23校验40
2.3.1奇偶校验码40
2.3.2交叉校验41
2.3.3循环冗余校验码41
2.3.4海明校验码43
习题43第3章运算方法及运算器45
31定点加减法运算45
3.1.1补码加法运算45
3.1.2补码减法运算47
3.1.3溢出及其检测方法48
3.1.4基本的二进制加/减法器50
3.1.5基本的十进制加法器52
32定点乘法运算54
3.2.1原码一位乘法54
3.2.2补码一位乘法57
3.2.3阵列乘法器61
33定点除法运算64
3.3.1原码一位除法64
3.3.2补码一位除法68
3.3.3阵列除法器70
34浮点算术运算72
3.4.1浮点加法和减法72
3.4.2浮点乘法运算74
3.4.3浮点除法运算74
35逻辑运算75
3.5.1逻辑非75
3.5.2逻辑加75
3.5.3逻辑乘76
3.5.4逻辑异或76
36运算器的组成和结构77
3.6.1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77
3.6.2内部汇流排78
3.6.3运算器的基本结构79
3.6.4运算器组成实例81
习题84第4章指令系统及控制器85
41计算机的指令系统85
4.1.1指令系统85
4.1.2指令的格式85
4.1.3指令的结构及分类87
42指令的定址方式88
4.2.1定址的概念89
4.2.2基本的定址方式89
4.2.3暂存器定址方式91
4.2.4扩展定址方式95
43中央处理器的功能及组成99
4.3.1CPU的功能100
4.3.2CPU的组成100
4.3.3CPU中的主要暂存器100
4.3.4操作控制器及时序产生器103
44指令周期104
4.4.1指令周期的基本概念104
4.4.2非访内指令的指令周期105
4.4.3直接访内指令的指令周期107
4.4.4间接访内指令的指令周期111
4.4.5程式控制指令的指令周期113
45组合逻辑控制器115
4.5.1组合逻辑控制器的原理115
4.5.2组合逻辑控制器举例116
4.6微程式控制器118
4.6.1微程式控制的基本原理118
4.6.2串/并行微程式控制120
47PLA控制器120
4.7.1可程式逻辑阵列(PLA)的基本原理120
4.7.2PLA控制器121
48套用重叠原理的流水线处理122
4.8.1指令重叠控制方式122
4.8.2流水控制方式125
4.9堆叠型处理128
4.9.1堆叠型处理的基本工作原理128
4.9.2堆叠处理机的指令130
4.9.3堆叠机器的程式设计132
4.9.4堆叠性能的改进132
习题133第5章存储器及存储体系134
5.1存储器概述134
5.1.1存储器的基本概念134
5.1.2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134
5.1.3存储器的分级结构136
5.1.4存储器的分类137
52主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141
5.2.1存储体阵列142
5.2.2地址解码驱动系统142
5.2.3存储器的基本操作144
53半导体随机存储器145
5.3.1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存储原理145
5.3.2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实例147
5.3.3半导体RAM的组织148
5.3.4半导体随机动态存储器刷新150
54只读存储器150
5.4.1MROM存储原理150
5.4.2PROM存储原理151
5.4.3EPROM存储原理152
55多体交叉存储器和双口存储器152
5.5.1多体交叉存储器的工作原理152
5.5.2双口存储原理156
56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56
5.6.1什幺是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56
5.6.2存储器层次结构的工作原理157
57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159
5.7.1cache的工作机制159
5.7.2cache基本原理160
5.7.3cache与主存数据的一致性161
5.7.4替换策略161
5.7.5高速缓冲器cache的构成162
58虚拟存储器163
5.8.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163
5.8.2页式虚拟存储器164
5.8.3段式虚拟存储器167
5.8.4存储器管理部件168
59磁碟存储器169
5.9.1磁碟的磁记录原理和信息分布169
5.9.2硬碟存储器的组成170
5.9.3硬碟的技术参数173
5.9.4硬碟控制器的工作过程175
510光碟存储器CD175
5.10.1CD\|ROM的工作原理176
5.10.2WORM一次写多次读光碟177
5.10.3可重写光碟177
5.10.4DVD光碟177
5.10.5光碟系统工作过程178
习题179第6章输入输出系统181
6.1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181
6.1.1输入输出设备182
6.1.2输入输出接口182
6.1.3I/O接口软体183
62I/O接口与接口标準183
6.2.1I/O接口类型183
6.2.2I/O接口功能183
6.2.3I/O接口逻辑结构184
6.2.4接口标準185
6.2.5计算机汇流排与I/O接口185
63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188
64程式查询方式189
6.4.1设备编址和I/O指令189
6.4.2程式查询方式的接口190
6.4.3程式查询输入输出方式191
65程式中断方式193
6.5.1中断的基本概念193
6.5.2中断回响过程195
6.5.3中断处理197
6.5.4中断系统的软硬体功能分配199
6.5.5程式中断方式的基本接口199
6.5.6单级中断和中断向量的产生200
6.5.7多级中断202
66DMA方式204
6.6.1DMA方式的基本概念204
6.6.2三种DMA传送方式204
6.6.3基本的DMA控制器206
67通道方式209
6.7.1通道的功能209
6.7.2通道的类型211
6.7.3I/O指令和通道指令213
6.7.4通道程式213
6.7.5通道状态字和输入输出中断214
6.7.6通道工作的过程215
68外围设备218
6.8.1输入设备218
6.8.2输出设备222
6.8.3数据通信设备229
6.8.4过程控制设备231
习题232第7章并行处理和多机系统233
71并行性的概念和发展233
7.1.1并行性的广义理解233
7.1.2并行性的发展234
72流水线计算机236
7.2.1相关处理及控制236
7.2.2流水线处理机实例242
73并行处理机245
7.3.1并行处理机的特点及组成245
7.3.2ILLIACⅣ阵列处理机的原理和结构247
7.3.3阵列处理机的算法249
74数据流计算机的结构原理252
7.4.1基本节点和数据流图254
7.4.2数据流计算机结构258
7.4.3DFNDR数据流电脑程式图260
75多机系统261
7.5.1多机系统的结构261
7.5.2多机系统与并行处理机的区别268
习题270第8章新一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271
81新一代机的体系特点271
8.1.1新一代机的由来271
8.1.2新一代机的系统目标272
82体系层次和概念框图274
8.2.1系统的层次275
8.2.2套用系统的结构配置278
8.2.3软体系统的组成279
8.2.4硬体系统结构280
83核心语言和推理结构281
8.3.1PROLOG语言281
8.3.2顺序推理机SIM的结构284
8.3.3并行推理机PIM的结构285
84知识库机的结构286
8.4.1Delta的系统结构287
8.4.2Delta与PSI的连线289
85人工智慧接口292
8.5.1自然语言处理292
8.5.2声音识别293
8.5.3图形及图像处理293
86智慧型机的展望294
习题296参考文献297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