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陕西师範大学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师範大学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师範大学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依託陕西师範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建设的、以新型感测器技术、感测器网路技术、嵌入式系统、智慧型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环境感知、现代教学技术工程套用为背景的校级重点教学科研机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陕西师範大学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外文名: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 特色:其中教学科研人员6人
  • 特点:研究生40名

师资力量

工程中心现有各类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6人,研究生40名,研究队伍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工程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中心现有科研用房4间,合计120余平方米,拥有实验仪器设备价值20万元。目前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项目1项,陕西省工业攻关计画2项,企业委託项目2项。

研究方向

(1)新型感测器技术与性能研究;
(2)感知网路网路与通信技术;
(3)智慧型信息处理与现代教学技术;
(4)技术集成与套用;

科研成果

2010年10月成立以来,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强化套用背景,整合学科交叉及凝练学科方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先后发表科学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源刊论文4篇,核心刊物论文17篇)。
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积极拓展工程技术套用,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该中心与西安工业企业合作,开发基于P2P技术的高性能IPTV产品,目前已经产生经济收入5000余万元;同时实验室在感测器网路、语音识别技术的教学套用、磁悬浮模型研究中取得了突破并实现了产品化;自成立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授权2件,中心成员杨万民教授获得2010专利奖。

建设思路

本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联合、流动、开放、竞争”为指导方针,坚持基础研究与套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围绕环境感知与通信网路技术,在无线感测器网路及现代教学技术中的工程套用展开研究,促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和道德风尚作为实验室建设的灵魂, 鼓励开拓和创新,提倡团结互助,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形成思想活跃,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学术环境。在未来几年里,中心将在现有队伍的基础上继续将建设一支团结和谐、积极进取、思想活跃、学风严谨的科研队伍作为实验室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将出成果与培养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心发展始终保持强劲势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