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网路工程师教程(第三版)

网路工程师教程(第三版)

网路工程师教程(第三版)

《网路工程师教程(第三版)》是雷震甲所着的印刷日期于2011-8-2的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网路工程师教程(第三版)
  • 作者:雷震甲
  • ISBN:9787302206453
  • 定价:66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8-2
  •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本书是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用书。本教材根据前两版的内容,并根据考试的重点内容做了较大篇幅的修订,书中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通信、广域通信网、区域网路、城域网、网际网路、网路安全、网路作业系统与套用伺服器配置、组网技术、网路管理和网路规划和设计。
本书是参加本考试的必备教材,也可作为网路工程从业人员学习网路技术的教材或日常工作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网路概论 1
1.1计算机网路的形成和发展 1
1.2计算机网路的分类和套用 3
1.2.1计算机网路的分类 3
1.2.2计算机网路的套用 6
1.3我国网际网路的发展 7
1.3.1我国网际网路的建设 7
1.3.2我国建成的网际网路 9
1.4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11
1.4.1计算机网路的功能特性 11
1.4.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的基本概念 14
1.5几种商用网路的体系结构 20
1.5.1SNA 20
1.5.2X.25 22
1.5.3NovellNetWare 23
1.6OSI协定集 24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9
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9
2.2信道特性 30
2.2.1信道频宽 30
2.2.2误码率 32
2.2.3信道延迟 32
2.3传输介质 32
2.3.1双绞线 32
2.3.2同轴电缆 33
2.3.3光缆 35
2.3.4无线信道 36
2.4数据编码 37
2.5数字调製技术 41
2.6脉冲编码调製 42
2.6.1取样 43
2.6.2量化 43
2.6.3编码 43
2.7扩频通信 44
2.7.1频率跑动扩频 44
2.7.2直接序列扩频 45
2.8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 47
2.8.1数据通信方式 47
2.8.2交换方式 48
2.9多路复用技术 51
2.9.1频分多路复用 51
2.9.2时分多路复用 52
2.9.3波分多路复用 53
2.9.4码分多路复用 53
2.9.5数字传输系统 54
2.9.6同步数字系列 56
2.10差错控制 56
2.10.1检错码 57
2.10.2海明码 57
2.10.3循环冗余校验码 59
第3章广域通信网 61
3.1公共交换电话网 61
3.1.1电话系统的结构 61
3.1.2本地迴路 62
3.1.3数据机 66
3.2X.25公共数据网 68
3.2.1CCITTX.21接口 68
3.2.2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70
3.2.3HDLC协定 75
3.2.4X.25PLP协定 81
3.3帧中继网 86
3.3.1帧中继业务 87
3.3.2帧中继协定 89
3.3.3固定虚电路 90
3.3.4帧中继的套用 92
3.4ISDN和ATM 94
3.4.1综合业务数字网 94
3.4.2ATM物理层 98
3.4.3ATM层 98
3.4.4ATM高层 101
3.4.5ATM适配层 102
3.4.6ATM通信管理 104
第4章区域网路与城域网 106
4.1区域网路技术概论 106
4.1.1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106
4.1.2LAN/MAN的IEEE802标準 111
4.2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113
4.2.1LLC地址 113
4.2.2LLC服务 114
4.2.3LLC协定 115
4.3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116
4.3.1循环式 116
4.3.2预约式 117
4.3.3竞争式 117
4.4IEEE802.3标準 117
4.4.1ALOHA协定 118
4.4.2CSMA/CD协定 120
4.4.3CSMA/CD协定的性能分析 125
4.4.4MAC和PHY规範 126
4.4.5交换式乙太网 130
4.4.6高速乙太网 131
4.4.7虚拟区域网路 134
4.5区域网路互连 137
4.5.1网桥协定的体系结构 137
4.5.2生成树网桥 140
4.5.3源路由网桥 144
4.6城域网 146
4.6.1城域乙太网 146
4.6.2弹性分组环 149
4.7无线区域网路 153
4.7.1无线区域网路的基本概念 153
4.7.2WLAN通信技术 155
4.7.3IEEE802.11WLAN体系结构 158
第5章网路互连与网际网路 165
5.1网路互连设备 165
5.1.1中继器 165
5.1.2网桥 166
5.1.3路由器 167
5.1.4网关 168
5.2广域网互连 169
5.2.1OSI网路层内部结构 170
5.2.2面向连线的网际互连 171
5.2.3无连线的网际互连 173
5.3IP协定 176
5.3.1IP位址 177
5.3.2IP协定的操作 179
5.3.3IP协定数据单元 181
5.4ICMP 182
5.5TCP和UDP 183
5.5.1TCP服务 183
5.5.2TCP段头格式 184
5.5.3用户数据报协定 186
5.6域名和地址 188
5.6.1域名系统 189
5.6.2地址分解协定 191
5.7网关协定 194
5.7.1自治系统 194
5.7.2外部网关协定 195
5.7.3内部网关协定 196
5.7.4核心网关协定 197
5.8路由器技术 198
5.8.1NAT技术 198
5.8.2CIDR技术 200
5.8.3第三层交换技术 202
5.9IPQoS技术 204
5.9.1集成服务 205
5.9.2区分服务 207
5.9.3流量工程 209
5.10Internet套用 211
5.10.1远程登录协定 211
5.10.2档案传输协定 212
5.10.3简单邮件传输协定 213
5.10.4超文本传输协定 214
5.11IPv6 217
5.11.1IPv6分组格式 218
5.11.2IPv6地址 219
第6章网路安全 221
6.1网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221
6.1.1网路安全威胁的类型 221
6.1.2网路安全漏洞 222
6.1.3网路攻击 222
6.1.4安全措施的目标 223
6.1.5基本安全技术 223
6.2信息加密技术 224
6.2.1数据加密原理 224
6.2.2经典加密技术 225
6.2.3现代加密技术 225
6.3认证 229
6.3.1基于共享密钥的认证 229
6.3.2Needham-Schroeder
认证协定 230
6.3.3基于公钥的认证 231
6.4数字签名 231
6.4.1基于密钥的数字签名 231
6.4.2基于公钥的数字签名 232
6.5报文摘要 232
6.5.1报文摘要算法 233
6.5.2安全散列算法 234
6.5.3散列式报文认证码 235
6.6数字证书 236
6.6.1数字证书的概念 236
6.6.2证书的获取 237
6.6.3证书的吊销 238
6.7密钥管理 238
6.7.1密钥管理概述 238
6.7.2密钥管理体制 239
6.8虚拟专用网 242
6.8.1虚拟专用网的工作原理 242
6.8.2第二层隧道协定 244
6.8.3IPSec 250
6.8.4安全套接层 253
6.9套用层安全协定 258
6.9.1S-HTTP 258
6.9.2PGP 258
6.9.3S/MIME 260
6.9.4安全的电子交易 261
6.9.5Kerberos 262
6.10可信任系统 263
6.11防火墙 265
6.11.1防火墙概念 265
6.11.2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266
6.11.3防火墙的设计 268
6.11.4防火墙的功能和网路
拓扑结构 268
6.12病毒防护 269
6.13入侵检测 272
6.13.1入侵检测系统的构成 272
6.13.2入侵检测分析方法 273
6.13.3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 275
6.13.4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276
第7章网路作业系统与套用伺服器配置 277
7.1网路作业系统 277
7.1.1网路作业系统的基本概念 277
7.1.2WindowsServer2003操
作系统 280
7.1.3Linux作业系统简介 284
7.2网路作业系统的基本配置 284
7.2.1WindowsServer2003
本地用户与组 284
7.2.2WindowsServer2003
活动目录 285
7.2.3WindowsServer2003
档案伺服器 288
7.2.4WindowsServer2003
终端服务 290
7.2.5WindowsServer2003
远程管理 293
7.2.6Linux网路配置 297
7.2.7Linux档案和目录管理 305
7.2.8Linux用户和组管理 313
7.3WindowsServer2003IIS服务
的配置 319
7.3.1IIS伺服器的基本概念 319
7.3.2安装IIS服务 320
7.3.3配置Web伺服器 321
7.3.4配置FTP伺服器 324
7.4LinuxApache伺服器的配置 327
7.4.1Apache的安装与配置 327
7.4.2建立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 328
7.4.3建立基于IP位址的虚拟主机 328
7.4.4Apache中的访问控制 329
7.5DNS伺服器的配置 330
7.5.1DNS伺服器基础 330
7.5.2WindowsServer2003DNS
伺服器的安装与配置 331
7.5.3LinuxBINDDNS伺服器的
安装 335
7.6DHCP伺服器的配置 337
7.6.1DHCP伺服器基础 337
7.6.2WindowsServer2003DHCP
伺服器的配置 338
7.6.3LinuxDHCP伺服器的配置 341
7.7电子邮件伺服器的配置 343
7.7.1电子邮件伺服器的安装 344
7.7.2信箱存储位置设定 345
7.7.3域管理 346
7.7.4信箱管理 347
7.8Samba伺服器的配置 348
7.8.1Samba协定基础 348
7.8.2Samba主要功能 348
7.8.3Samba的简单配置 349
第8章组网技术 351
8.1交换机和路由器 351
8.1.1交换机基础 351
8.1.2路由器基础 358
8.1.3访问路由器和交换机 360
8.2交换机的配置 361
8.2.1交换机概述 362
8.2.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362
8.2.3配置和管理VLAN 368
8.2.4生成树协定配置 372
8.3路由器的配置 375
8.3.1路由器概述 375
8.3.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376
8.4配置路由协定 386
8.4.1配置RIP协定 386
8.4.2配置IGRP协定 390
8.4.3配置OSPF协定 394
8.4.4配置EIGRP协定 397
8.5配置广域网接入 398
8.5.1配置ISDN 398
8.5.2配置PPP和DDR 401
8.5.3配置帧中继 405
8.6IPSec配置与测试 409
8.6.1IPSec实现的工作流程 409
8.6.2Cisco配置举例 410
8.6.3测试时常见的故障 413
8.7IPv6配置与部署 416
8.7.1IPv6-over-IPv4GRE
隧道配置 417
8.7.2ISATAP隧道配置 420
8.7.3NAT-PT 424
8.8访问控制列表 428
8.8.1ACL的基本概念 428
8.8.2ACL配置命令 429
8.8.3命名的访问控制列表 437
8.8.4ACL综合套用 438
第9章网路管理 440
9.1网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440
9.1.1网路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440
9.1.2网路管理系统的配置 441
9.1.3网路管理软体的结构 443
9.2网路监控系统的组成 445
9.2.1管理信息的组成 445
9.2.2网路监控系统的配置 446
9.2.3网路监控系统的通信机制 447
9.3网路管理功能域 448
9.3.1性能管理 448
9.3.2故障管理 454
9.3.3计费管理 455
9.3.4配置管理 456
9.3.5安全管理 458
9.4简单网路管理协定 462
9.4.1SNMPv1 463
9.4.2SNMPv2 469
9.4.3SNMPv3 472
9.5管理资料库MIB-2 475
9.5.1被管理对象的定义 475
9.5.2MIB-2的功能组 480
9.5.3SNMPv2管理信息库 484
9.6RMON 487
9.6.1RMON的基本概念 487
9.6.2RMON的管理信息库 488
9.6.3RMON2的管理信息库 489
9.7网路诊断和配置命令 490
9.7.1Ipconfig 490
9.7.2Ping 493
9.7.3Arp 494
9.7.4Netstat 496
9.7.5Tracert 498
9.7.6Pathping 500
9.7.7Nbtstat 502
9.7.8Route 505
9.7.9Netsh 508
9.7.10Nslookup 512
9.7.11Net 518
9.8网路监视和管理工具 520
9.8.1网路监听原理 521
9.8.2网路嗅探器 521
9.8.3Sniffer软体的功能和使用
方法 522
9.8.4HPOpenView 523
9.8.5IBMTivoliNetView 526
9.8.6CiscoWorksforWindows 528
9.9网路存储技术 530
9.9.1廉价磁碟冗余阵列 530
9.9.2网路存储 534
第10章网路规划和设计 537
10.1结构化布线系统 537
10.2网路分析与设计过程 540
10.2.1网路系统生命周期 540
10.2.2网路开发过程 543
10.2.3网路设计的约束因素 547
10.3网路需求分析 548
10.3.1需求分析的範围 549
10.3.2编制需求说明书 561
10.4通信流量分析 563
10.4.1通信流量分析的方法 563
10.4.2通信流量分析的步骤 564
10.5逻辑网路设计 570
10.5.1逻辑网路设计目标 570
10.5.2需要关注的问题 571
10.5.3主要的网路服务 572
10.5.4技术评价 573
10.5.5逻辑网路设计的工作内容 574
10.6网路结构设计 575
10.6.1区域网路结构 575
10.6.2层次化网路设计 579
10.6.3网路冗余设计 581
10.6.4广域网路技术 583
10.6.5广域网互连技术 588
10.6.6安全运行与维护 595
10.7网路故障诊断 600
10.7.1网路故障诊断 600
10.7.2网路故障排除工具 602
10.7.3网路故障分层诊断 604
10.8网路规划案例 605
10.8.1案例1 605
10.8.2案例2 611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