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P认证考试指南(1ZO-063) Oracle Database 12c 高级管理
《OCP认证考试指南(1ZO-063) Oracle Database 12c 高级管理》是201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 Bob Bryla(OCP) 。
出版信息
作者:[美] Bob Bryla(OCP) 着 郭俊凤 译
定价:6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35181
出版日期:2016.05.01
印刷日期:2016.05.11
定价:6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35181
出版日期:2016.05.01
印刷日期:2016.05.11
内容简介
备战OCP认证考试1Z0-063的完整学习体系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备战Oracle Certifi ed Professional Oracle Database 12c Advanced Administration考试。书中的每一章都提供了极具挑战性的练习、认证小结、知识点回顾和自测题,以强化该章所介绍的主题。这本权威指南不仅可以帮助读者顺利通过考试,还可以作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手册。
本书全面覆盖了1Z0-063考试的所有OCP目标,其中包括: ● 配置和管理Oracle恢复管理器(Oracle RMAN) ● 使用Oracle RMAN恢複目录 ● 执行备份和恢复 ● 诊断资料库故障,使用自动诊断仓库 ● 加密、保护、监视和调整Oracle RMAN备份 ● 配置和使用闪回功能 ● 传输和複製表空间和资料库 ● 创建和管理多租户容器资料库和可插入资料库 ● 使用Oracle Data Pump、SQL *Loader和审核功能
作者简介
Bob Bryla是一位Oracle 9i、10g、11g和12c认证人员,在资料库设计、资料库应用程式开发、培训和Oracle资料库管理等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他编着了多本Oracle DBA以及Oracle Database 11g和12c的认证学习指南。
目 录
第1章 资料库备份解决方案和ASM 1
1.1 解释Oracle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 2
1.1.1 Oracle逻辑存储结构 2
1.1.2 Oracle物理存储结构 4
1.1.3 Oracle记忆体结构 8
1.1.4 描述ASM 13
1.1.5 ASM体系结构 13
1.1.6 资料库故障和备份解决方案 16
1.2 本章小结 18
1.3 本章知识点回顾 18
1.4 自测题 19
1.5 自测题答案 21
第2章 配置资料库可恢复性 23
2.1 配置和管理RMAN设定 24
2.1.1 逻辑备份 24
2.1.2 物理备份 25
2.1.3 RMAN命令简介 27
2.2 配置快速恢复区 32
2.2.1 定义快速恢复区的大小和位置 32
2.2.2 监视和管理快速恢复区 35
2.3 配置控制档案和重做日誌档案来提高可恢复性 36
2.3.1 配置ARCHIVELOG模式 37
2.3.2 利用多个归档目标 38
2.4 备份和恢复NOARCHIVELOG资料库 40
2.5 本章小结 41
2.6 本章知识点回顾 41
2.7 自测题 43
2.8 自测题答案 46
第3章 使用RMAN恢複目录 49
3.1 创建和使用RMAN恢複目录 50
3.1.1 使用控制档案来保存RMAN元数据 50
3.1.2 使用恢複目录来保存RMAN元数据 50
3.1.3 配置恢複目录资料库 51
3.1.5 创建恢複目录 52
3.1.6 同步恢複目录 52
3.1.7 创建和使用RMAN存储脚本 60
3.2 保护RMAN恢複目录 63
3.2.1 备份恢複目录 63
3.2.2 在丢失恢複目录后进行恢复 64
3.2.3 导出和导入恢複目录 64
3.2.4 删除恢複目录 65
3.2.5 更新恢複目录 65
3.3 创建和使用虚拟专用目录 66
3.3.1 了解虚拟专用目录 66
3.3.2 创建和管理虚拟专用目录 66
3.4 本章小结 68
3.5 本章知识点回顾 69
3.6 自测题 71
3.7 自测题答案 73
第4章创建高级RMAN备份 77
4.1使用多种RMAN备份类型和策略 78
4.1.1RMAN备份的类型 78
4.1.2RMAN备份目标 80
4.1.3持久保存RMAN设定 80
4.1.4自动备份控制档案 83
4.1.5分配备份通道 83
4.2执行完全和增量备份 83
4.2.1创建备份集 85
4.2.2创建映像副本 87
4.2.3完整资料库备份 88
4.2.4完全备份 89
4.2.5增量备份 90
4.3使用技术改进备份 93
4.3.1了解块更改跟蹤档案 94
4.3.2启用快速增量备份 95
4.3.3监视块更改跟蹤档案 96
4.3.4创建多路复用备份集 96
4.3.5创建备份集的备份 97
4.3.6备份唯读表空间 97
4.3.7了解归档备份 97
4.3.8创建多段备份 99
4.3.9压缩备份 102
4.3.10加密备份 103
4.4管理备份 106
4.4.1使用LIST命令 106
4.4.2使用REPORT命令 107
4.4.3使用DELETE命令 108
4.4.4使用CROSSCHECK命令 109
4.5执行非资料库档案的备份 109
4.5.1备份控制档案 110
4.5.2备份ASM元数据 111
4.5.3记录其他备份档案 112
4.6本章小结 112
4.7本章知识点回顾 113
4.8自测题 116
4.9自测题答案 121
第5章使用RMAN备份进行恢复 125
5.1描述和调整实例恢复 127
5.2执行完整和不完整恢复 128
5.2.1使用RMANRESTORE和RECOVER命令 128
5.2.2为不重要的档案执行完整恢复 128
5.2.3执行重要数据档案的完整恢复 130
5.2.4使用RMAN执行不完整恢复 131
5.2.5使用增量更新备份进行恢复 135
5.2.6切换使用映像副本以便加快恢复速度 136
5.3执行SPFILE、口令档案、控制档案和重做日誌档案的恢复 142
5.3.1从自动备份还原SPFILE 142
5.3.2从自动备份还原控制档案 143
5.3.3在丢失重做日誌组时进行恢复 146
5.3.4了解日誌组状态 146
5.3.5在发生日誌组成员故障后进行恢复 147
5.3.6在丢失整个日誌组时进行恢复 148
5.3.7在丢失口令档案后进行恢复 150
5.3.8恢复控制档案 153
5.4执行索引和唯读表空间和临时档案的恢复 155
5.5将资料库还原到新主机上 157
5.5.1了解还原到新主机的含义 157
5.5.2準备新主机 157
5.5.3在新主机上执行还原和恢复 157
5.6本章小结 159
5.7本章知识点回顾 161
5.8自测题 163
5.9自测题答案 168
第6章诊断资料库故障及ADR 171
6.1自动诊断工作流程 172
6.1.1了解ADR 172
6.1.2使用ADRCI工具 174
6.1.3了解警报、问题和事件 177
6.1.4使用HealthMonitor 177
6.2处理块损坏 180
6.2.1了解受损块 180
6.2.2使用DB_BLOCK_CHECKING参数 180
6.2.3使用块介质恢複方法 181
6.2.4使用DataRecoveryAdvisor 183
6.3本章小结 184
6.4本章知识点回顾 185
6.5自测题 186
6.6自测题答案 187
第7章加密、保护、监视和调整RMAN备份 189
7.1创建RMAN加密备份 190
7.1.1配置和使用透明加密 190
7.1.2使用口令加密 192
7.1.3使用双模式加密 193
7.2配置和使用Oracle安全备份 193
7.2.1Oracle安全备份概述 194
7.2.2安装和配置Oracle安全备份 194
7.2.3使用RMAN和Oracle安全备份 196
7.2.4各个obtool命令 196
7.3调整RMAN性能 198
7.4调整RMAN性能 203
7.4.1确定备份和还原步骤 204
7.4.2并行执行备份集 204
7.4.3了解RMAN多路复用操作 205
7.4.4调整RMAN通道 206
7.4.5调整BACKUP命令 206
7.4.6配置LARGE_POOL_SIZE 206
7.5本章小结 207
7.6本章知识点回顾 207
7.7自测题 208
7.8自测题答案 211
第8章配置和使用闪回功能 213
8.1闪回技术 214
8.1.1闪回类型和从属项 214
8.1.2配置闪回参数 215
8.2使用闪回查询数据 216
8.2.1使用闪回查询 216
8.2.2使用闪回版本查询 218
8.3执行闪回表操作 221
8.3.1利用资源回收筒 221
8.3.2了解闪回表 229
8.3.3了解闪回事务查询 231
8.4使用备份执行表恢复 233
8.4.1从备份恢复表的场景 234
8.4.2使用备份执行表恢复的先决条件和限制 234
8.4.3使用备份执行表恢复 234
8.5FlashbackDataArchive简介及其使用 235
8.5.1了解FlashbackDataArchive 235
8.5.2创建归档 236
8.5.3使用FlashbackDataArchive数据字典视图 237
8.5.4指定FlashbackDataArchive许可权 237
8.5.5管理FlashbackDataArchive 237
8.5.6将表分配到FlashbackDataArchive 238
8.5.7查询FlashbackData
Archive 238
8.6执行闪回资料库 239
8.6.1了解闪回资料库 239
8.6.2配置闪回资料库 240
8.6.3使用闪回资料库 240
8.7本章小结 243
8.8本章知识点回顾 244
8.9自测题 247
8.10自测题答案 250
第9章传输及複製表空间和资料库 253
9.1描述和使用可传输表空间和资料库 254
9.1.1配置可传输表空间 254
9.1.2传输表空间 256
9.2选择一种资料库複製技术 267
9.2.1跨平台数据传输 267
9.2.2使用映像副本进行数据传输 267
9.2.3使用RMAN备份集进行资料库传输 267
9.3创建基于备份的副本资料库 268
9.3.1使用RMAN创建副本资料库 268
9.3.2使用副本资料库 270
9.4基于运行实例複製资料库 270
9.4.1配置辅助实例 271
9.4.2创建初始化参数档案 271
9.4.3在NOMOUNT模式下启动辅助实例并创建SPFILE 272
9.4.4在MOUNT或OPEN模式下启动源资料库 273
9.4.5为DUPLICATE命令创建备份 274
9.4.6必要时分配辅助通道 274
9.4.7运行RMANDUPLICATE命令 274
9.5本章小结 276
9.6本章知识点回顾 277
9.7自测题 278
9.8自测题答案 279
第10章多租户资料库的架构 281
10.1多租户架构 282
10.1.1利用多租户资料库 282
10.1.2了解多租户配置 283
10.2可插入资料库的配置 285
10.3本章小结 287
10.4本章知识点回顾 288
10.5自测题 289
10.6自测题答案 290
第11章创建多租户容器资料库和可插入资料库 291
11.1配置和创建CDB 292
11.1.1使用不同的方法创建CDB 292
11.1.2了解新的数据字典视图 299
11.2使用不同的方法创建PDB 301
11.2.1使用PDB$SEED创建新的PDB 301
11.2.2克隆PDB,以创建新的PDB 303
11.2.3把非CDB插入CDB 304
11.2.4把拔出的PDB插入CDB 307
11.3拔出和删除PDB 307
11.3.1使用不同的方法拔出一个PDB 308
11.3.2删除PDB 309
11.4把12.1版本以前的非CDB资料库迁移到CDB 310
11.4.1使用升级方法来迁移非CDB 310
11.4.2使用DataPump方法来迁移非CDB 310
11.4.3使用资料库连结方法来迁移非CDB 310
11.5本章小结 310
11.6本章知识点回顾 311
11.7自测题 312
11.8自测题答案 313
第12章管理CDB和PDB 315
12.1建立到CDB和PDB的连线 316
12.1.1了解CDB和PDB服务名 316
12.1.2使用SQLDeveloper连线到CDB或PDB 318
12.1.3为CDB或PDB创建服务 318
12.1.4在CDB中切换连线 319
12.2启动和关闭CDB,以及
打开和关闭PDB 320
12.2.1CDB实例的启动 320
12.2.2打开和关闭PDB 322
12.2.3CDB实例的关闭 324
12.2.4自动启动PDB 325
12.2.5改变PDB的状态 326
12.3评估参数值变化的影响 327
12.3.1了解参数变化的範围 327
12.3.2在多租户环境中使用ALTERSYSTEM 327
12.4管理CDB和PDB中的永久和临时表空间 328
12.5管理公共用户和本地用户 331
12.6管理公共许可权和本地许可权 332
12.7管理公共角色和本地角色 334
12.8允许公共用户访问特定PDB中的数据 334
12.9本章小结 336
12.10本章知识点回顾 337
12.11自测题 339
12.12自测题答案 341
第13章备份与恢复CDB和PDB 345
13.1执行CDB和PDB的备份 346
13.1.1备份CDB 349
13.1.2备份PDB 351
13.2在丢失PDB数据档案后恢复PDB 353
13.2.1恢复临时档案 353
13.2.2在丢失控制档案后恢复 354
13.2.3在丢失重做日誌档案后恢复 357
13.2.4在丢失根数据档案后恢复 357
13.2.5从PDB数据档案恢复 359
13.3使用数据恢复顾问 361
13.3.1数据故障 361
13.3.2PITR场景 365
13.3.3使用闪回CDB 365
13.3.4识别块损坏 366
13.4使用RMAN複製PDB 367
13.5本章小结 367
13.6本章知识点回顾 368
13.7自测题 369
13.8自测题答案 370
第14章管理性能 373
14.1监视CDB和PDB中的操作和性能 374
14.1.1调整方法 374
14.1.2确定CDB的大小 375
14.1.3使用记忆体顾问 377
14.1.4利用AWR报表 378
14.2管理PDB之间和PDB内部的资源分配 378
14.2.1使用份额管理PDB之间的资源 379
14.2.2创建和修改资源管理器计画 379
14.3执行资料库重放 383
14.3.1分析源资料库的工作负载 383
14.3.2捕捉源资料库工作负载 384
14.3.3处理目标系统上的工作负载 384
14.3.4在目标CDB上重放工作负载 384
14.3.5确认重放结果 384
14.4本章小结 385
14.5本章知识点回顾 385
14.6自测题 387
14.7自测题答案 388
第15章有关实用程式:DataPump、SQL*Loader和审核 391
15.1使用DataPump 392
15.1.1从非CDB导出后导入PDB 393
15.1.2PDB之间的导出和导入 396
15.1.3从PDB导出后导入非CDB 397
15.1.4完整可传输导出和导入 397
15.1.5通过网路传输资料库 397
15.2使用SQL*Loader 398
15.3审核操作 400
15.3.1创建审核策略 400
15.3.2查看审核策略 401
15.3.3查看审核的事件 402
15.4本章小结 403
15.5本章知识点回顾 403
15.6自测题 404
15.7自测题答案 405
术语表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