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犍
【释义】犍牛,阉割过的公牛;阉割;地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犍
- 汉语拼音:jiān/qián
- 部首:牜
- 笔画:12
部首笔画
读音: 犍jiān qián
部外笔画:8
五笔86:TRVP 五笔98:CVGP 仓颉:HQNKQ 郑码:MBBY
笔顺编号:312151111254
笔顺读写:撇、横、竖、提、横折、横、横、横、横、竖、横折折撇、捺
四角号码:255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28D
详细字义
1. 犍 <名> jiān
(1)公牛。特指阉割了的公牛。也指阉割了的其它牲畜。
(2)犍(音肩)五不男之一。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称为犍。
例:
买得乌犍遇岁穰,此身永免属官仓。――陆游《稻饭》(阉割过的牛)
2. 犍 <动>jiān
阉割
例:
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齐民要术》(阉割)
3. 犍 <名> qián
地名
例:
犍为(Qiánwéi)县(在四川省);犍陀罗
犍为郡,汉代设立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说文解字:“僰,犍为僰蛮也”。(摘自黄现璠着《广西僮族简史》)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𠀤居言切,音鞬。《说文》犗牛也。
又《玉篇》兽似豹。人首,一目。《山海经》单张之山有兽,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叱行则衔其尾,居则蟠其尾。《注》郭璞曰:音如犍牛之犍。
又《前汉·地理志》犍为郡。《注》武帝建元六年开,在益州。
又《集韵》渠言切,音𥴤。郡名。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渠焉切,音虔。《广韵》犍为,在嘉州。
又《集韵》纪偃切,音湕。兽名。似牛。 《玉篇》或作𤚳。《集韵》或作㹇。
又《玉篇》兽似豹。人首,一目。《山海经》单张之山有兽,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叱行则衔其尾,居则蟠其尾。《注》郭璞曰:音如犍牛之犍。
又《前汉·地理志》犍为郡。《注》武帝建元六年开,在益州。
又《集韵》渠言切,音𥴤。郡名。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渠焉切,音虔。《广韵》犍为,在嘉州。
又《集韵》纪偃切,音湕。兽名。似牛。 《玉篇》或作𤚳。《集韵》或作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