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是湖南科技大学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学科专业齐全,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省级重点学科的学院之一,是我校首次获得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地区:湖南省
  • 现有教职工:120余人
  • 特点: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

学院简介

化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管理专业,材料化学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套用化学为校级特色专业;有机化学为湖南省“九五”、“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学科,套用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无机化学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为湖南省精品课程。有机化学教学团队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3人,博士42人,硕士生导师46人,博士生导师(兼)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範教师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留学回国人员6人。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副高以上职称及博士学位人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毕业学校
职称职务
从事专业
1
曹晨忠
1957.07
博士
湘潭大学
教授 / 博导
有机化学
2
易平贵
1961.05
博士
浙江大学
教授 / 博导
物理化学
3
易清风
1963.05
博士
中南大学
教授 / 博导
套用化学
4
刘胜利
1958.05
博士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教授 / 硕导
材料化学
5
戴财胜
1964.12
博士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6
邓 谦
1956.10
硕士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教授 / 硕导
物理化学
7
曾云龙
1955.08
博士
湖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分析化学
8
刘俊峰
1957.01
硕士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9
石顺存
1964.12
硕士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10
刘汉文
1957.10
学士
湖南师範学院
教授 / 硕导
有机化学
11
李大塘
1956.10
学士
湖南师範学院
教授 / 硕导
无机化学
12
蔡铁军
1953.02
学士
吉首大学
教授 / 硕导
无机化学
13
仇明华
1958.09
学士
吉首大学
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14
申少华
1964.10
博士
中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无机材料
15
许中坚
1967.10
博士
浙江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16
龙云飞
1969.09
博士
西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无机化学
17
曾荣今
1963.08
硕士
湖南师大
教授 / 硕导
有机化学
18
刘文华
1957.02
学士
重庆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19
谢文林
1967.10
博士
中山大学
教授 / 硕导
有机化学
20
朱 莉
1969.04
博士
湘潭大学
教授 / 硕导
无机化学
21
刘凤萍
1969.07
博士
中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分析化学
22
罗道成
1967.01
学士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23
马淞江
1962.06
学士
湖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24
彭 斌
1959.08
博士
中山大学
教授 / 硕导
物理化学
25
刘 芬
1959.04
学士
西南农学院
教授
环境工程
26
禹良才
1964.08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材料化学
27
罗 娟
1967.05
硕士
湖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28
唐子龙
1967.08
博士
比利时鲁汶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有机化学
29
肖秋国
1966.07
博士
北京师範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材料化学
30
李方文
1970.09
博士
武汉理工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31
张 欣
1963.07
硕士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副教授 / 硕导
无机材料
32
曾坚贤
1970.10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33
刘立华
1969.02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套用化学
34
黄昊文
1969.02
博士
中科院化学所
副教授 / 硕导
分析化学
35
于贤勇
1975.08
博士
厦门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物理化学
36
彭美勛
1966.08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材料化学
37
唐安平
1969.07
博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能源与矿山化工
38
陈东初
1968.11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催化与化工分
39
周智华
1973.03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40
李筱芳
1972.12
博士
天津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套用化学
41
刘清泉
1974.10
博士
浙江大学
副教授/硕导
化学
42
欧宝立
1976.01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硕导
材料学
43
周再春
1974.01
博士
南开大学
副教授/硕导
有机化学
44
傅勇坚
1968.02
学士
华东理工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45
刘小平
1957.07
硕士
华南师範大学
副教授
套用化学
46
祝金楼
1956.11
硕士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副教授
无机材料
47
苏界殊
1967.11
硕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分析化学
48
史红文
1967.06
硕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环境工程
49
周秀林
1970.01
硕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分析化学
50
吴湘江
1959.12
学士
湖南大学
副教授
分析化学
51
黄念东
1968.10
学士
淮南矿业学院
副教授
化工工艺
52
彭荣华
1966.02
学士
青岛化工学院
副教授
套用化学
53
杨明平
1966.10
学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54
李晓湘
1963.08
学士
云南大学
副教授
无机化学
55
赵立刚
1958.05
学士
华南工学院
副教授
无机材料
56
彭振山
1967.02
学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57
陈安国
1957.08
学士
湖南师範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58
李 霞
1974.06
博士
武汉大学
副教授
物理化学
59
田 俐
1973.05
博士
中山大学
副教授
无机化学
60
徐国荣
1970.08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套用化学
61
袁 华
1976.09
博士
浙江大学
副教授
药物分析学
62
李 丽
1970.08
硕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63
刘 狄
1966.05
学士
湖南师範大学
副教授
化学
64
袁春桃
1974.07
硕士
广西师範大学
副教授
有机化学
65
胡忠于
1969.12
本科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催化与化工分
66
宋和付
1952.01
学士
中南矿冶学院
高级工程师
化工工艺
67
李国斌
1968.02
硕士
湖南科技大学
高级实验师
化工工艺
68
唐春然
1959.03
邵阳师专
高级实验师
物理化学
69
魏莉莎
1956.11
湘潭师专
高级实验师
物理化学
70
邓彤彤
1967.09
学士
湘潭大学
高级实验师
化工工艺
71
陈 建
1980.07
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
讲师/硕导
材料学
72
周 虎
1981.03
博士
四川大学
讲师/硕导
催化与化工分
73
赵艳敏
1977.11
博士
中科院成都有机所
讲师
套用化学
74
陈冠凡
1978.08
博士
中南大学
讲师
套用化学
75
陈丽娟
1974.04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讲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
76
陈 述
1982.05
博士
湖南师範大学
讲师
分析化学
77
廖 博
1975.05
博士
中科院化学所
讲师
化学
78
陶洪文
1972.07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
讲师
套用化学
79
汪朝旭
1977.07
博士
北京化工大学
讲师
套用化学
80
易守军
1973.07
博士
湖南大学
讲师
套用化学
81
汤建庭
1979.12
博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讲师
物理化学
82
邓克勤
1978.08
博士
湖南大学
讲师
分析化学
83
刘国清
1982.01
博士
湘潭大学
讲师
化学工程

学院规模

学生规模

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近2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基础设施

学院拥有总面积为14000余平方米的化学楼和化工楼,并拥有500兆核磁共振仪、扫描电镜仪、X-单晶衍射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GC-MS)等一批先进的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500余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高档仪器设备39台(套),价值1437万元。学院拥有“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子构效关係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功能材料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拥有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和1个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学院实验中心下设化学基础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範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和6个专业实验室。学院专业资料室藏书13000余册,中外文期刊130余种。

科研成果

学院的基础研究和套用研究都十分活跃,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等其它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60项,项目总经费近2500余万元。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6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2项,其它奖项12余项。出版专着7部,在 《J. Phys. Chem. B》、《J.Org.Chem.》、《Org.Lett.》、《ChemPhysChem》、《Chem.Phys.Lett》、《J. Chem. Inf. Comput. Sci》、《Tetrahedron》、《Chem. Phys.》、《J.Mol. Catal. A: Chem.》、《J. Chem. Edu》、《Syn. Commun》、《J. Electroanal. Chem.》、《J. Applied Electrochem.》、《中国科学》、《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化工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1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0余篇,被SCI期刊引证350多次。申请专利24项,其中已获授权14项。

合作交流

学院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调一专多能,所培养的毕业生因“踏实、朴实、安心、虚心、业精、能干”而深受社会欢迎。近年来,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过级率、研究生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等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多次获得全国及湖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挑战杯”竞赛奖,获“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
学院非常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法国巴黎十一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加拿大Lakehead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法国欧洲生化研究所、湖南化工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係。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着名学者专家进行访问、讲学。派遣学术骨干到国外访问、合作和学术交流。近年来学院承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与发展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化学键及套用学术研讨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