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月亮学

月亮学

月亮学

月亮学的重点是研究月亮与地球的关係,特别是月亮对地球生物和人类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月亮对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对我们影响巨大,月球能影响潮汐,地震甚至地球的稳定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月亮学
  • 重点:研究月亮与地球的关係
  • 内容:月亮地貌等
  • 名胜古蹟: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研究分类

月亮地貌学

所谓月亮地貌学,主要研究月亮的存在,对地球地形地貌(包括气象气候)的影响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此外还有地壳潮汐现象、大气潮汐现象等等。 此外月亮使地球自传稳定和自转速度减慢,还使地球出现了四季的交替。

月亮生物学

所谓月亮生物学,主要研究月亮对地球生物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突出的现象是许多地球生物的生存周期(包括生理周期),明显地受到月球引力及其效应(包括潮汐现象)的作用,例如海洋生物特别是近海生物对潮汐非常敏感,人类妇女的月经周期(尚需要进一步的证明),还有据说在满月是不容易难产(未论证),西方人还相信满月时犯罪率会升高(无依据),某些鸟类根据月亮进行导航。

月亮文化学

所谓月亮文化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与月亮的关係。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而且涉及到人类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 影响了人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有许多人类关于月亮的文化,月亮对人类的文化发展起了相当的一部分作用。

关于月亮

神话传说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其中最着名的是常娥奔月的故事。关于该故事(包括相关远古神话传说故事)的科学信息解读,可参阅笔者《嫦娥:禳灾巫术的牺牲者》、《我们远古祖先经历过的天地大冲撞在民间留下的不灭印记》等文。此外,还有月宫、月桂、月精、月桂子、月中骞树、月中玉兔和蟾蜍,吴刚的故事,等等。

民间节日及其民俗活动

有关月亮的民间节日及其民俗活动,例如中秋节、吃月饼、家庭团圆,以及相传人间婚姻由月下老人(月老)“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习俗。此外还包括用“月”字取名等文化内容。在古代,有些民族的耕种、收穫活动,常常要在有月亮的夜间进行;对比之下,许多军事活动,则往往选择在没有月亮的夜晚开展。

文学作品

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古代诗歌中对月亮的描述,以及睹月思情的联想和情感宣洩。 如《静夜思》,《玉阶怨》,《月下独酌》,《水调歌头》以及一系列的诗词和作品。

名胜古蹟

有关月亮的名胜风景,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避暑山庄有月色江声殿(康熙根据苏轼前后《赤壁赋》词意题额),以及湖南道县的月岩、广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等。

月亮学文化

所谓月亮文化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与月亮的关係。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且涉及到人类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

月亮的存在

月亮的存在,应当被看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特殊眷恋。这是因为,像地球这样大的行星有月球这样大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绝无仅有的情况,在银河系里可能也是非常罕见的。更巧合的是,从地球上看,月亮的视角与太阳的视角几乎完全相等,即月亮与太阳一样大,而且月亮、太阳和地球基本上都在一个运动平面上,因此才会有日食、月食以及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有鑒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月亮的这种存在,乃是促进人类大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智慧启蒙,一半来自月亮。中秋佳节,这应当成为中秋赏月问月的重要内容之一。
月亮学

月亮学和曆法

月亮围绕地球的周期运动及月亮表面明暗的周期变化,直接促进了人类曆法的形成和套用,以及相应的星宿文化(参阅《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一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根据月亮运动和周期变化制定的曆法称之为阴曆(月亮在中国阴阳文化中代表阴),根据太阳周期运动制定的曆法称之为阳曆(太阳在中国阴阳文化中代表阳),综合阴曆、阳曆的曆法称之为阴阳合曆,我国的农曆即阴阳合曆(例如闰月属于阴曆,24节气属于阳曆)。
月亮学
中国人制定或使用阴曆,至少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有“既生霸”等文字记载,详细描述了月亮圆缺的周期变化。与此同时,殷商时期的地理文献《山海经·大荒四经》也明确记有:“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为殷商民族始祖,所谓常羲浴月,实际上是说常羲发明或制定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曆法,而“浴之”则是这种曆法的演示(属于天文巫术性质),详情可参阅全彩绘《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