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无双(汉语成语)
天下无双( tiān xià wú shuāng):天下找不出第二个。
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出自 《东周列国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天下无双
- 拼音:tiān xià wú shuāng
- 成语注音:ㄊㄧㄢ ㄒㄧㄚˋ ㄨˊ ㄕㄨㄤ
- 出处:《史记·信陵君列传》
成语
天下无双
拼音
tiān xià wú shuāng
引证解释
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赶上。
《史记·信陵君列传》:“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
《史记.李广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后汉书 卷八十 文苑传上 黄香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譁,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三回:“孟尝君有白狐袭,毛深二寸,其白如雪,价值千金,天下无双。以此为私礼,献于秦王。”
鲁迅《古小说钩沉 列异传》:夜半,有女子可年十五六,姿颜服饰,天下无双。
成语故事
黄香是湖北江夏人,母亲早死了,父亲是个小官员,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苦。黄香知书达理,对父亲十分孝敬,在 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把床上、枕上的蓆子扇凉,让父亲睡得舒服 些;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先钻进被窝,把被子温热一点,再请父亲睡 下。因此父亲更爱护他,帮助他学习许多知识。黄香长大以后,做了官。在他当魏郡太守期间,有一次遭到水灾,当地的百姓被洪水沖得无家可归,没吃没穿。黄香拿出自己的俸 禄和家产,分给了受灾的百姓。因为黄香幼年时期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对父亲又十分孝敬,所以博得了许多人的讚美。当时在京城里流 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民谚中的黄童,指的是江夏(今湖北安陵)人黄香。黄香字文疆,很小的时候,就精通典籍,文采出众。但黄香的经历非常坎坷,家中生活艰苦,9岁时,黄香的母亲就去世了。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他*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儘量减轻父亲的负担。
冬夜,天气特别冷,那时的普通农户家里,根本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夜里很难入睡。一天晚上,黄香读书时觉得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儿就冰凉冰凉了。他想,这幺冷的天,爸爸一定很难入睡,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睡觉……想到这里,黄香心里十分不安,为让父亲少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房中,给他铺好被褥,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他才招呼父亲睡下。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里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入夜后,大家困了,準备回家睡觉去,这时,他们才发现小黄香一直在屋里。原来,为了让父亲休息好,黄香吃完饭后就拿着扇子,到父亲的屋里赶蚊子去了。
黄香的故事流传开来,人们说这是一种“至孝”的行为,他的孝名流传到京城洛阳,大家纷纷称讚说“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在汉代,选举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根据他们的出身和大家对他们的考评选用的。成年后,黄香被拜为郎中,他的孝名也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有一次,皇帝召见诸侯王,特意把黄香叫到大殿上,给诸侯王介绍说:“这就是那个天下无双的黄童黄香。”
黄香的仕途因此一帆风顺,皇帝介绍他之后,就任命他为尚书郎,成了皇帝的秘书之一。很快,他又被任命为左丞,也就是首席秘书的副手。两年后,黄香成了首席秘书,一直做到太守。
黄香的孝行不仅被记载在《后汉书》里,《三字经》中也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说的就是他的故事。
成语辨析
近义词:独一无二、天下第一、出类拔萃
反义词:数不胜数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