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杨锴(Yang Kai),1986年生,湖南衡山人,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学习于北京。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锴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南衡山
  • 出生日期:1986年
  •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 主要成就:杨锴2016今日美术馆个展(策展人彭锋教授)
  • 代表作品:绘画《创世纪》、装置《人造星球与宇宙》 等

简介

杨锴,学术研究型当代艺术家,画家。1986年生于湖南衡山,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二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工作学习于北京。主要个展有:“平静的汹涌:杨锴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6)策展人彭锋教授;主要群展有:“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6);作品被今日美术馆等国内外美术馆、基金会和重要收藏家广泛收藏。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杨锴一直纯粹从事绘画的尖端学术研究和当代艺术创作实践工作,是中国85后画家中油画领域最重要的学术研究型代表艺术家之一。
杨锴

主要个展

2016年 “平静的汹涌:杨锴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策展人:彭锋)
2012年 “一切都是平的:杨锴个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上海(策展人:王南溟)
2010年 “触极:杨锴个展”,广州
2010年 “触极2:杨锴个展”,隔山别馆,上海

个展

2018年 “蓝色妖姬:杨锴风景作品展”,小洲艺术区·无界空间,广州
2017年 “蓝色芭蕉:杨锴风景新作展”,鹿人画廊,苏州
2014年 “没有过去的未来:杨锴作品展”,上海嘉源海美术馆,上海
2013年 “雨打芭蕉:杨锴风景展”,红专厂,广州
2013年 “瑾:杨锴风景”,小洲艺术区,广州
2011年 “秒杀梵谷:杨锴风景暨实验艺术展”,广州
2011年 “疯。景:杨锴风景展”,广州
2011年 “怒放:杨锴纸上作品展”,上海

群展

2018年 “时间线”,北京万科时代中心,北京
2018年 “新绘画:图像与形式之间”,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
2018年 “‘异乡人’当代族群经验研究展”,温州年代美术馆,温州
2018年 “怒放青春”,中国聚龙小镇星巢美术创客基地,泉州
2018年 “宇宙计画”,宋庄,北京
2017年 “充电中CHARGING——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影像艺术课程展”,山水美术馆,北京
2017年 “第五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北京
2017年 “怒放青春”,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业中心,北京
2017年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虚拟车间:视觉艺术展’”,合肥市文化馆|大地美术馆,合肥
2017年 “怒放青春:首届青年美术馆公社展”,运河5号美术馆,常州
2017年 “ZERO未来x现场:美院毕业生作品精选展”,ZERO零艺术中心,798,北京
2017年 “2017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7年 “湖湘精神——在京湘籍艺术家联合展”,上上国际美术馆,北京
2017年 “湖湘精神——在京湘籍艺术家回乡展”,皓声艺术馆,长沙
2016年 “第三届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初心:第五届中央美术学院博硕研究生作品展”,玫瑰之名艺术中心,798,北京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2016年 “新视点:中国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青年艺术+越南站”,越南云湖展览中心,河内,越南
2016年 “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第二站”,国中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年 “第三届‘青年艺术+’推广计画年度大展”,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北京
2016年 “初·计画:第三届青年艺术家联展”,上海半岛美术馆,上海
2016年 “生态·艺术·人:中国当代生态艺术展”,石家庄美术馆,石家庄
2016年 “‘青年艺术+’推广计画国内首站巡展·北京站”,山水美术馆,北京
2016年 “央美创客·望京创新艺术节”,望京SOHO,北京
2016年 “精神视觉:青年艺术家五四提名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6年 “ArtExpo广州城市双年艺术展:西学东渐艺术高峰论坛演讲”,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
2015年 “2015中央美院期末优秀作业汇报展”,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陈列馆,北京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2015年 “第三届湖南青年艺术家提名展”,获提名奖,后湖国际艺术区美术馆,长沙
2015年 “第五届‘青春·足迹’中央美院学生主题创作展”,获铜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5年 “相生:第四届中央美术学院博硕研究生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
2015年 “第二届‘青年艺术+’推广计画年度大展”,北京当代艺术馆,北京
2015年 “人人都是策展人”,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
2015年 “保温:当代艺术展”,桥空间,广州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2015年 “当代艺术作品馆藏展”,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
2014年 “中欧之间:艺术家在生活中”,罗马葡萄牙圣安东尼学院,罗马,义大利
2014年 “中国艺术在巴西”,OCA展览中心,圣保罗,巴西
2014年 “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4年 “春季沙龙油画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时代的关键字:当代艺术中的九个案列”,香瓜侠公社,上海
2013年 “囚徒与树叶:风景油画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南方当代学院风:青年油画家群展”,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3年 “凝滞的瞬间:群展”,南美术馆,广州
2013年 “2010后的绘画与影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上海
2012年 “当代艺术Weibo大展 ”,宋庄美术馆,北京
2012年 “绿林好汉:续展”,美林美术馆,广州
2012年 “绿林好汉”,泗海基金会,广州
2012年 “蝶变:2013小洲艺术节”,小洲艺术区中心展厅,广州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2012年 “传统与现代共生”,广州玛雅艺术廊,广州
2012年 “图像与形式:当代绘画展”,上海浦东文化艺术中心,上海
2012年 “2012夏季展”,上海奥赛画廊,上海
2012年 “当代精神的现实反映:油画系二工师生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12年 “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悦美术馆,798,北京
2012年 “纯策青春:青年艺术展”,美庐美术馆,长沙
2012年 “梦语:联展”,大德堂,上海
2012年 “记忆存在于身体之外”,K11艺术空间
2011年 “笑傲江湖:宣言”,湘江江上(行为),长沙 &“笑傲江湖:微电影首映展”,1312艺术空间,广州
2011年 “抽象之后的绘画:涂鸦,图像再造与多重主题”,喜马拉雅美术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上海
2011年 “继续涂鸦”,上海奥赛画廊,上海
2010年 “击鼓传花”,在场 &“线性工程式”,威海路696号,上海
2010年 “第15届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
2010年 “基础坐标:广州美院基础教学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10年 “2010届广州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获优秀毕业生,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第九届广州美院王嘉廉奖学金获奖作品展”,获铜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杨锴:地狱涂鸦”,废弃码头·大学城,广州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2009年 “美丽的祖国,壮丽的青春”,获优秀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9年 “2009年受助学生感恩作品汇报展”,获银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学院·视线:广州美院建校55周年暨恢复建制三十周年教学回顾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2008年受助学生感恩作品汇报展”,获银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心繫汶川·画家的慰问:广州美院师生美术作品特别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8年 “第三届中国美术院校师生油画作品展”,深圳
杨锴(当代艺术家、画家)
2008年 “第八届广州美院王嘉廉奖学金获奖作品展”,获金奖,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7年 “首届广州美院岭南新势力学生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6年 “广州美院第六届自荐作品展”,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
2005年 “绝对自由:写生”,长沙火车站,长沙

收藏

今日美术馆,亚洲艺术基金会,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半岛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湖南力美术馆,鹿人美术馆,上海奥赛画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泗海艺术基金会,(汉庭集团)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青春文艺公社,广州红专厂,小洲艺术区,青年艺术+,中国国立清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特锐艺术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正和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州红馆,上海华勛画院,苏州张玲集团公司,北京三和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南京怒放青春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钱桥华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青春万岁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德国、法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天津、苏州、南京、海口、哈尔滨、瀋阳、杭州等国内外重要收藏家广泛收藏。作品被着名收藏家朱绍良先生收藏,着名音乐製作人许晓峰先生等个人收藏。

出版着作

2016 《杨锴:平静的汹涌》,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ISBN 978-988-77019-1-0
2010 《触极——杨锴作品》

发表

彭锋、王南溟、夏可君、马琳、杨卫、了了、王春辰、朱其、阎安、胡斌等35位学者、批评家与策展人、教授、诗人对杨锴作品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文章9万字。作品被北京保利等拍卖。出版个人着作2本。在校期间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会展览部副部长。

艺术评论

杨锴的画很难归类。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分析出许多风格或手法:涂鸦、表现、色域、抽象、超现实、卡通、写意……但是他将这些风格成功地糅合起来了,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让我想起丹托(Arthur Danto)的风格矩阵
相反,骷髅可以很骨感。骨感不仅真实,甚至也可以是美的。骨感的美,不是表面的美,而是本质的美。……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中,骨不是一个贬义词,对骨的追求是一种高级追求。在生活中追求的骨气与在艺术中追求的骨法平行。儘管杨锴学习的是油画和实验艺术,但他对中国美学也有深刻的领会。
但是,骨因为精而不多,能够欣赏骷髅之美的人也不占多数。杨锴通常将骷髅安置在大面积的单色之中,更显出骨的孤独。杨锴画中的骷髅,就像海底火山爆发在海面上留下的残骸,不美却可以依靠。杨锴需要大面积的单色来集聚能量,如果我们期待爆发来得更猛烈的话。
——节选于《平静的汹涌——读杨锴的画》文/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博士,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但杨锴却是当代艺术界的一个异数,他反其道而行,以强烈的表现因素与情感诉求,来塑造自己的画面,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激情,不仅只是为自己的热血青春留下了凭证,更为重要的是,为日益皮软的当代艺术注入了精神的力量与人性的强音。
——节选于《无悔的狂澜——关于杨锴和他的艺术》文/杨卫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
杨锴画面上是以“骷髅”为符号,并连线着人体骨架,消除绘画的複製性,出现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度,骨架、骷髅其实是怪物的表象,像图腾又像幽灵,以色彩挥舞后所形成的“面”加以连动。杨锴事后对这些画作了这样的概括:像是死者在绝望中的希望。
——文/王南溟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特聘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如今,绘画遇到的瓶颈是,任何一种方法似乎都有人使用过,绘画的路径好像已经到头。批评界对绘画的现状与发展也是争论不休,同时也更期待绘画再创造出新的感觉、新的样式。第一次看到杨锴的作品,很吃了一惊。如果不说他才是大四的学生,还会以为是绘画上已经磨练了多年的成熟画家。
——节选于《意义与骨骼——谈杨锴对身体性的探索》文/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这个世界仅仅剩下这堆还在喘息的气,但没有什幺比赋予这战慄的气息以一个艺术的形式,一个非生命的骷髅形象更加真实的了!这是一个当代中国人寻找自我也是追寻自由的过程中所发现的最为丰富也最为大胆的形式。
——节选于《杨锴的绘画:这世界只剩下一堆喘息的气》文/夏可君(艺术批评家与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哲学博士)
令人意外又欣慰的是,这个在八十年代曾经伴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死亡”主题,时隔二十多年后,又重新被杨锴这一代重新提出。……在此杨锴触及到了当代艺术近十年所缺失的救赎主义主题,……但是他试图在信仰的视界下继续触及深层的黑暗,从而达到一个文化的历史接力赛的精神“临界点”。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开始。
——节选于《黑暗时代的骷髅:杨锴绘画中的死亡救赎》文/朱其 (北京798艺术总监,文化部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博士)
杨锴是一位具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这反映了杨锴对绘画的思考,即到了今天以图像为对象的艺术时代,涂鸦还有多少能为绘画所用。但同时又用扁平的方式表现出来,犹如杨锴自己所说:一切都是平的。
——文/马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教授,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他在指挥着画中的骷髅饱尝沧桑,经历着社会的爱欲纠葛,和看起来十分正常的“人”做对。这份体认表现得隐讳而有迹可循所以可以掌握,深入而不无病呻吟所以让人觉得真诚。能让画面渗透出宁静的气质。
——节选于《比灵魂更真实 比死亡更幸运--杨锴绘画》文/阎安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实际上,我认为,他的不少作品展现的是一部碎片式的“死亡笔记”,因为情节已经散佚,徒留青春、生命、死亡音符的游动。这种战慄而梦幻般的感觉催其前行。
——节选于《碎片式的“死亡笔记”——杨锴的绘画体验》文/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主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杨锴将死亡和梦想、现实和批判、抑郁和兴奋、自省和无奈等不同含义的概念,组合在他的作品中,以个人的经验、记忆和直觉触及到存在和人性的根本问题。
——节选于《触极》文/了了 (国家美术主编)
学院主义的知识变成了一种法度,思想维度转换成了图画文本,或者关于生命,或者关于死亡,以至于精神还和灵魂,但是,宇宙的信息尽在于自然而然之中,唯有绝对的真诚可以接近。
——文/周功华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湖南油画学会副主席)
坦而言之,杨锴油画作品中荒诞的、压抑的情绪性,如同野火般自由地燃烧——这可能是他绘画中的辉煌部分,如同能量在沸腾。
——节选于《荒诞的“存在”——杨锴油画作品释读》文/陈国辉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在杨锴看来,这个时代太多的浮华,总是会缺乏一种诚挚的理想,我甚至以为,这是当代年轻人迟早会发出的感叹。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仅是空洞的躯壳。
——节选于《死神之舞·杨锴的绘画》文/魏祥奇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中国美术馆馆员)
但是杨锴的画又是很“美”、很传统的的:中国山水(水墨、青绿)的色彩、空白意境、写意情怀等等,这就是说,杨锴在拒绝这一个,又怀念那一个。当然包括观念。
——节选于《观念、态度与美感——浅谈杨锴的油画》文/许道军 (文学批评家,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空气里飞舞的不是蝴蝶而是骷髅”。一切已没有希望,不如摧毁一切,等待另一个世纪的来临,去重新唤醒死者。一切应该成为历史,掠过那些尸骸,只有腐烂才是真实的历史。
——节选于《创世纪——对于创造的另一种解释》文/杨锴

作品欣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