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脱皮榆

脱皮榆

脱皮榆

脱皮榆(学名:Ulmus lamellosa T. Wang et S. L. Chang ex L. K. Fu)是榆科榆属植物,落叶小乔木,高8-12米,胸径15-2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白色,不断的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内(新)皮初为淡黄绿色,后变为灰白色或灰色,不久又挠裂脱落,乾皮上有明显的棕黄色皮孔,常数个皮孔排成不规则的纵行。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脱皮榆
  • 拉丁学名:Ulmus lamellosa T. Wang et S. L. Chang ex L. K. Fu
  • 别称:小叶榆、榔榆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荨麻目
  • :榆科 
  • :榆属
  • :脱皮榆

形态特徵

落叶小乔木,高8-12米,胸径15-20厘米;树皮灰色或灰白色,不断的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内(新)皮初为淡黄绿色,后变为灰白色或灰色,不久又挠裂脱落,乾皮上有明显的棕黄色皮孔,常数个皮孔排成不规则的纵行;幼枝密生伸展的腺状毛或柔毛,淡绿色或向阳面带淡紫红色,二、三年生枝淡黄褐色、淡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小枝上无扁平而对生的木栓翅,仅在萌生枝的基部有时具周围膨大而不规则纵裂的木栓层。冬芽卵圆形或近圆形,芽鳞背面多少被毛,稀外层芽鳞近无毛,边缘有毛。托叶条状披针形,被毛,早落。叶倒卵形,长5-10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尾尖或骤凸,基部楔形或圆,稍偏斜,叶面粗糙,密生硬毛或有毛迹,叶背微粗糙,幼时密生短毛,脉腋有簇生毛,中脉近基部与叶柄被伸展的腺状毛或柔毛,边缘兼有单锯齿与重锯齿,叶柄长3-8毫米,幼时上面密生短毛。花常自混合芽抽出,春季与叶同时开放。翅果常散生于新枝的近基部,稀2-4个簇生于去年生枝上,圆形至近圆形,两面及边缘有密毛,长2.5-3.5厘米,宽2-2.7厘米,顶端凹,缺裂先端内曲,柱头喙状,柱头面密生短毛,基部近对称或微偏斜,子房柄较短,果核位于翅果的中部;宿存花被钟状,被短毛,花被片6,边缘有长毛,残存的花丝明显的伸出花被;果梗长3-4毫米,密生伸展的腺状毛与柔毛。

生长环境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能耐-20℃的短期低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耐乾旱瘠薄。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的山坡、平原及溪边均能生长,生长速度中等,寿命较长。深根性、萌芽力强。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及烟尘的抗性较强。

分布範围

分布于中国河北东陵、涞水、涿鹿,河南济源、辉县,山西沁水等地。辽宁熊岳及北京有栽培。引种于河北东陵。

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10-11月间及时採种,随即播之。或乾藏至翌年春播。一般採用宽幅条播,条距25cm,条幅10cm,每亩用种2-2.5kg。1年生苗高30-40cm。用作城市绿化的苗木应培育至2-3m以上才可出圃。
播种繁殖。

主要价值

主要用于园林绿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