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慈母佛

慈母佛

慈母佛

慈母佛,又称大慈母、智慧慈母佛、智慧佛母、大悲佛母、萨智艾桑、萨智恩桑、辛饶祥玛、西饶祥玛

大慈母佛在象雄语的名字是萨智艾桑,藏文的名字是西饶祥玛。被公认为所有证悟者之母及所有慈爱及慈悲之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大慈母佛
  • 其他名称:智慧慈母、大悲佛母、萨智艾桑
  • 所属:雍仲本教
  • 象徵:一切诸佛之母

简介

慈母佛,又称大慈母、智慧慈母佛、智慧佛母、大悲佛母、萨智艾桑、萨智恩桑、辛饶祥玛、西饶祥玛。

 所有的本教本尊都来源于祥玛,她是所有的慈悲与智慧之母。祥玛是辛拉悟噶的母系化身。她的身体也是dzo ku;意为圆满之身。祥玛可以使每一个人得到自在并且得到引导和治癒,因为她拥有遣除一切障碍力量,例如:恐惧,疾病,悲伤或者遭到邪灵伤害。所以她可以增寿。祥玛的左手持明镜,明镜代表着祥玛清净的心犹如反射出她明了了一切众生的因果和痛苦。又手持的宝瓶装满了一切忠诚于祥玛信众的一切希望,梦想和成就的精华。她的宝座犹如辛拉悟嘎的宝座,有两只雪狮;代表着她在全部的生命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慈母佛慈母佛
修炼慈母佛的经文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在象雄地方,吐蕃第一王朝聂赤赞普时代传入西藏的,藏族人们所尊奉的佛祖是慈母佛,古称为悲慧双运佛。

佛号详解:

每个佛、菩萨与众生都有很多种名字,萨智艾桑也不例外。印度语曰:“般若金刚”,汉地语曰:“大智慧”,象雄文曰:“萨智艾桑”,藏文曰:“西饶祥玛”。本教《般若精华》云:“象语萨智艾桑、藏语西饶祥玛(即智慧佛母),有寂诸法为空性”。“萨智”意味智慧,智慧不谓世间的小聪明,而是证悟自性、证悟万法本体的大智慧,是殊胜而圆融之理智。所谓大智慧并非大小之大,而是无边无际之大。“艾桑”意味慈母或佛母,其意为慈悲之母,是智慧与慈悲合而为一,融为一体,称为慈母或者度母。
慈母佛
所有佛皆通过智悲双运而成佛、觉悟,皆来自智悲不二即无缘大悲,所以称她为佛母,因这是成佛的必经之路。她是般若智慧的精髓,所有佛的智悲同体,故谓佛母。在本教经典中桑博布赤代表方便,萨智艾桑代表智慧,实际上两佛都是依辛饶佛的智悲双运而展示的。本教慈母分为八救难慈母、二十一慈母、三百六十尊慈母等很多种划分,而种种划分皆来自般若智慧。

出世记载:

至尊大悲佛母(又叫慈母佛)是一切如来之母,是普贤王如来佛母的应身,是报身佛。普贤王如来佛母看到忧郁众生在三界六道里接受无数的苦厄,为了救度一切有情者,将内心智慧和慈悲之中播发五色佛光,将佛光普照世界,当时世界上出生一位公主,她对三宝十分敬信,对众生非常慈爱,将一切有情者当成自己孩子一般关爱与慈悲,人们得到她的爱戴和拥护,内心产生温暖和安详。所以人们被称为慈悲的母亲,后代人就叫做大悲佛母。
公主为了心愿圆满成就,对十方诸佛菩萨和天龙圣众以无上云供。供养结束之后,她发了大愿:直至轮迴尽空之前,我将以女身来作救度众生之事,我如母亲一般满足众生的心愿,应求必得,解救众生的苦厄。公主虽然女身之体,内心发愿超越诸多菩萨,公主以善巧受用五妙欲和观修三摩地而获得证悟,并修成普渡一切众生之三摩地。由于修成此三摩地之威力,公主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五蕴观为空,最后彻底证悟了万法皆空,每天早上将上万俱胝数之众生从凡俗之心超度到证悟的境界,于是公主的名字也被大众尊称为大悲佛母。《无垢光荣大悲佛母仪轨》云:“顶礼三世佛之母,如来无上正等正觉大悲佛母。”
大悲佛母于普贤光明如来前发愿保护十方广阔空间之一切众生不受诸灾之危害,併入于摧破一切魔障之三摩地,直到轮迴皆空之前于每天救度千万俱胝数量之众生安置于正道;降伏千万俱胝数量之他化天至及诸魔类,故又称救度佛母,也有人叫慈母佛。无数的世界里都有大悲佛母的化身,救苦救难一切众生,即作满一切佛陀密意诸善愿和把诸众生从八大怖畏和十六怖畏中救护而出之事业。
大悲佛母的化身佛与菩萨凡属数不清,总的说来可以显化为五身大悲佛母、救度八难大悲佛母、十六尊大悲佛母、二十一尊大悲佛母、三十二尊大悲佛母、五十尊大悲佛母。还有其他三百六十大悲佛母,八万四千大悲佛母等非常多的大悲佛母,如作大白伞盖佛母、母续佛母、明妃佛母、财源佛母都属大悲佛母,大部份母续的佛母,都属大悲佛母之类。

教法起源:

按经藏所说,大悲佛母修法的起源为:很早很早以前,在圣地俄摩隆仁西北的郎丹奔岭城。
当时幸饶弥沃祖师还应仓巴祖普等人的请求,向九万余众侍从和弟子们作了如是讲说,即“在如来佛海中,佛陀道场皆无数,在此讲说大悲母根本道场之法。大悲母之大悲道场,其根本会众有如是种类,天界佛母即智慧大悲母类属有大悲十六尊、无量四天母(即护门天母)、大悲子一万七千佛陀。”
此实为祖师幸饶弥沃在达柔圣地所说大悲母道场之仪轨,并非大悲母的源起,而是大悲佛母教法传入象雄地方的起源。真正大悲佛母之源起在本教大藏经《甘珠尔》(即佛说部)中才有明确记载,这里只是从《广本无垢庄严经》中所摘录的一些易领会的片段而已。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来讲,幸饶欲给众生示现佛陀之德行而住象雄冈底斯神山附近时,由幸饶佛陀之心间放射毫光,遍及诸象雄部落,在象雄地方居住的魔王恰尔巴等十万魔军向幸饶世尊进犯时,幸饶佛陀以大悲佛母的八种笑声使诸魔军昏厥倒地,于是幸饶佛陀化现为大悲佛母相,以三摩地神力降服诸魔军后,在冈底斯神山与大悲佛母成为无二无别时,幸饶世尊就传播了大悲佛母的教法。

经典流传:

大悲佛母无始劫以来救度众生的事迹是无边的,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无法详细记载。
按劫时来说,在千佛出世的南光明时代(人寿十万时),象雄第一位国王叫众敬王,他是人类第一国王,因国王无后使举国民众处于苦恼之际。一些聪慧贤能心生良策,首先向三宝(即佛、法、僧)作祈祷,然后聚集在扎西坚芒塔前向智慧大悲佛母作祈祷,当初颂《大悲佛母密续十万颂》,次年便有王子嘉辛弥鲁桑勒(善心王,又叫光严王)降生。
在圆满时(人寿八万时),在圆满净土圣地,尊者普贤光明佛给无数诸佛菩萨、天龙善神等讲授《大悲佛母密咒续经十万颂》。
到三分时(人寿下降,恶业上升,但人类没有贪婪、嗔恨和邪见之时,叫做三分时),密宗创始人佛陀其美祖普(不灭顶佛)在三十三天附近琉璃光明山洞中,给无数诸佛菩萨、天龙善神、圣人和天龙八部等讲授《大悲佛母密咒续经》。
到二分时(人寿又下降,恶业又上升,人类没有贪婪和邪见之时,叫做二分时),过去佛祖夺嘉耶钦给天龙人界的圣人传教了《大悲佛母密咒续经一万二千颂》。
到斗诤劫时(十恶不做的时代),幸饶弥沃佛给人界、天界、龙界等传播了上万部大悲佛母的经文,有关这类大悲佛母的经典有:大悲母根本经大法界十六涵及七支、增善根本经十四函及四十三支、律经十六函、五十六续、道经十六函及六十八支、事经二十函及五十四支等。如:大悲佛母上万亿颂、六十万颂和一万二千颂等。
一般认为在圆满贤劫等时期还没有密续经函传世。占巴南喀大士认为:“在圆满贤劫等时期,大悲佛母密续主要在天界流传,同时也可作利其它一切众生。”因此,上述时期既有有密续经函,对此不能完全否定。特别是幸饶弥沃佛在世时,曾宣讲宏广《无垢庄严大悲母根本仪轨》。世尊所讲之《般若十六部》中云:“须弥圣地山顶上,幸饶弥沃讲祥玛”。
按经藏所说,大悲母法的起源为:很早很早以前,在圣地俄摩隆仁西北的郎丹奔岭城,父王即罗剎王禅丹嘉瓦(定王)与王妃婆罗门女赤玛奔炯(护佑者)得二王子。其中长子尤为聪慧,令人喜爱,可谓才貌双全,父王将王位交予该王子,并为王子取名为雄鲁洛珠(年青智者)。该王子的妃子为王族氏系的牟勒仁珍(无边尊女),夫妇二人生下严坚俄莎公主(光明年坚)。后该公主嫁给甲贡则车王(孔幻子)为妻,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对此雄鲁洛珠王子便暗想,儘管生在难得的人间赡部洲之三角地带,又获得了难得的睱满人身,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到死的时候仍会两手空空赤裸裸而去,死的时候一切财富享用和众眷随从皆无助,唯有行善在死亡时才有用,遂向父母及众眷随从们作许多有关扬善弃恶的教诲后,向父母及众眷和随从们道:“我将为了自身修证菩提和为众生寻求解脱之道,决定放弃王权从事无上菩提善业”。众再三请求王子别那样做,但都被他婉言谢绝。就此,雄鲁洛珠王子随即为行利己利他二事,在扎西巴玛庙堂圆满竣工后,邀请祖师幸饶弥沃为庙堂开光。当时幸饶弥沃祖师还应仓巴祖普等人的请求,。”此实为祖师幸饶弥沃在达柔圣地所说大悲母道场之仪轨,并非大悲母的源起,而是大悲佛母教法传入象雄地方的起源。而真正大悲母之源起在本教大藏经《甘珠尔》(即佛说部)中才有明确记载,这里只是从《广本无垢庄严经》中所摘录的一些易领会的片段而已。

经续流通:

幸饶佛陀圆寂约一千二百多年后,法嗣穆乔丹珠带领佛弟子作了第一次结集,原住于天神、龙神、药叉、寻香和罗剎等处之大乘经部诸经典开始流传到象雄等南赡部洲各地,同时也有大量的密续典籍传世。当时流传广泛的经典是《无垢庄严大悲母根本仪轨》和《大悲佛母根本密续》典籍。
尤其是在吐蕃之地也有国王甲僧无后处于十分痛苦时,夫妇二人便在当地一密林中遇见一位修炼大悲母成就赫赫的章松(相当于比丘,修炼大悲佛母根本续),并向其作祈祷,得大悲母加持,次年生下吐蕃王聂赤赞普等历史传说。再如吐蕃天座七王的最后一王直赤赞普因其子被妖魔吞食而处于极度悲伤时,邀请本教法师贝本托赤(修炼大悲佛母甘露续)作祈祷,贝本托赤将修炼大悲母宝瓶之水洒在妖魔所居之岩顶,岩顶顿时像遭雷击一般开裂,妖魔瞬间被降伏,如是等等,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和故事还有很多。
大悲母是吾等人间的佛缘,大悲母自己曾说过 “持明超仓珠拉(超仓龙裙)等为大悲母我所摄受,受我护佑。” 仓珠拉大师一生主修大悲佛母,他获证神通后,前往象雄、吐蕃等地,从空行处获得《大悲佛母经》、《大悲佛母般若》、《大悲佛母密咒》、《大悲佛母最胜秘密续》、《大悲佛母续注释》、《大悲佛母修法仪轨》等。
十一世纪,幸饶家族的传人幸钦鲁噶第三次复兴了本教的传统时,伏藏了《大悲佛母续》;热巴本雍等卫藏三人在索耶寺伏藏的《大悲佛母根本续》等,后来诸密咒修士皆是以耳传方式传授大悲佛母法类。吐蕃王聂赤赞普至今,吐蕃即藏地不仅有无数修炼大悲母的成就大德,修炼大悲母获得虹身者也非常多,而且高僧大德们描写的大悲佛母修法也很多,比如《大悲母五十万颂续》、《救八难大悲佛母修法》、《大悲母根本陀罗尼咒》、《大悲母救敌害之难陀罗尼咒》、《大悲母根本续》、《大悲母根本经》、《大悲母根本经十万颂》、《大悲母救外道之难陀罗尼咒》、《大悲母救诅咒殃罗陀尼咒》(即大悲母救度出离遭诅咒所受灾祸之陀罗尼咒)、《大悲母救种姓之难陀罗尼咒》、《三百六十位大悲母陀罗尼咒》、《八大大悲母陀罗尼咒》、《二十一位大悲母陀罗尼咒》等许多相关经典。
修行方便即方法则有《幸饶弥沃佛所说大悲母根本圆轮仪轨》、《救八难大悲母修炼法》、《大悲母五尊修炼法》、《密宗大悲母修炼法甚密心要》、《大悲母仪轨导释如意大宝》、《大悲母福运修炼法》、《大悲母密修法》、《大悲母威德增补修炼法》、《大悲母之遍着母修炼法》、《布施大悲母之修炼法》、《大悲母之智慧增上母修炼法》和《大悲母四种曼荼罗仪轨修炼法》,等等,以往论师们所着论典的传承从未间断。

密续伏藏:

大悲佛母密续伏藏与大悲佛母有宏扬期有关係,大悲佛母宏扬期时间可以分为三个期间:前宏期、中宏期、后宏期。
前宏期:从辛饶弥沃如来佛在象雄地方传大悲佛母之后传播吐蕃开始至吐蕃第八代王朝止贡赞普灭本教之间是前宏期。大悲佛母传播吐蕃的时间是吐蕃第一皇帝聂赤赞普时代,大约公元前1136年左右,大悲佛母经典已经传入了吐蕃。
中宏期:止贡赞普灭本教十六年后,止贡赞普的王子布德贡杰赞普至赤松德赞赞普灭本教之间。从布德贡杰到赤松德赞之间大悲佛母有了新的发展,此后本教历史上着名的上六庄严、中十三王统、下四译师等发展大悲佛母。那时候吐蕃就有《大悲佛母大乘经》、《普明大悲佛母续》等的经典。赤松德赞灭本教时,本教徒也怕自己的教派失传,就把本教的经典埋藏起来,同时大悲佛母的经典也埋藏起来,本教徒当时埋藏的地方除吐蕃边境的几处地方以外,主要有“伏藏之王”的最重要的四处,这就是桑耶黑塔、钦崖达珍、大昭寺和协玛雍仲。伏藏时间是赤松德赞三十一岁的土牛年孟春初一开始埋下秘藏五种和小藏一千七百种。许多本教大师把本教经典带到吐蕃边界就埋。发愿有缘伏藏,自然传播世界。
后宏期:与本教的后宏期有关,一般的历史分期是从赤松德赞灭本教以后算起。在九世纪中,有三位尼泊尔香客在桑耶寺伏藏的经典里有大悲佛母的经典。仓珠拉大师从空行处获得《大悲佛母经》、《大悲佛母密咒》、《大悲佛母仪轨》;十二世纪,热巴本雍等卫藏三人在索耶寺伏藏的《大悲佛母根本续》等后来诸密咒修士皆是以耳传方式传授大悲佛母法类。后来世界上出现许多本教伏藏大师们发掘了很多大悲佛母的伏藏而宏扬正法。《大悲佛母密续》的典籍和讲解传承一直没有失传。

化身与眷属:

慈母佛是智慧和慈悲双运佛。慈母佛的化身佛与菩萨凡属数不清,比如,观音、度母、大白伞盖佛母都是慈母佛的化身。慈母佛有很多种,按本教经典记载的慈母佛和她的化身有上百种,主要的五姓慈母佛和二十一位慈母。均是女性化的佛母。
慈母佛
慈母佛是显密合璧佛,显宗般若波罗蜜多的佛主也是慈母佛。密宗里她是本尊天女。二十一位慈母佛的身色都不一样,有白色的、金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等等,但最受雪域人们尊敬,并寺庙里见得最多的是黄慈母。她是一位善良热情、助人为乐的佛,接受人们的求助,满足众拜的心愿。
该类佛母为显密结合之佛母,又是智慧和大悲双运之佛母,又叫慈母佛。她们体现着佛陀事业的效能和布局,尤其能使女身成佛。同时,又以不同身色体现五智之业,以手中所持法器体现拯救众生出离于轮迴苦海之中。这类佛母拥有一切事业,儘管在息、增、怀、伏四业中属怀柔之佛母,但也有猛厉之佛母。
有关这类佛母的经典有大悲母根本经大法界十六涵及七支、增善根本经十四函及四十三支、律经十六函、五十六续、道经十六函及六十八支、事经二十函及五十四支等。总共有三百六十经函,这些皆属显宗经典。同时,有关大悲母的密宗经典也有许多,如上万亿颂、六十万颂和一万二千颂等。佛陀辛饶米沃在达柔之地大势讲说有关大悲母之经教,并使之得以极大兴盛。佛陀涅槃后,大悲母续皆在天、龙、人三大界广为流传,尤其在吐蕃地区甚为流传显密二宗之大悲母经教和密续。
至尊大悲母之法为正等圆觉之法,实为佛陀为方便女身成佛而讲说,并以禅定将许多众生从轮迴苦海中救度出来。大悲母在人间兴盛可谓历史十分悠久、源远流长。多数本教史中都载说,相传在众敬王时,因国王无后使举国民众处于苦恼之际,一些聪慧贤能心生良策,首先向三宝(即佛、法、僧)作祈祷,然后聚集在扎西坚芒塔前向智慧大悲母作祈祷,次年便有王子米卢尚勒降生。尤其是在吐蕃之地也有国王甲僧无后处于十分痛苦时,夫妇二人便在当地一密林中遇见一位修炼大悲母成就赫赫的章松(相当于比丘)并向其作祈祷邀请本教法师白本托车作祈祷,白本托车将修炼大悲母宝瓶之水洒在妖魔所居之岩顶,岩顶顿时像遭雷击一般开裂,妖魔瞬间被降伏,如是等等,有关这方面的传说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大悲母是吾等人间的佛缘,大悲母自己曾说过 “持明措仓朱拉等为大悲母我所摄受,受我护佑。”故谁依止这些菩萨就易成事。大悲母虽为居所不定,但她就像“谁崇佛,佛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之说一般,只要有谁信崇大悲母,她就会驾临其面前的空中。从吐蕃王聂赤赞普至今。妇女中更有“再没有比这位佛母易修炼了”的说法,一些史料中就明确载说,本姆达韦勒韦和空行母觉莎本姆等就是修该类佛母成为大瑜伽母,从而立于八十位得道者之列并获得虹身之成就的。

二十一慈母:

按经藏所说,大悲佛母修法的起源为:很早很早以前,在圣地沃穆隆仁西北的郎丹奔岭城,父王即罗剎王禅丹嘉瓦(བསམ་གཏན་རྒྱལ་བ)与王妃婆罗门女赤玛奔炯(ཁྲི་མ་འབུམ་སྐྱོངས)得二王子,王子取名为雄鲁洛珠(གཞོན་ནུ་བློ་གྲོས)。该王子的妃子为王族氏系的牟勒仁珍(མུ་ནི་རིང་བཙུན),夫妇二人生下严坚俄莎公主(གཉན་ལྕམ་འོད་གསལ)。后该公主嫁给嘉贡泽赤王(རྒྱ་ཀོང་ཙེ་འཕྲུལ་རྒྱལ་པོ)为妻。邀请祖师辛饶弥沃(གཤེན་རབ་མི་བོ)为庙堂开光。”此实为祖师辛饶弥沃在达柔圣地所说大悲母道场之仪轨,并非大悲母的源起。这里只是从《广本无垢庄严经》中所摘录的一些易领会的片段而已。
显宗类大悲佛母主要有以下二十一种:
佛母名号
身色报饰
传承来历
智慧之大悲佛母
智慧大悲佛母身显金色,头顶璁玉顶髻,头髮深蓝右旋,配戴宝贝头饰、耳饰、颈饰、手镯足镯,身穿彩色上衣和下裙,右手持金瓶,左手持明镜。
有关该大悲佛母法的传承为祖师辛饶向阿夏尚巴讲说,阿夏尚巴又传给牟乔等人作传承,后牟乔又以耳传方式传洛丹并使之得以弘传、兴盛。
方便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白莲托起的光明硃砂垫上,身色晶玉洁白无瑕,头顶金色髮髻,配戴装饰极为丰富,右手持方便绳,左手持金瓶,为方便与大悲共融之佛母。
禅定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青莲托起的晶玉明光闪烁之垫上,身色如青莲,头顶宝贝髮髻,配戴装饰,享用丰富,右手持金质金刚橛,左手托永恆之岩,为永恆静虑之佛母。
发愿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铜色莲花托起的“白都甲”之垫上,身色红似火焰,头顶火晶髮髻,配戴装饰,享用丰富,右手持棋盘花(又称锦葵花),左手持珊瑚宝瓶,为无疑发愿猛厉之佛母。
律仪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白都甲”之莲花托起的金光闪烁之垫上,身显“白都甲”宝贝之色,头顶无垢晶玉髮髻,配戴装饰及享用富足,右手持雍仲宝树,左手持蓝色宝瓶,为戒行具足之佛母。
力量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金莲托起的金光闪烁的垫上,身色略红,头顶金色髮髻,配戴装饰及享用富足,右手持雄狮法器,左手作伏地手印,为庄严具足之佛母。
悲心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金莲托起的晶玉明光之垫上,身色红里透绿,头顶绿松石髮髻,装饰穿戴和享用富足,右手持如意宝,左手持大悲之绳,为大悲遍布之佛母。
精进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金莲托起的玉光灿烂的垫上,身色白里透绿,头顶纯洁之髮髻,装饰和穿戴及享用富足,右手持神变之绳,左手持风轮,为专注精进之佛母。
能忍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金莲托起的“白都”宝光闪烁的垫上,身为浅蓝色,头顶邬波罗花髮髻,装饰穿戴和享用富足,右手持火焰宝幢,左手持水轮,为能忍之佛母。
遍生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莲花垫上,身如水晶般明亮,头顶宝贝庄严之髮髻,身着肩帔和下裙,右手持方便之斑点,左手持智慧宝瓶,为万物之佛母。
喜悲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莲花垫上,身红似太阳之圆轮,头顶宝贝庄严之髮髻,身着望帔和下裙,右手持不变雍仲,左手持金瓶,为喜好大悲方便之佛母。
神变速显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莲花垫上,身色黄红如火光闪烁,头顶宝贝庄严髮髻,穿戴肩帔下裙和装饰,右手持神变之绳,左手持珊瑚宝瓶,为神通方便具足之佛母。
大悲愤怒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莲花垫上,身色深蓝光彩奕奕,头顶宝贝庄严髮髻,穿戴肩帔下裙和装饰,右手持九股“札普“法器,左手持深蓝色宝瓶,为摧毁一切魔部之佛母
普明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莲花垫上,身色白净光彩夺目,头顶宝贝庄严髮髻,穿戴肩帔下裙和装饰,右手持明镜,左手持银瓶。
吉祥极善之大悲佛母
佛母居于宝贝莲花垫上,身色黄绿相间,光彩照人,头顶宝贝庄严髮髻,穿戴肩帔下裙和装饰,右手持幻化彩箭,左手持贝壳宝瓶,为世间安乐之佛母。
诸救度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莲花垫上,身色深绿可怖,头顶宝贝庄严髮髻,穿戴肩帔下裙和装饰,右手持智慧钩剑,左手持非人之瓶,为救度于恶趣恐怖之佛母。
布施之大悲佛母
该佛母居于宝贝莲花垫上,身为青色,闪烁青玉之光,头顶宝贝庄严髮髻,穿戴肩帔下裙和装饰,右手持计数珠串,左手持甘露宝瓶,为空性广行布施之佛母
喜足之大悲佛母
该为东方护门天母,身色白净,头顶宝贝髮髻,身穿彩虹肩帔,手持铁钩和宝瓶,为断除愚昧之门的天母
平等之大悲佛母
该为北方护门天母,身为绿色,头顶宝贝髮髻,身着金色法衣,手持绳索和宝瓶,为断除傲慢之门的天母
无量之大悲佛母
该为西方护门天母,身为红色,头顶宝贝髮髻,身着绿绸坎肩,手持铁铐和宝瓶,为断除贪慾之门的天母
大慈之大悲佛母
该为南方护门天母,身为黄色,头顶宝贝髮髻,身着曼达法衣,手持象尸和宝瓶,为断除嫉妒之门的天母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