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普拉达的女王
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是根据劳伦·魏丝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大卫·弗兰科尔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和艾米莉·布朗特联袂出演。影片于2006年6月30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一个刚离开校门的女大学生,进入了一家顶级时尚杂誌社当主编助理的故事,她从初入职场的迷惑到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职场与时尚的达人。
基本介绍
- 导演:大卫·弗兰科尔
- 编剧:艾莲·布洛什·麦肯纳、劳伦·魏丝伯格
-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艾米莉·布朗特,斯坦利·图齐,西蒙·贝克,艾德里安·格尼尔
- 製片人:Wendy Finerman
- 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 中文名:穿普拉达的女王
- 外文名:The Devil Wears Prada
- 其它译名:穿Prada的恶魔(港)/穿着Prada的恶魔(台)/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时尚女魔头
- 出品时间:2006年
- 製片地区:美国、英国、法国
- 製片成本:3500万美元
- 拍摄地点:法国巴黎
- 类型:喜剧,剧情,爱情
- 片长:109分钟
- 上映时间:2006年6月30日(美国)
- 票房:3.3亿美元
- 分级:PG-13
- 对白语言:英语,法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458352
剧情简介
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想当记者的女孩子安迪(安妮·海瑟薇饰演)在寻找工作无果的情况下进了一家顶级时装杂誌天桥给总编当助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她发现她的工作简直是噩梦,因为这个女总编米兰达(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对待所有的人都是那幺尖酸刻薄,紧张的气氛蔓延在整个杂誌社。
这个时尚的女魔头无论公事私事都交给助手打理,把安迪折腾得苦不堪言。如在有飓风的时候,让安迪去找飞机把她从迈阿密送回纽约(原因是自己的双胞胎次日早上要在学校表演);当安迪不小心坏了她的规矩时,让安迪去找哈利·波特的手稿,只是因为她的双胞胎急于知道下面的故事;在女魔头发现安迪的能力高于第一助手艾米莉时,决定让安迪代替艾米莉去巴黎。艾米莉的理想就是去巴黎。并且要安迪自己告诉艾米莉这个噩耗。安迪一一照做,伤害了艾米莉,安迪却认为是自己实在没有办法选择。
安迪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得过且过,不为工作而改变自己,到后来主动换上了在时尚圈子里的衣服,完美地完成着她的工作。但最后通过与女魔头的交谈,发现自己得到了工作,却放弃了家人和朋友,并且为了工作上的进步要将别人狠狠打压下去之后毅然离开了杂誌社并寻回了自己失落的幸福。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米兰达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曹雷(中国大陆配音) |
安迪 | 安妮·海瑟薇 | 詹佳 |
艾米莉 | 艾米莉·布朗特 | 黄莺 |
塞丽娜 | 吉赛尔·邦辰 | ---- |
纳特 | 艾德里安·格尼尔 | 吴磊 |
莉莉 | 翠茜·索姆斯 | ---- |
克拉克 | 阿丽克谢·吉尔莫 | ---- |
乔斯林 | 丽贝卡·麦德 | ---- |
道格 | 里奇·索莫 | ---- |
詹姆斯 | 丹尼尔·逊亚塔 | 翟巍 |
克里斯蒂安 | 西蒙·贝克 | 任伟 |
奈杰尔 | 斯坦利·图齐 | 刘钦 |
史蒂芬 | 詹姆斯·诺顿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
Wendy Finerman Karen Rosenfelt | 大卫·弗兰科尔 | Stephen Lee Davis Michael Pitt | 艾莲·布洛什·麦肯纳 劳伦·魏丝伯格 | Florian Ballhaus | 西奥多·沙皮洛 | Mark Livolsi | 杰西·冈作 | Tom Warren | 帕翠西亚·菲尔德 | 兰道尔·巴尔斯梅尔 |
(注:演职员表)
中文公映译製职员
其他配音人员 | 王肖兵、狄菲菲、程玉珠、张惠、胡平智、刘钦 |
剧本翻译 | 李晓军 |
译製导演 | 程玉珠 |
录音 | 杨培德 |
剪辑 | 粱莹 |
混合录音 | 魏鲁建、杨培德 |
数码声製作、洗印加工 | 上海电影技术厂 |
译製 | 上海电影译製厂 |
进口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发行 |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
角色演员介绍
- 米兰达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穿普拉达的女王,顶级服装杂誌社的主编。每天早晨的生活从四杯咖啡开始,她追求完美、心细如针、尖酸刻薄、敏锐善变,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工作狂、女王。
- 安迪演员:安妮·海瑟薇初入职场的清新女生、单纯的菜鸟,机缘巧合来到顶级服装杂誌社给“女王”当助理,在苛刻无比的环境中历练成长,却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这样的工作节奏。最后,她离开了“女王”,回归了爱情与亲情。但她的用心付出也换来了女王的亲笔推荐信。
- 艾米莉演员:艾米莉·布朗特米兰达的第一秘书,自以为自己是最能胜任米兰达秘书一职,在安迪出任职时,处处挖苦安迪。梦想是去巴黎,但是在魔头的不断压迫下无力反抗,受到伤害。
音乐原声
歌曲目 | 歌手名 | 专辑资料 |
---|---|---|
Vogue | 麦当娜 | ![]() |
Bittersweet Faith | Bitter:Sweet | |
City of Blinding Lights | U2 | |
Seven Days in Sunny June | Jamiroquai | |
Crazy | Alanis Morissette | |
Beautiful | Moby | |
How Come | Ray LaMontagne | |
Sleep | Azure Ray | |
Feelin' Hypnotized | DJ Colette | |
Tres Tres Chic | Mocean Worker | |
Here I Am [Kaskade Radio Edit] [Edit] | David Morales | 专辑类别:原声带、影视音乐 |
Suite from The Devil Wears Prada | Theodore Shapiro | 发行时间: 2006年07月11日 |
幕后花絮
- 为了準备自己的角色,安妮·海瑟薇特意在拍卖行里做了一个星期的助理。影片中安德里亚和母亲的合照其实就是安妮·海瑟薇和自己母亲的照片。
- 在影片里,米兰达出场时拎的那个手袋的确是普拉达的。影片中米兰达没有化妆哭泣的那个镜头是斯特里普的主意,她觉得这样更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为了给米兰达找到合适的双胞胎小演员,剧组面试了超过100对双胞胎。
- 《VOGUE》美国版主编安娜·温图尔通常被认为是米兰达的原型。她应邀出席了影片首映式。在首映式上,她从头到脚穿的都是普拉达。小说作者劳伦斯·魏丝伯格在影片中出演了米兰达的双胞胎的保姆,这是个不署名的小角色。
- 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女儿麦米·古默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可是她的镜头最后被剪掉了。
- 在影片结束后,斯特里普把自己的衣柜拿出来做了慈善的义拍。
获奖记录
年份 | 名称 | 种类 | 类型 | 得奖者 |
---|---|---|---|---|
2007年 | 奥斯卡金像奖 | 提名 | 最佳服装设计 | Pat Field |
最佳女主角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
2007年 | 美国金球奖 | 获奖 | 最佳音乐/喜剧片女主角奖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提名 | 最佳女配角 | 艾米莉·布朗特 | ||
2007年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最佳女配角 | 艾米莉·布朗特 | |||
最佳改编剧本 | 艾莲·布洛什·麦肯纳 | |||
最佳服装设计 | Pat Field | |||
最佳化妆&髮型 | Nicki Ledermann | |||
2007年 | MTV电影奖 | 提名 | 最佳反派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最具突破表演 | 艾米莉·布朗特 | |||
最佳喜剧表演 | 艾米莉·布朗特 | |||
2007年 | 人民选择奖 | 提名 | 最受欢迎电影歌曲 | 阿兰妮斯·莫利塞特 |
2006年 | 青少年选择奖 | 提名 | 最佳突破电影女星 | 艾米莉·布朗特 |
最佳电影火花 | 梅丽尔·斯特里普 安妮·海瑟薇 | |||
最佳夏日喜剧类电影 | 全体剧组 | |||
最佳电影混球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幕后製作
影片原着
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是根据劳伦·魏丝伯格的同名小说改编,原着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近30周。作者劳伦·魏丝伯格就是一个从学校刚毕业不久的女孩,她在毕业之后进入了大名鼎鼎的美国《Vogue》杂誌担任总编辑助理。在工作了一年后辞职,之后便创作了《穿普拉达的女王》一书,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写了出来。而书中女王老闆便是现实生活中的美国版《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
主创团队
福克斯公司原意打算在2003年便运作《穿普拉达的女王》,但当时预期的导演彼得·海吉斯在海外拍片,因此影片的导演便由大卫·弗兰克担任。弗兰克原来是一名职业的电视剧导演,其作品有着不错的收视业绩且颇受欢迎。一直致力于电视剧《欲望都市》的拍摄,非常擅长女孩与城市这样的题材。演员方面邀请了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女主角米兰达,而女二号便由安妮·海瑟薇担当。
玩转时尚
影片多次出现奢侈的、价格高的时尚服饰和流行尖端的用品。从苹果电脑到最尖端的Danger Hiptop手机,从银白色纪念版的摩托罗拉V3到宾士S550,其中影片中最昂贵的一个道具是价值10万美元的弗莱德·雷顿的项鍊,影片可谓是奢侈品的大荟萃。
影片服装设计的是热门美剧《欲望都市》的服装设计师帕翠西亚·菲尔德担任。虽然影片服装方面的预算只有10万美元,但有普拉达公司的赞助,设计师便让梅丽尔·斯特里普在影片中总穿着普拉达,从身上的衣服到脚上的鞋子,有40%属于普拉达的产品。而影片中秘书们都穿着CK、Vivienne Westwood、Rick Owens名牌的衣服。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
Fox 2000 Pictures |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 Fox 2000 Pictures | 二十世纪福斯荷兰分公司 |
Dune Entertainment | 20世纪福斯公司 | 20世纪福克斯公司 | 二十世纪福斯公司 |
Major Studio Partners | 二十世纪福斯公司 | 二十世纪福斯德国分公司 | Fox-Warner |
Peninsula Films | Gemini Ukraine | Twentieth Century Fox | RTL Entertainment |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 美国广播公司 | 二十世纪福斯家庭娱乐公司 |
(参考资料)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2006年6月30日 | 波多黎各 | 2006年6月29日 | 新加坡 | 2006年8月31日 |
菲律宾 | 2006年9月20日 | 以色列 | 2006年9月21日 | 墨西哥 | 2006年9月22日 |
丹麦 | 2006年9月22日 | 巴西 | 2006年9月22日 | 法国 | 2006年9月27日 |
泰国 | 2006年9月28日 | 澳大利亚 | 2006年9月28日 | 阿根廷 | 2006年9月28日 |
斯洛维尼亚 | 2006年10月5日 | 乌克兰 | 2006年10月5日 | 俄罗斯 | 2006年10月5日 |
英国 | 2006年10月5日 | 哈萨克斯坦 | 2006年10月5日 | 白俄罗斯 | 2006年10月5日 |
匈牙利 | 2006年10月5日 | 土耳其 | 2006年10月6日 | 爱尔兰 | 2006年10月6日 |
立陶宛 | 2006年10月6日 | 西班牙 | 2006年10月6日 | 芬兰 | 2006年10月6日 |
拉脱维亚 | 2006年10月6日 | 波兰 | 2006年10月6日 | 德国 | 2006年10月12日 |
义大利 | 2006年10月12日 | 冰岛 | 2006年10月12日 | 瑞典 | 2006年10月20日 |
科威特 | 2006年10月23日 | 比利时 | 2006年10月25日 | 捷克 | 2006年10月26日 |
韩国 | 2006年10月26日 | 葡萄牙 | 2006年10月26日 | 委内瑞拉 | 2006年10月27日 |
爱沙尼亚 | 2006年10月27日 | 埃及 | 2006年11月15日 | 日本 | 2006年11月18日 |
(参考资料)
票房成绩
《穿普拉达的女王》是製作成本仅3500万美元的小成本影片,在美国上映首日的票房为940万美元,周末三天收入2750万美元。在北美博取了1.2亿美元的票房,全球的票房收益高达3亿多美元。影片在法国时共上映507块银幕,上映3周累计票房1010万美元;在澳大利亚上映三周累计票房920万;在台湾共有98块银幕上映,首周末票房120万美元。
影片评价
北美评价
影片充满智慧而且切中要害。(《波士顿环球报》评)
华丽的衣着和出色的时尚女主角让这齣吸引人的喜剧更加完美。(《好莱坞纪事报》评)
聪明的斯特里普没有选择模仿时尚杂誌的编辑安娜·温图尔,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反而创造出属于她自己的让人信服的个性。(《纽约邮报》评)
斯特里普银色的头髮和苍白的皮肤,低语式的说话方法跟她的姿势一样出色。斯特里普版的米兰达足以让人望而生畏。(《纽约时报》评)
影片为2006年度最佳水平的一流喜剧。(《亚特兰大日报》评)
中国评价
影片主题讨喜
老闆=天使?恶魔?

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上,缺乏像《穿普拉达的女王》这样的时尚类题材,是一部适合每一个职场新人看的电影。影片中体现了白领阶层群体中所关心的话题,诸如:初次择业、职场奋斗、事业与家庭、个人形象提升,甚至连减肥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相应的情节。每个年轻人、每个女性观众都能够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老闆的影子,在时尚圈人士和年轻女性白领产生强烈共鸣,被奉为“办公室生存宝典”,成为都市白领与各色老闆斗智斗勇的热门话题。另一方面,影片中大量时尚潮流元素也为女性在办公室这个大竞技场中争奇斗妍提供相当多借鉴,成为一部引领风潮的影片。轻鬆幽默的影片基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精緻的影片质量做成同类型影片中的佼佼者。(新浪娱乐评)
角色塑造成功
在影片中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改过去擅演的情感丰富内敛的柔婉女性形象,出演一位只手遮天、高高在上、专制老辣的冷麵“女王”。而斯特里普在影片中不像某些学院派演员那样滥用演技,表演没有丝毫过火,言行举止自然适中,在细微的表情神态中,骨子里透出“女王”的威严震慑。而在这位女强人背后的孤独凄凉,斯特里普同样拿捏到位,动人却不见丁点矫情虚假。(《羊城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