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是由湘潭大学党委宣传部、湘潭大学网路与信息管理中心、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牵头组建的集资讯平台、宣传平台、理论研究平台、团队合作平台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宣传平台。

2015年3月21日,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暨网路文明促进会正式成立,这是湖南省首个整合高校内部新媒体力量与资源,发挥校园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的校级学生组织。在校党委宣传部、网路中心、校团委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和联络中心内部及校内外优秀的宣传资源,争取和挖掘校内外宣传资源,积极探索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长效发展机制。整合了我校20个院系团委、8个校级组织、2个自媒体创业团队等宣传部门,打造了集资讯、宣传、理论研究、团队合作平台为一体的全方位宣传平台,承担了我校青年工作和校园文化的新闻报导、资讯採集检索和成果展示等工作,致力于挖掘学校优秀青年典型,展现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传媒中心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校党委宣传部齐绍平部长、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唐湘岳、大公报湖南分社总编辑唐学伟、湖南日报驻湘潭日报分社社长曹辉、红网新媒体中心副主任耿红仁、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何纯等受聘为指导老师和顾问。并由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章思思老师作为日常工作分管老师。

媒体平台:中国青年网湘潭大学通讯站

红网时刻新闻湘潭大学通讯站

大公网湖南频道湘潭大学工作站

中国大学生线上通讯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 外文名:The Xiangtan University youth media center
  • 组织理念:青年时代,传媒未来!

组织标识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成立背景

成立现场成立现场
2015年,我校共青团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及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组建青年网路文明志愿者队伍、深入推进青年网路文明志愿行动的通知》、《关于建立高校共青团网路宣传员队伍的通知》、《关于在直接联繫点高校组建网路文明促进会的通知》等系列通知档案精神,坚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紧抓团员青年思想政治引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担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变动加速,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锋频繁,高校师生作为获取信息能力非常强、思维非常活跃的群体,不可避免地被捲入到这种交流、交锋当中,这就使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任务更为複杂和艰巨,特别是要有对敌对势力渗透的忧患意识。二是网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互动交流平台不断发展,将青年学生的眼球更多地从课堂、图书馆吸引到网际网路上,使传统的宣传思想工作模式面临新的巨大挑战,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具有大数据意识。三是相对于上世纪而言,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为鲜明,创新创造的热情更高,但价值观念的可塑性也更强。
从我校团委本身出发,有各大校级学生组织及各院下设团委学生会并分设宣传部。在大小参差不齐的三十多个学生宣传部门里,所囊括的近千名同学占据了微博、微信等各大新媒体平台,庞大的机构和人员。在讲求新闻传媒实效性的前提下,渐渐显示出冗杂。因此,随着网路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在自媒体高度发展的新常态下,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方法、新手段、新载体的研究,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利用好新闻传媒平台,服务学生成才成长,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做好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也就显得尤为迫切。面对网路新媒体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新形势,我校共青团主动站位,积极作为,顺应形势,切实推进网路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对广大团员青年的宣传覆盖面、影响面,尤其注重新媒体阵地建设,积极探索和构建团学宣传工作新载体、新平台。

组织定位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是由湘潭大学党委宣传部、湘潭大学网路与信息管理中心、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牵头组建的集资讯平台、宣传平台、理论研究平台、团队合作平台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宣传平台。在校党委宣传部、网路中心、校团委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和联络中心内部及校内外优秀的宣传资源,争取和挖掘校内外宣传资源,积极探索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长效发展机制。为了进一步健全团学宣传阵地,积极培养校园意见领袖,全面占领舆论制高点,我校团委特别注重科学谋划、整合资源,协调全校各院系团委、各校级组织等学生宣传部门及校内自媒体创业团队等宣传资源,联合成立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宣传体系。
引导:一是通过建立青年网路文明志愿者队伍,引导网路舆论,通过各网路社交平台,占领网路宣传阵地。二是通过整合,以青年传媒中心为载体,以网站、微博、微信、论坛四个平台为切入点,打造校团委、院系团委、学生组织、班级团支部、自媒体创业团队(湘大百事通、XTU百事通等)五级联动新媒体体系,引导校各学生组织宣传工作发展方向,把握宣传中心思想,建立一支能及时发现、解决、引导网路舆论事件的青年网路文明志愿者队伍,使我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更加有深度、广度。
管理:校党委、网路中心、团委加强对学生宣传队伍的管理,以青年传媒中心为阵地,规範统一信息出口,加强舆论监管力度,针对重大档案精神、校园精品活动以及舆论事件,在短时间内各宣传组织在微信、微博、QQ、论坛、校内外网站等同步回响、积极发声,形成快捷、专业、精準的宣传机制,快速占领舆论制高点。此外,注重加强思想引导以及考核力度,突出分类管理的实效性,进一步完善中心的管理制度。
协调:一是通过中心指导,协调校内--校外、校--院、院--院的宣传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合理利用新媒体推进团学工作,促进共青团工作的网路化转型。力争建成为:青年舆论引导中心、青年人才聚集中心、团学信息发布中心、团员青年联络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二是以青年传媒中心为媒介,积极联繫大公报、光明日报、红网等外部宣传资源,夯实平台基础,拓展宣传外延,落实对接视窗,进一步规整已有外部资源,打好宣传工作的“组合拳”。
服务:以青年传媒中心为核心,进一步凝鍊组织,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媒体运营中心、记者团、新闻通讯站、设计研发工作室以及30个分中心等打造为集资讯平台、宣传平台、理论研究平台、团队合作平台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宣传平台,加强内部组织架构的建设,夯实团学宣传工作基础。中心关注校园生活、传播校园文化、弘扬校园精神、服务于青年学子。承担湘潭大学特色的青年工作和校园文化的新闻报导、资讯採集检索和成果展示工作;承担校团委的网上宣传阵地的建设、维护与内容更新;承担团系统微博体系的维护与运营。中心平台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并积极挖掘学校优秀青年典型,展示学校面貌,展现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定期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新媒体大讲坛、徵文比赛、手机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
资讯分享平台
实时公布、更新有关学校、院系活动以及其它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时讯,整合新闻信息,做到信息共享。
宣传传播平台
全面整合校内外网站、微博、微信等线上以及宣传栏、报刊等线下宣传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方式将活动前期宣传做好,中期宣传做精,后期宣传做久。将团学活动宣传与学校对外宣传相结合,共同扩大学校的宣传影响力。
理论研究平台
搭建宣传研究平台,积极探究如何更好地持续性地做好宣传工作,积极探讨青年传媒中心的长效发展机制及发展方向,注重宣传工作的理论总结,不断提升宣传意识,为青年传媒中心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团队合作平台
以青年传媒中心为纽带,发挥中心的桥樑作用,积极搭建校院以及院院宣传资源的交流共享平台,加强各宣传部门在宣传策划、稿件拟写、新媒体运营等方面的交流,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

组织机构

机构历史

2014年11月——2015年3月,组织筹备期。
2015年3月21日,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及网路文明促进会正式成立,从当时各个学生组织中仅仅抽调了十几人建立基本人员框架,沿用了助理团的机构形式,名义上构成了湘潭大学第一届青年传媒中心及网路文明促进会
2015年4月初,代理主席陈绪林在指导老师陈金龙的指导下,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第一次变更了组织框架,真正形成校级学生组织从主席团到部长到干事的三级联动制;主席团下设立办公室,数字媒体部,网路媒体部,视觉设计部,传媒拓展部,新闻采编部,记者团;分中心即为校级组织及各院系学生会宣传部;在2015年9月,时任主席团上任后第一次进行招新纳乾工作,一度扩充至100多人,构成了湘潭大学第二届青年传媒中心及网路文明促进会,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校级学生组织,从某种名义上也可以成为真正的第一届青年传媒中心及网路文明促进会。
2016年9月,新任主席杨善舒之初沿用了之前的框架形式,但由于在工作中逐渐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在时任分管老师罗丁山的指导下,第二次对组织框架进行了调整,主席团下设立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媒体运营部,记者团,新闻通讯站,设计研发工作室,也就是最新现行的组织机构形式。

现行组织形式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在主管单位、指导老师指导下,经过多次摸索最终确立了由主席团负责,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媒体运营部、记者团、新闻通讯站、设计研发工作室以及30个执行宣传部的组织框架。最新组织机构如下:
(一)主席团
主席1名、副主席4名(分管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媒体运营部;记者团、新闻通讯站;设计研发工作室)
1.主席负责对内统筹与对外联络工作。
2.分管办公室与人力资源部副主席,负责中心的财务、公文、联繫、物资、团宣、考核、内建、公关等工作。
3.分管媒体运营部副主席,负责新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发布校园热点,报导校园活动。
4.分管记者团与新闻通讯站副主席,负责撰写新闻稿件、採访、活动拍照、新闻调查、审稿、传稿等工作,对接26家校外媒体平台。
5.分管设计研发工作室副主席,负责管理中心平麵製品和视频的设计与製作。
(二)办公室
主任1名副主任4名
工作职责:
1.负责中心内部、对外各级各类通知的上传下达;
2.负责各项会务工作;
3.负责财务工作及物资的保管;
4.负责中心档案的起草、审批、报送与彙编存档;
5.协助中心各职能部门开展对外联络及接待工作;
6.负责中心活动的外联工作;
7.举办中心品牌活动。
(三)人力资源部
部长1名、副部长4名
工作职责:
1.负责与各院系、组织执行宣传部联繫,并对团学宣传思想引领工作进行考核;
2.负责中心内部人事考核;
3.负责中心内部建设;
4.负责中心公关工作。
(四)媒体运营部
部长1名、副部长5名
工作职责:
1.负责团属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湘潭大学QQ服务号、湘大青年公众号、青年传媒中心兴趣部落、青年传媒中心官方QQ、团委微博以及青媒微博;
2.负责团中央Myouth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管理、推广和维护;
3.校园热点、活动或优秀事迹的采编和发布;
4.进行网路平台建设和维护。
(五)记者团
部长1名、副部长5名
工作职责:
1.撰写校团委及中心活动稿件;
2.校园内其他重大活动稿件撰写;
3.负责中国青年网的招新与发展工作;
4.负责相关新闻动态、人物专访、实践纪实、图文报导的採集和编写;
5.日常稿件撰写与修改。
(六)新闻通迅站
部长1名、副部长4名
工作职责:
1.管理红网、大公报、中国大学生线上等32家校外媒体平台;
2.负责全校稿件的编辑、上传和审核工作;
3.稿件上传平台的管理与拓展;
4.负责各大活动的拍照及录像;
5.校园内深度报导,挖掘全校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七)设计研发工作室
部长1名、副部长5名
工作职责:
1.平面设计:负责设计中心各项活动的宣传製品;
2.视频剪辑:负责校团委及中心内部大小活动的宣传视频的製作和各类视频的剪辑;
3.提供各类视频、音频、设计等软体支持,例如PR、AE、AU、AI、PS,H5类网页製作,PPT製作等。

历届成员

(一)第一届成员名单(2015.03.21——2015.06)
主席团:
第一主任:黄家庆;督导员:林榆堤、吴 倩
自媒体中心:
主任:吴佳杰;副主任:张露瑶、钱 鑫
网站运营中心:
主任:梁博威;副主任:牛佳策
记者团:
团长:张露也;副团长:陈唯琛;记者:邓婷婷、金 超
平面设计运营中心:
部长: 陈绪林;副部长 :黄可盈、刘直果
执行中心分主任:
刘瑛、董 鑫、曹一慧、樊赛男、王浩、温佳璐、覃静文、谢燕宜、文恩惠、余龙飞、周侨、刘 芳、刘 元、杨锦涛、吴文倩、陈锦玉、阎加琳、王 蓉、李海涛、陈平香、申明、任新琪、王明迪、雷 洁、袁耀华
(二)第二届成员名单(2015.04——2016.06)
主席团:
主席:陈绪林;’副主席:王占聪、任新琪、邓婷婷;摄影总监:赵越
办公室:
主任:彭玉坤;副主任:刘 芬、蒋奕伦、全 敏、沈 悦、郎学陆、赵婧秀
数字新媒体部:
部长:杨善舒;副部长:张 盈、吴晓静
网路媒体部:
部长:姚云鹏;副部长:张薇、梁罗敏
视觉设计部:
部长:罗逾逾;副部长:莫嘉欣、郭心蕊
传媒拓展部:
部长:黄猜;副部长:刘苏杰
新闻采编部
部长:陈珊珊;副部长:朱瑶
记者团
团长:陈紫偲;副团长:夏盼盼、李 燎、蒋茂芹
执行宣传部部长
哲学系:张蓓蕾;历史系:于永卿;商学院:李柯逸;公共管理学院:康松艳;旅游管理学院:黄冰清
法学院·智慧财产权学院:黄雅倩;文学与新闻学院:房文舒;外国语学院:杨咏梅;艺术学院:叶浩峰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张梦瑶;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李冰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卓杰
化学学院:赵婧秀;化工学院:张辉;机械工程学院:余芳茈;信息工程学院:李振民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蒋源;能源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李胡一斐;兴湘学院:朱彦燕
国际交流学院:吴李煜
(三)第三届成员名单(2016.09——2017.06)
主席团:
主席:杨善舒;副主席:任艺、马亚林、罗逾逾
综合事务中心:
主任:刘利君;副主任:陈敏娟、张松林、魏慧榕、谭润民、贺思媛
媒体运营中心:
主任:陈缘;副主任:李泽耀、赵昭昭
采编工作室:
主任:王安琪;副主任:胡佩、姜梓悠、李凤
新闻通讯站:
主任:王忠尧;副主任:朱文慧、巩竞丽、谢章怡
设计研发中心:
主任:刘铭仁;副主任:贺童、陈春燕、张权(非常务)、朱雪琴(非常务)、王珑(非常务)、王港(非常务)
执行中心分主任:
哲学系:朱瑞收;历史系:王一鑫;商学院:王志毅;公共管理学院:邓瑶;旅游管理学院:李严
法学院·智慧财产权学院:曾鹄淼;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欣柯;外国语学院:任晓玉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余芬芬;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向维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德志
化学学院:蒋菀瑶;化工学院:王珑;机械工程学院:刘桑桑;信息工程学院:汤雪川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徐浪;环境与资源学院:魏立佳;艺术学院:刘紫丹;国际交流学院:孟海风
兴湘学院:杨柳;研究生院:李晓燕;湘潭大学学生会:冯楚涵;湘潭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鲁晨
湘潭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孔德桐;湘潭大学三翼工作室:贾思敏、赵冠南;湘潭大学雷锋公司:彭娅
湘潭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李婉琼;湘潭大学孝行协会:吴梦月;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组委会:汤娜
湘潭大学公益联盟:史锦玉;湘潭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周义琼
(四)第四届成员名单(2017.09——2018.06)
主席团:
主席:刘利君;常务副主席:刘铭仁;副主席:张松林、冯楚涵
办公室:
部长:郑青蓝;副部长:李泽森、李艳、谢玉婷、蒋家峥
人力资源部:
部长:黄家伟;副部长:宋昱杉、万宝玉、李苗
媒体运营部:
部长:李泽丰;副部长:陈阳、张思洋、王文斐、魏雪艳、张潇珂
记者团:
部长:李宇乐;副部长:姚星、鲁金豹、林川淇、李珊珊、胡宜君
新闻通讯站:
部长:王朋;副部长:徐童彤、巫榛明、王超凡(非常务)、王宽(非常务)
设计研发工作室
部长:邓焯兰;副部长:唐子荃、胡雪莉、秦迪、余佳明、李涛
执行宣传部:
哲学系:许卢珊;历史系:王淼欣;商学院:杨瑞;公共管理学院:姜鑫;法学院·智慧财产权学院:唐诗洋
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林洪;外国语学院:吴奔;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胡琴;艺术学院:熊春月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林锋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小钒;化学学院:陈建成;化工学院:刘瑜
机械工程学院:张书洋;信息工程学院:陈胤铭;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罗俊倩;环境与资源学院:候庆政
国际交流学院:周娟;兴湘学院:吴曼丹;研究生院:彭瑞宣;湘潭大学学生会:徐凌君
湘潭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冯玲;湘潭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谭婷婷;湘潭大学三翼工作室:欧阳晴
湘潭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刘兴林;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组委会:杨震霄;湘潭大学公益联盟:王文博
湘潭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刘莹
(五)第五届成员名单(2018.09——2019.06)
主席团:
主席:王朋;常务副主席:陈阳;副主席:姚星、胡雪莉、徐童彤;设计总监:唐子荃
办公室:
主任:李晓雨;副部长:何赏、黎娟、陈薛莉莎、周楚豪
人力资源部:
部长:刘晨;副部:李亚楠、段宇玺、杨亭、毛思雯
媒体运营部:
部长:陈怡杉;副部:余昕蓉、周霜梅、陈俊霖、王诗玥、伊浩然
记者团:
部长:李灿;副部:徐超颖、陈雨欣、李杨、殷玥
新闻通讯站:
部长:谈佳;副部长:张羽明、张晶、潘瑞环
设计研发工作室
部长:涂若曦;副部长:苏子琪、钱忱奥、刘章玥、谭文顺、王嘉懿
执行宣传部:
碧泉书院:李玥璐;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语娇;商学院:吴政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玉兰;法学院·智慧财产权学院:薛红
文学与新闻学院:常帅;外国语学院:莫沁妮;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郭梦婷;艺术学院:赵耀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邓钦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唐福康;化学学院:丁文彬;化工学院:沈孝娟
机械工程学院:郭帅;信息工程学院:石帅;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钱鹏;环境与资源学院:李佳
国际交流学院:王岩;兴湘学院:陆琴;研究生院:罗炜欣;湘潭大学学生会:解光策
湘潭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蒋依;湘潭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杨婧静;湘潭大学三翼工作室:王梦婷
湘潭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段贝宁;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任卓;湘潭大学公益联盟:王婷婷
湘潭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张钰涵

获奖情况

1.2016年12月荣获第十一届“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芙蓉学子·团队合作奖;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2.2016年荣获网路文明与安全创新传播大赛全国前十强;
3.2016年三下乡课题:《“网际网路+”时代背景下对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调研——以汶川县及周边地区为例》荣获“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
4.2017年2月荣获腾讯QQ智慧校园2016年度"传播示範院校"称号;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5.2017年3月荣获中青网优秀校园通讯社;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6.2017年9月三下乡课题:《新媒体在开展古镇古村文化扶贫中的作用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为例》荣获“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优秀团队”称号;
7.2017年9月三下乡课题:《挖掘校史资源,弘扬办学传统——在建校60周年之际对湘潭大学校史进行发掘整理和补充》荣获得“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称号;
8.2017年12月荣获“2017年度QQ智慧校园湖南地区新媒体最具影响力院校”称号;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9.2018年1月荣获“腾讯QQ智慧校园2017年度"传播示範院校"称号;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10.2018年4月荣获中国青年网优秀项目执行通讯站;
11.2018年5月荣获“2017年度优秀项目执行通讯站”;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12.2018年9月三下乡课题:《“网际网路+旅游”精準扶贫的作用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漵浦县为例》荣获“优秀团队”称号;
13.2018年11月荣获“芙蓉学子-榜样力量”社会实践奖;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14.2019年3月荣获2018年度湖南省青媒奖“十佳QQ空间”。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活动开展

1.抓人才培养,以专题活动为方式,提升团学宣传工作者媒体素养和工作能力;聆听湘大之声,分享传媒之道,邀请唐湘岳、曾尹郁、齐绍平、李志威、张军五名专家学者成功举办五期青年传媒大讲堂;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2.抓队伍建设,以学习提高为重点,努力增强团干部的宣传工作能力,选派主要负责人参加全国高校新媒体工作培训班、第九届全国高校课外理论社团研讨会,湘潭共青团新媒体培训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团队之星活动;
3.抓思想引领,以主题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成功开展“纪念抗战七十周年系列活动”、 2016 年“五·四团旗传递活动”、2017年湘大青年“行”活动、2018年“恰青春,正芳华”青春毅起行活动;
2016 年“五·四团旗传递活动”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2017年湘大青年“行”活动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2018年“恰青春,正芳华”青春毅起行活动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4.抓校园文化建设,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格局;举办了2015年“图片中的湘大”摄影大赛;牵头开展 2015 年毕业季图片徵集系列活动、2017年清朗网路,文明湘大”表情包标语大赛、2017年毕业季“湘遇终湘别”系列活动、2017年湘潭大学“十佳、优秀学生记者”颁奖典礼暨“新媒体与青年工作”主题讲座、2018年“湘大正芳华“视频达人秀活动、2018年毕业季“长湘忆兮勿相忘”系列活动。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5.抓平台建设,以创新为总览,努力健全平台体系,举办了红网“时刻”客户端推广活动、myouth 平台推广建设活动,建立中青网通讯站、牵头建立全国高校网路文明促进会联盟、申请认证湖南教育网,搜狐网等稿件外推平台总计26个、建设湘大青年体系、建设QQ智慧校园、直播校内各类大型活动均取得良好成效;
6.抓专项落实,以最优为中心,积极选拔推送校内精品;开展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首届湘潭市微信创作大赛等活动推选赛、雪花勇闯天涯活动、“幸福新湖南”徵文活动。
7.抓学以致用,以暑期“三下乡”为契机,开展以“网际网路+”时代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对新媒体运用情况的调研为主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以“网际网路+”时代为背景下对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活动、以“挖掘校史资源,弘扬办学传统——在建校60周年之际对湘潭大学校史进行发掘整理和补充”的调研活动和以“新媒体在开展古镇古村文化扶贫中的作用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为例”的调研活动。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以上活动均取得了重大反响;此外中心积极开展我校青年团学工作和校园文化的新闻报导、资讯採集检索和成果展示等工作,挖掘学校优秀青年典型,展现我校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总计发表2800多件稿件,其中中青网、红网、大公报和中国大学生线上等主流媒体总计发表各类稿件1700余件。其中在中青网、红网等重点媒体平台上达 300 多次。

对外交流

1.青年传媒中心主席赴南开大学参加研讨会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2.青年传媒中心主席受邀参加高校共青团思想沙龙
3.青年传媒中心加入全国高校网促会联盟,与各高校一起进行新媒体工作的培训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4.青年传媒中心媒代表赴郑州大学参加全国高校网路文明促进会联盟的年会
5.青年传媒中心成为中青网驻湘潭大学校园通讯站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6.参加腾讯QQ智慧校园信息化暨湖南省高校新媒体运用研讨会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组织吉祥物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