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羊蹄甲
石山羊蹄甲(学名:Bauhinia comosa)为豆科羊蹄甲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450米至2,10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石山羊蹄甲
- 拉丁学名:Caesalpiniaceae nom. conserv.
- 别称:冠毛羊蹄甲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目:蔷薇亚目
- 科:豆科
- 亚科:云实亚科
- 族:紫荆族
- 属:羊蹄甲属
- 亚属:厚盘亚属
- 种:石山羊蹄甲
- 所属卷:Bauhinia L.
形态特徵
木质藤本;小枝被褐色长柔毛;卷鬚单生或成对,被毛。叶硬纸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3-6厘米,宽2.8-6.5厘米,基部心形,有时近截形,先端2裂达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阔卵形,圆钝,两面近无毛或下面初时被疏柔毛;基出脉7-9条;叶柄长2-3厘米,被长柔毛。总状花序狭长,多花,长10-15厘米或更长,先端具密集的苞片呈毛刷状;总轴多少具棱,被长柔毛;苞片与小苞片钻状,长5-8毫米,被毛;花梗长8-13毫米,被毛,中部或中部以下具2枚小苞片;花托长2-3毫米;萼裂片5,长约5毫米,上面2片常粘合为阔披针形,外面被毛,内面具脉纹,开花时向下反折;花瓣黄色或黄白色,倒卵形或长圆形,长约7毫米,先端急尖,圆或钝,外面有一纵列丝质长柔毛,具短的瓣柄或近无柄;花盘肥厚,肉质;能育雄蕊3枚,花丝无毛;退化雄蕊2枚,小;子房具柄,无毛,生于花盘的一侧。荚果带状长圆形,略扁,长约7厘米,宽约2厘米,果瓣木质,无毛;种子椭圆形,扁平,长约1厘米,宽7-8毫米。花期8-9月;果期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00~)1 400~2 100米石灰岩山坡灌丛草地或疏林中。
分布範围
产云南、四川。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建水县。
产永胜、元谋、元江、开远、蒙自、建水;四川西南部(金阳、布拖)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