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採访(词语)

採访(词语)

採访(词语)

採访,拼音是cǎi fǎng,指採集寻访。是新闻界辞彙,即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採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採访
  • 外文名:cover
  • 拼音:cǎi fǎng
  • 解释:指採集寻访。是新闻界辞彙
  • 日本语:取材 しゅざい

汉语词语

英译解释

【英译】 1.cover (news);
2.have an interview with;
3.make inquiries;
4.gather material。

详细解释

蒐集寻访。也专指新闻採访,即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採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採访採访

传播学名词

概念

採访是新闻工作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可能收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蒐集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採访是採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採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

目的

採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不论採访的客体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记者注意的只是为大众所关心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要求

新闻採访要求採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採访技巧,即能够在纵横交错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 新闻採访除突发事件的採访外,新闻记者在平时还从事主动的、有目的的採访。这种採访事先有明确的报导思想,有充分的资料準备,有周密的採访计画。

方法

採访活动的方法有个别访问、现场查勘、参加会议、开调查会、出席记者招待会、阅读文字材料等。採访的活动方式有个别採访、集体採访、交叉採访、分段採访、巡迴採访、隐性採访 (在某些特殊场合由于特殊原因而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採访目的的採访活动)等。新闻记者因分工和採访习惯不同,採访记录的方式有默记、笔录、摄影及录音、录像等不同形式。

注意事项

一、採访前的準备:
1) 掌握与採访内容有关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玉树哀悼日採访玉树哀悼日採访
2 )翻阅与报导有关的档案及历史和现实资料。
3 )制定採访方案和提纲。
二、创造轻鬆融洽的气氛:
1) 注意第一印象,採访按时赴约,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态度应端正、诚恳、衣着整洁。
2)寻找媒介,拉近心理距离。
3)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对採访对象的理解,採用接近被採访者身体的位置以便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4)面部表情应是感兴趣,保持适当的眼光交流。
5)注意倾听,及时反馈,在适当的时候要补充说明,必要时表述对方内容,解释对方意思。
6)避免因不感兴趣而忽略採访对象及他说的话。
7)避免争论和喧宾夺主。
三、注意说话艺术:
1)採访中要努力与採访对象交流思想,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建立知心朋友关係才能把採访引向深入。
2)对善言谈者,要耐心听取;对离题漫无边际的谈话要注意引导,不要显得不耐烦或急躁。
3)对不善言谈者,要轻声慢语,不退不逼,帮助对方回忆和思考。
4) 对不肯交流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没有时间交谈者,要见缝插针,粘住不放。
5)根据不同的对象,採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6)最好一次只问一件事情,有针对性。
四、携带物品齐全:
1)一部DV
2)一副三脚架
3)一部数位相机
4)一支录音笔或一个可录音MP3。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