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简称MPG,全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是德国的一个大型科研学术组织,也是国际上规模最大、威望最高和成效最大的由政府资助的自治科学组织。它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威廉皇家学会。1948年9月,学会以着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人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总部设在慕尼黑。马·普学会以罗马神话的智慧女神弥涅尔瓦(Minerva)的头像为徽标,显示了对于知识和自由的崇敬。截至2014年,马·普学会至少走出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

马普学会共有83个研究所,12000名雇员,9000名客座科学家、博士后与学生,其研究涉及物理、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基础科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一直致力于国际前沿与尖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马普学会的各个附属研究所被视作基础研究领域的 “杰出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经过长年的历史洗涤,马普学会坚信基础科学研究指引着人类未来的方向,并以宽容、自由、和谐的理念支撑起一个又一个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使其一直保持着世界顶尖研究机构的美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
  • 外文名:Max Planck Gesellschaft or Max Planck Society
  • 简称:马普学会
  • 现任主席:Martin Stratmann 
  • 前身:威廉皇帝学会
  • 成立时间:1948
  • 所属国家:德国
  • 知名会员:爱因斯坦,维尔纳,海德堡等 
  • 年论文量:约15000篇 
  • 所属研究所:83所 
  • 研究领域:物理、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 

学会组织

马普学会共有83个研究所,涉及物理技术、生物医学、基础科学技术与人文三个学科领域,致力于国际前沿与尖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约12 000名雇员,9 000名客座科学家、博士后与学生。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是一所公益性的独立科研组织。为获得新的认知,该学会进行基础研究,并以杰出的科研人才为核心建立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的各研究所被视作基础研究领域的 “杰出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科学巨擘,德国人普朗克科学巨擘,德国人普朗克
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下属83个研究所、科研处、实验室和工作团体,它们对挑选出的广泛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各研究所有选择和进行科研任务的自由,并独立进行科研。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在科学上的合作主要以有期限单个项目的形式进行。
有些革新型的研究工作在大学中还没有占有充分的地位或者由于学科交叉不适应大学的体制结构,还没有开展起来,这些研究工作主要由马克斯--普朗克协会进行。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的研究所在许多领域起到了补充大学科研的作用,学术上带头的科学家基本上都从外部、常常也从国外招聘。在德国科研体系中,马普学会的定位和功能是:(l)在其研究所内给在重要的、前瞻性、国际範围内的基础研究领域工作的杰出科研人员提供最好的工作条件;(2)开拓高等院校尚未成熟的前沿交叉研究领域;(3)只有组织跨学科研究才能取得成果的研究领域;(4)研究课题因需大型或专门设备才能进行,或需要巨额经费,高等院校尚不能承担;(5)与其它研究机构共享研究资源。
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马普学会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马普学会总部
还有15所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正在筹建之中,它们将与德国大学合作,建立所谓的“马克斯--普朗克科研学校”。在这些科研地点,将目标明确地开展国际合作,尤其将促成外国年轻一代科学家攻读博士学位的计画。这项计画至少有一半的经费将用于外国申请人。

获得荣誉

自1948年马克斯-普朗克协会成立以后,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下属研究所就有33名研究人员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它也被誉为“诺贝尔奖锻造厂”(forger of NobelLaureates)。此外,在德国总共 30 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有 21 人为马普学会科学家。
马·普动力学与自组织系统研究所马·普动力学与自组织系统研究所
2013年由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的全球科研机构的排名中,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名列第一位,技术研究专项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三是美国的AT&T公司和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在2014年自然出版指数排名中,马普学会高居世界第三位。
马普学会因对国家科技进步的卓越贡献而备受德国人推崇。2008 年,瑞典的一家谘询公司(Swedish consultancy Universum Communications)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马普学会在德国 130 家着名僱主中最受青年科学家青睐(占 20.3%),领先于弗劳恩霍夫协会 (占 14.9%) 和罗氏公司(RocheDiagnostics,占 13.1%)。

决策机构

学会的中心决策机构是评议会,在评议会中,国家、科学界和舆论界代表是平等合作的关係。学术委员会是学会的最高学术机构,它分为三个学部:化学、物理、技术科学部,生物医学部和人文科学部。学部负责讨论所属研究所的共同事务,对评议会的科学政策提出建议,如研究所、室的设定和撤消以及任命新的学术委员等。

经费来源

马·普学会虽然经费的80%以上由政府提供,业务上的顾问却由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担任,同时还有舆论界人士任监察小组成员,共同决定科研政策。2008 年,马普学会年度财政预算达 17.2 亿欧元,约 80%来自联邦政府与州政府 (二者各占一半),剩下的 20%主要来自社会捐赠、会费以及其自身从事的服务收入。

团体会员

学会现有研究人员近万人,其中科学家占一半,外籍科学家约有1000人。学会一直努力在不考虑国籍的情况下发现适合的科研人才,这也是它赢得世界声誉的一个重要手段。2011年的外籍人员统计数据:全部员工中来自外国人员比例28%;科研人员中来自国外人员比例33.1%;在读博士外国人比例43.7%;博士后外国人比例90.6%;访问学者外国人比例53.5%。
马·普学会佛罗里达学院马·普学会佛罗里达学院

中国籍所长

马普迄今唯一的中国籍所长
马普学会和中国也颇有渊源,目前就职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精密仪器系的王力军教授曾于2003-2008年任德国马普学会新成立的光学、信息、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Director),组建该所,是马普迄今为止唯一的中国籍所长。2009年初,王力军辞去马普研究所所长职务,为该所资深会员(Max-Planck Fellow)。

发展历史

成立前夜

马普的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的当时德国最高学术机构威廉皇帝学会(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相信科学技术的兴起能够增强国家的实力,因此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威廉皇帝学会,以增强德国的科研力量。
威廉皇帝学会走出众多世界着名大科学家,例如:爱因斯坦 (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瓦尔特·博特(Walther Bothe,1954年诺贝尔物理奖),彼得·德拜(Peter Debye,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等,每一个都具有极高的声望。
1933年纳粹上台后,极为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威廉皇帝学会获得了“数额巨大的财政援助”。虽然后期有很多犹太裔科学家遭到迫害,但是,学会的研究项目一直持续进行。1945年5月,枪声寂静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投降,百废待兴。包括威廉皇帝学会在内的一些德国精英科学机构遭到严重破坏,人员流失严重。威廉皇帝学会失去了在柏林的办公地点,总部搬到了位于美英占领区的哥廷根。当时占领德国的美军军队总司令Lucius Clay认为威廉皇帝学会这样一个与纳粹联繫紧密的机构,将会对和平产生威胁,因此认为该学会必须解散。甚至同盟国委员会也同意签署法案解散威廉皇帝学会。但是,这一决议遭到英国占领当局的反对。他们认为,德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并没有受到纳粹的政治污染,依然倡导威廉皇帝学会的精神,在世界科学界中扮演着卓越的角色。德国人也希望保留威廉皇帝学会以防止人才流失。最后,经过多方协调商讨达成协定,决定保留威廉皇帝学会,但是该学会必须摒弃旧的名称,因为旧的名称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德国对战争的狂热和称霸世界的野心。马普的诞生就此拉开帷幕。

马普之父

谈到马普的诞生就不得不提及“马普之父”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年), 1918年因发现能量量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威廉皇帝学会的主席,普朗克在1933年纳粹上台时曾表示学会愿意投入到帝国的“纯净”研究中。但是,后来国家权力被滥用,普朗克目睹了许多犹太人朋友和同事们被驱逐出他们的工作岗位,甚至遭到迫害,他开始渐渐地放弃了自己的立场。但是,普朗克依然坚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并成功说服了部分正在考虑移民国外的科学家们留在了德国。普朗克还竭尽全力,使得一些犹太人科学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在威廉皇帝学会的研究所内继续工作。后来,政治环境越来越恶劣,1937年,普朗克发表着名演讲“宗教和自然科学”。
1938年底,纳粹宣布将威廉皇帝学会所有人员的社会、政治和私人生活相统一,普朗克辞职以表示抗议。虽然已经80岁,普朗克还是冒着战乱前往各地演讲。二战时,普朗克在柏林的家毁于空袭,他被迫离开柏林四处漂泊,但是他仍然心怀希望,坚持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开始的那天”。二战结束后,普朗克所在区域恰巧由前苏联控制,当时占领当局指派的威廉皇帝学会负责人英国化学家Berky Blount决定将这位着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带到西方占领区。1945年5月16日,87岁高龄的普朗克来到哥廷根。两个月后,威廉皇帝学会在哥廷根得到重建,普朗克担任临时委员会主席。普朗克同意为威廉皇帝学会找一个能体现其真正的科研价值和员工理念的名称,他坚信新成立的研究机构将是德国基础研究的新开始。1946年,为纪念普朗克的杰出贡献,威廉皇帝学会正式更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由从英国获释回国的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出任主席。
1948年,原威廉皇家学会院部的空气动力学实验装置(AVA)成为现代马普的摇篮。早在1933年,纳粹的大量财政支持使得AVA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研究设施,而在二战的最后一年,威廉皇帝学会的4个研究所以及管理机构迁到哥廷根,AVA为他们提供了避难场所。当时,在英美占领区的威廉皇帝学院的29个研究所融合成新的马普。到1949年秋天法国占领区的5个研究所也加入了进来。最初的几年,马普的研究活动遵循两个原则:关注基础研究,远离政治和企业。

马普今天

如今,马普作为德国最为成功的研究机构,培养出众多优秀科学家,并跻身于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之列。每年,在国际着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大约15000篇文章见证了马普卓越的科研成果。
马普前任主席Peter Gruss教授指出,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科学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如果要回响全球化的号召,解决人类所面对的困难,我们就必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一些基础问题应当得到解决:如何提高地震及其他环境灾害预报的準确性?如何抵御疾病的袭击?如何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而这些基础问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当今以劳动力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中,基础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它不仅为理解世界铺平了道路,促进了文化体系的建立,也为利用合理策略控制日益增长的複杂系统建立了先决条件。因此,无论何时,马普必须重视基础研究的发展。”Gruss说。事实上,马普也是这幺做的。
马普的首要目标便是推动科研的发展。截止2011年1月1日,马普下设了80个研究所和研究实验室,其中,4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实验室建立在德国本土之外,其余则主要分布在德国各个城市,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马普拥有近16873名雇员,其中包括5222位科学家,另外还有4641名学生和访问学者在马普的各个研究所学习和工作。现在马普主要从事三个领域的研究:生物学和医学、物理化学技术、人文科学。
马普的理念认为,虽然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但是人们可以塑造未来,而要完成这项使命必须要有新的认识和创新。通过一系列顶尖的国际性研究,让知识和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组织机构

各个马普研究所主要从事以下三个领域的研究:生物学和医学、物理化学技术、人文科学。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经常紧密与所在地大学合作,但仍为大学外之独立机构,机构人员不负责大学内部教学工作,并拥用较大学更良好的设备和更充裕的资金,维持其世界级的学术地位。
  •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PI für evolutionäre Anthropologie),莱比锡
  • 马克斯·普朗克心肺研究所 (MPI für Herz-und Lungenforschung), 巴特诺海姆
  • 马克斯·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MPI für Astronomie),海德堡
  • 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学研究所(MPI für Astrophysik),加兴
  • 赫尔奇阿娜图书馆,马克斯·普朗克艺术史研究所(MPI für Kunstgeschichte),罗马(义大利)
  • 马克斯·普朗克结构生物学、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研究所(MPI fürStrukturbiologie, Chemie und molekulare Biophysik) , 罗萨里奥 (阿根廷)
  • 马克斯·普朗克教育研究所(MPI für Bildungsforschung),柏林
  • 马克斯·普朗克系统动力学研究所(MPI für Dynamik komplexer technischer Systeme),马格德堡
  •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MPI für Biochemie),马丁斯瑞德
  •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地理化学研究所(MPI für Biogeochemie),耶拿
  •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MPI für Biophysik),法兰克福
  • 马克斯·普朗克血管生物学研究所(MPI für Vaskuläre Biologie),明斯特
  • 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MPI für Chemie,又名奥托·汉恩研究所),美因茨
  •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所(MPI für bioanorganische Chemie),米尔海姆
  •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MPI für biophysikalische Chemie,又名卡尔·弗里德里希·波恩合弗研究所),哥廷根
  • 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统计学研究所(MPI für demografische Forschung),罗斯托克
  • 马克斯·普朗克动力学和自组织研究所(MPI für Dynamik und Selbstorganisation,前身是马克斯·普朗克流体研究所),哥廷根
  • 马克斯·普朗克铁研究所公司(Max-Planck-Institut für Eisenforschung GmbH),杜塞道夫
  • 马克斯·普朗克实验内分泌学研究所(MPI für experimentelle Endokrinologie),汉诺瓦
  • 马克斯·普朗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MPI für Entwicklungsbiologie),图宾根
  • 马克斯·普朗克蛋白质摺叠酶学研究站(Max-Planck-Forschungsstelle für Enzymologie der Proteinfaltung),哈雷
  • 马克斯·普朗克公共财产研究所(MPI zur Erforschung von Gemeinschaftsgütern),波恩
  • 马克斯·普朗克民俗学研究所(MPI für ethnologische Forschung),哈雷
  • 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物理和材料研究所(MPI für Festkörperforschung),斯图加特
  • 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学实验室,图宾根
  • 弗里茨·哈伯研究所,柏林
  • 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MPI für molekulare Genetik),柏林
  • 马克斯·普朗克历史研究所(MPI für Geschichte),哥廷根
  • 马克斯·普朗克社会研究所(MPI für Gesellschaftsforschung),科隆
  • 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MPI für Gravitationsphysik,又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波茨坦
  • 马克斯·普朗克智慧财产权、竞争法和税收法研究所(MPI für Geistiges Eigentum, Wettbewerbs- und Steuerrecht),慕尼黑
  • 马克斯·普朗克脑研究所(MPI für Hirnforschung),法兰克福
  • 马克斯·普朗克免疫学研究所(MPI für Immunbiologie),弗莱堡
  • 马克斯·普朗克传染病生物学研究所(MPI für Infektionsbiologie),柏林
  • 马克斯·普朗克计算机科学研究所(MPI für Informatik),萨尔布吕肯
  • 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MPI für Kernphysik),海德堡
  • 马克斯·普朗克煤研究所(MPI für Kohlenforschung),米尔海姆
  • 马克斯·普朗克胶体和界面研究所(MPI für Kolloid- und Grenzflächenforschung),波茨坦
  • 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控制学研究所(MPI für biologische Kybernetik),图宾根
  • 佛罗伦斯艺术史研究所,佛罗伦斯(义大利)
  • 马克斯·普朗克湖沼学研究所(MPI für Limnologie),普伦
  • 马克斯·普朗克数学研究所(MPI für Mathematik),波恩
  • 马克斯·普朗克自然科学数学研究所(MPI für Mathematik in den Naturwissenschaften),莱比锡
  • 马克斯·普朗克实验医学研究所(MPI für experimentelle Medizin),哥廷根
  • 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MPI für medizinische Forschung),海德堡
  • 马克斯·普朗克金属研究所(MPI für Metallforschung),斯图加特
  • 马克斯·普朗克气象学研究所(MPI für Meteorologie),汉堡
  • 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学研究所(MPI für marine Mikrobiologie),不莱梅
  • 马克斯·普朗克地球微生物学研究所(MPI für terrestrische Mikrobiologie),马尔堡
  • 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学研究所(MPI für Mikrostrukturphysik),哈雷
  • 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结构分子生物学工作组,汉堡
  • 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MPI für Neurobiologie),马丁斯瑞德
  • 马克斯·普朗克神经学研究所(MPI für neurologische Forschung),科隆
  • 马克斯·普朗克认知与神经学研究所(MPI für Kognitions- und Neurowissenschaften),莱比锡和慕尼黑
  • 马克斯·普朗克生态化学研究所(MPI für chemische Ökologie),耶拿
  • 马克斯·普朗克鸟类学研究所(MPI für Ornithologie),许威森、安戴克斯和鲁道夫泽
  • 马克斯·普朗克植物分子生理学研究所(MPI für molekulare Pflanzenphysiologie),波茨坦
  • 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MPI für Physik,又称沃纳·海森堡研究所),慕尼黑
  • 马克斯·普朗克複杂系统物理研究所(MPI für Physik komplexer Systeme),德勒斯登
  • 马克斯·普朗克固体化学物理学研究所(MPI für chemische Physik fester Stoffe),德勒斯登
  • 马克斯·普朗克外空物理学研究所(MPI für extraterrestrische Physik),加兴
  • 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所(MPI für molekulare Physiologie),多特蒙德
  • 马克斯·普朗克生理与临床研究所(MPI für physiologische und klinische Forschung,又名W.G.凯尔克霍夫研究所),巴特诺海姆
  • 马克斯·普朗克离子物理学研究所(MPI für Plasmaphysik),加兴和格赖夫斯瓦尔德
  • 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MPI für Polymerforschung),美因茨
  • 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和国际民法研究所(MPI für ausländisches und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汉堡
  • 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理学研究所(MPI für Psychiatrie),慕尼黑
  • 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MPI für Psycholinguistik),尼姆威根(荷兰)
  • 马克斯·普朗克心理学研究所(MPI für Psychologische Forschung),慕尼黑
  • 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MPI für Quantenoptik),加兴
  • 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MPI für Radioastronomie),波恩
  • 马克斯·普朗克欧洲法律史研究所(MPI für europäische Rechtsgeschichte),法兰克福
  • 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和国际社会法研究所(MPI für ausländisches und internationales Sozialrecht),慕尼黑
  • 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MPI für Sonnensystemforschung),卡特伦堡-林道
  • 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和国际刑法研究所(MPI für ausländisches und internationales Strafrecht),弗莱堡
  • 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公共法和国际法研究所(MPI für ausländisches öffentliches Recht und Völkerrecht),海德堡
  • 马克斯·普朗克经济系统研究所(MPI zur Erforschung von Wirtschaftssystemen),耶拿
  •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MPI fü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柏林
  • 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所(MPI für molekulare Zellbiologie und Genetik),德勒斯登
  • 马克斯·普朗克育种研究所(MPI für Züchtungsforschung),科隆
  • 马克斯·普朗克软体系统研究所(MPI für Softwaresysteme),凯撒斯劳滕,萨尔布鲁根

科研评估

马普的评价分为事前评价、事后评价与国家系统评估三部分。事前评价包括新所成立、所长任命、研究项目与计画评价等,事后评价包括每2年一次的研究所评价以及每6年一次的同领域研究所评价,国家系统评估是国家每5年一次对马普整体的评价(其它研究机构也一样要接受系统评估)。在此,重点介绍对研究所的事后评价。
马·普学会心肺研究所马·普学会心肺研究所
对研究所每2年一次的评价由外聘的学术谘询委员会以同行评议的方式开展。马普的学术谘询委员会成员(专家)总计550名,主要为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其中,95%来自马普外部,60%来自国外。专家先由研究所推荐,马普主席聘任,任期一般为6年,可以续聘。一个研究所的专家约8人,每个学科方向2人。专家通过阅读研究所的状态报告併到研究所听取汇报和考察后给出评价意见。
状态报告由研究活动、管理与对外关係三方面构成。其中,研究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理念与战略、重点研究领域布局、出版物、青年科学家与客座科学家以及和国内外研究机构的联繫等;管理方面包括预算、第三方经费、人员结构、设备与工作环境的安排等;对外关係包括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任职、获奖与学术头衔,与工商界、政界及社会的联繫,特别的事件及科普等。状态报告为德文英文双语,长度在100-600页之间。
专家对研究所的实地考察一般为2-3天。在评价前一天的晚宴上,通常先由马普副主席致欢迎辞,介绍马普及被评研究所。第一天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召开预备会,介绍与讨论评价的有关事宜(包括评价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要达到的目的),随后举行封闭会议,推选本次谘询委员会主席;第二项内容为听取研究所所长报告。第二天,专家继续听取各研究室的报告或参阅墙报,并在研究所分头组织调查、访谈。第三天的内容先是学术谘询委员会举行封闭会议,形成初步评价意见,随后与马普主席、副主席及所长会谈。评价的最后意见和报告在评价结束后3个月直接送交马普学会主席。
评价报告由学术谘询委员会主席与其他专家协商后撰写,报告对研究所在国内外的地位、研究成果与研究绩效、经费(包括第三方经费)安排的合理性以及与研究所内外部同事的合作等若干方面做出评价,提出将来努力与发展的方向,并说明哪些研究室应该继续支持或关闭,研究所应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等。除评价报告外,有时谘询委员会还单独给马普主席附上一封信。
研究所评价主要在于确保研究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质量,探讨研究所的发展战略与研究领域,改进管理工作,合理分配资源。评价结果还用来调整研究所研究方向甚至关闭研究所,1990年以来,根据评价结果已先后关闭了4个研究所,另有3个研究所调整了研究方向。另外,评价结果还影响对研究所的资源分配,评价结果不好的研究所将减少25%的资源分配,不过,因为马普的人员僱佣是终身制,分配资源的灵活度不是很大。
马普对研究所的评价已有30年历史,5年前马普又增加了领域评价,即以相近学科领域的研究所之间的相互比较而对研究所进行评价。马普将其81个研究所分为15个领域,每6年进行一次领域评价,即在第三次2年度评价时开展领域评价。领域评价直接由总部组织,评价委员会的构成包括马普的一名副主席、在学术谘询委员会之外另外聘请的2名国际专家、各被评研究所谘询委员会的主席以及该学科领域的负责人(专业局长)。马普的副主席担当领域评价主席,在学术谘询委员会之外聘请的2名国际专家负责起草评价报告,这2名国际专家全程参加各被评研究所的评价会议。领域评估全面评价各研究所及其基于该领域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资源利用情况,特别关注领域内各研究所之间的相互比较。领域评价一般在3个月内完成工作并形成报告,评价结果用于领域内经费的调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