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湖滨年糕

湖滨年糕

湖滨年糕

湖滨年糕以糯米为原料,白皙软筋的一种浙江年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湖滨年糕
  • 原料:糯米
  • 产地:浙江
  • 优点:白皙软筋
内行的食客到江浙馆子,总喜欢点「雪菜炒年糕」作为主食。这些以糯米为原料,白皙软筋的「宁波年糕」,配上雪菜和牛肉丝,一起快炒后,不但相得益彰,同时还可以避免用餐必吃白饭的老套,真是上江浙菜馆的不二选择。可是作为浙江同乡的一份子,每在江浙馆中,我却鲜少去点这道美食。其原因除了敝帚自珍的以为「台州年糕」稍胜宁波年糕外,且总觉得自己家里的作法实较一般馆子更见精緻。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我而言吃年糕还有一层不同的意义。  浙江其实并不只有宁波年糕而已,只是宁波人到上海发展的多,因之宁波年糕就成为了浙江年糕的代表。事实上,在我的家乡台州温岭一带,则流行另一种年糕,据家父所忆,大约是今日温岭、黄岩、临海(台州府治)、大陈(属温岭县凤尾镇)、楚门(属温州府玉环县,但当地风土与台州相当,居民亦操台州话)一带。因国共内战末期,台州温岭县所辖大陈岛全面撤退,因此台州一带旅台者多为大陈岛人,故亦俗称「大陈年糕」。又由于台湾所产蓬莱米米质佳,故来台后已改为蓬莱米为材料。永和大陈新村一带和中和部分市场所售的「大陈年糕」,即台湾版的蓬莱米台州年糕。但追本溯源,称之为「台州年糕」较为正确。  「台州年糕」与宁波年糕最大的差别是以蓬莱米(或畹米)为原料,因此食用多,胃也不会感到不适。父亲说,早年故乡家中都有种植专门供制年糕的畹米稻田。「台州年糕」不似宁波年糕是小块薄片,而大约与手臂前肢相当。一般买回后,必须泡在水中,每日换水,以防止年糕发霉。年糕与海鳗鱼乾、紫菜、黄鱼(现已不容易买到)、糍粑、老酒(绍兴酒)、冬笋、绍兴醋等,成为我们家里年夜饭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年菜。  至于食用的方法甚为简单,将年糕切成一公分的厚度,放入电锅中蒸热后,就像吃饭一样,配菜即可食用。不过必须注意拿出蒸笼或电锅后要儘快吃,否则年糕会太硬。如讲究些,就要「炒年糕」,则必须将年糕切成一公分见方的长条状。然后将大白菜丝(家乡或用黄芽菜,台湾则或改用雪菜、韮黄),泡开切丝的香菇,新鲜的黄牛肉丝(猪肉丝亦可)和鸡蛋备妥。先将鸡蛋打匀,用平锅煎成薄片后,切成细蛋丝备用。然后起油锅,热炒牛肉和大白菜,八分熟后,将年糕条置入锅中炒料之上,然后盖上锅盖,蒸煮数分钟,待汤汁的蒸汽将年糕蒸透,最后再翻炒,加入蛋丝后,立刻起锅,即可食用。父亲说,在家乡则稍有不同,会再配上冬笋、虾米、鳗鱼乾丝等佐料。  做为在台的外省家庭,食用台州年糕已经是家中节日必有的餐点,也是家中成员难得有共识的美食,父亲的乡音和特殊的年夜饭菜色,让我们短暂的变回浙江人。所以食用年糕,分享的不只是浓浓的年糕米香,还有深深的乡愁和家庭的温暖。即便是2003-2004年间,我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任访问学人,因研究所位在朝阳门大街和小街的交口,为了思乡解馋,还曾多次前往朝阳门北小街的楼外楼和东四大街的孔乙己餐厅,饮老酒吃宁波年糕,虽非台州年糕,但已是乐此不疲的难忘经验。  台州年糕除了是美食外,它还有着另一层意义。父亲常常在过年分享年糕之际,提起民国三十九年他随部队只身过旧曆年的经过。我们家里祖上是河溪周氏,五百年前自闽北莆田迁入浙江,后居温岭坞根一带,世代以农商为业,为积善之家。惟父亲高中毕业后,大陆局势已经十分危殆,共军进城后,开始整肃地主,在亲戚的通报下,得知次日将逮捕祖父和父亲,三十九年农曆二月初五,寒风凄雨下,在友人帮助下,于初八划船安抵黄礁小岛,次日到达大陈岛。为了谋生及希望以后能收回家产,父亲只好从军,后来派至台湾本岛驻防。当时部队驻防杨梅。因为听到情报局招募返回大陈岛打游击,立刻就去报了名参加(此即后来成立之国防部前保密局(现为军情局),父亲后配所属江浙人民突击军指挥部(番号0712)独立第二支队,驻防在玉环县披山岛),準备看可否随国军突击大陆的行动回到家乡。父亲忆及当晚正逢吃年夜饭之际,冷冷清清,一个二十岁的青年离开了家乡,不知家人的生死,万感凄凉之际,信步走到福利社,突然听说厨房有準备台州年糕,一时喜出望外,万般的乡愁,随着眼前冒烟的炒年糕暂时得到满足。  没有想到后来造化弄人,父亲成为军官,LED Bulb, LED Cabinet light,在国军服役了三十年,也在台成了家,但不变的是,父亲一直维持着吃炒年糕的习惯,不但每年过年都有準备,连元宵、中秋节等节日,甚或一时兴起,也可尝到此一美食。抛开台湾现在纷扰诡谲的政治氛围,我们一家的心灵和对故乡的思念,为此紧紧的封闭在吃台州年糕的满足和快乐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