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都江堰川芎

都江堰川芎

都江堰川芎

都江堰川芎,四川都江堰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都江堰是川芎的原产地,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都江堰市特有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和药农丰富精良的栽培技术,生产出的川芎色、香、味独具一格,个大、质优、香气浓郁、切面呈菊花状、油浸色,称为“菊花心”川芎,疗效独特而久负盛名。

1980年,中国药材公司在广州进行中国川芎质量评比,都江堰川芎获得中国川芎质量评比第一名。此后的评比中,都江堰市的川芎质量均居中国之冠。

2006年9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都江堰川芎”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都江堰川芎
  • 产地名称:都江堰市现辖行政区域
  • 品质特点:个大肥满、质坚实、油性足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产品
  •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第128号公告
  • 批准时间:2006年9月4日

产品特点

都江堰市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和药农丰富的栽培技术,生产出的川芎色、香、味独具一格,以个大、质优、香气浓郁、切面呈菊花状、油浸色,称“菊花心”川芎,疗效独特。
都江堰都江堰

产地环境

都江堰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积扇扇顶部位。是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都江堰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00余米到4500余米,相对高差3900米。最低处为沿江乡三滴水,海拔592米,最高处在虹口乡光光山,海拔4582米,市区平均海拔720米。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沖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
都江堰川芎都江堰川芎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气温在10℃~22℃之间,平均气温15.2℃,年均无霜期269天,以候均温划分四季,春、夏、秋季各为85天、93天、77天。

历史渊源

史书考究,川芎是都江堰市的传统地道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宋仁宗年间(公元1023年~1063年)即有栽培,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书着《神农本经》中就有记载,许多医药书籍中也有论着。《中药材》2001年第5期《川芎品种、产地的历史考证》一文,进一步考证了川芎的历史产地位于金马河上游右岸一带,即:都江堰市河西区的徐渡、石羊、柳街、安龙一带。
都江堰川芎都江堰川芎

生产情况

在2002年以前,都江堰基本上是农户自发在种植川芎,很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因此农民也没有将其作为经济支柱来抓。从2002年起,都江堰市发现,川芎这个主要产于都江堰的农产品可以作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于是,都江堰市开始带动农民规模化种植。生产规模化以后,产量有了保证。
2009年在石羊镇皂角村、清水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立了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川芎)标準化生产基地;在石羊镇广益村建立了500亩GAP川芎基地(认证);在石羊镇马祖村、徐渡村建立了1000亩川芎标準化生产基地,同时成立了石羊镇徐渡、马祖、皂角、广益和中心镇沿江五个川芎合作社。都江堰市顺发马祖寺川芎加工厂注册的“马祖寺”牌菊花心川芎享誉国内。2009年上海援建都江堰市10万亩粮经产业综合示範带,在石羊镇建成了1600平方米的川芎冷藏库。

主要荣誉

1980年,中国药材公司在广州进行中国川芎质量评比,获得中国川芎质量品比第一名。
2006年9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都江堰川芎”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2006年“都江堰川芎”被列为“国家地理标誌保护产品”;
2007年“都江堰川芎”通过国家级农业标準化示範区验收;
2008年“地理标誌产品都江堰川芎”国家标準发布实施;
2009年“都江堰川芎”被列为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基地。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川芎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川芎”申报国家地理标誌产品保护有关说明的函》(都府函[2005]139号)提出的範围为準,为四川省都江堰市现辖行政区域。
都江堰都江堰

质量技术要求

品种:“正山系”品种。
产地环境:选择水质、大气、土壤环境无污染的地域,远离城镇、医院、工矿企业、垃圾及废弃物堆积场等污染源。距公路50m以外。土壤宜选前作无公害栽培的早稻田,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栽培管理
⒈苓种选择:一律选用“正山系”品种,节盘(茎节)直径≥1.6厘米,节间距≤8厘米,无病虫。
都江堰川芎都江堰川芎
⒉大田栽培:应在“立秋”至“处署”间栽培,不宜迟于“处署”后。栽培採用深沟高厢形式,密度为每667平方米(亩)8000窝左右,用苓种30千克至40千克。
⒊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N、P、K配合,科学合理施用。整地时每667平方米(亩)用尿素10千克加腐磷二铵生化有机肥40千克至50千克耙面肥。
收穫:应在地下根茎完全充实固定时及时採收,并及时晒乾或炕乾,晒(炕)乾率为30%至35%。达到形体完整、含水量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味、有效物质破坏少等要求。
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
外形: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皮黄褐色,粗糙皱缩。
断面:呈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特级品的根茎断面纹斑呈菊花纹状。
性味:具浓郁特异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⒉理化指标:水分≤12.0%;醇溶性浸出物≥28.0%;总生物硷(以盐酸川芎嗪C8H12N2HCL计)≥0.15%。

专用标誌使用

川芎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都江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誌产品专用标誌”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