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汤村水库

汤村水库

汤村水库

汤村水库工程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中确定的防洪工程之一,是一座具有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以及生态旅游等综合利用工程。水库集水面积108.9km2,水库总库容5173万m3,调节库容3946万m3,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正常蓄水位146.8m,死水位131m,设计洪水位147.16m,校核洪水位148.92m。库区主要位于溪口镇,坝址位于新田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汤村水库
  • 外文名:Tangcun Reservoir
  • 地理位置: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溪口镇新汤村
  • 立项时间:2012年2月
  • 水库工程级别:中型Ⅲ等
  • 工程静态投资:89041.20万元
  • 项目开工时间:已批覆,待开工
  • 总库容:5173万m3
  • 集水面积:108.9km2
  • 调节库容:3946万m3

工程概况

汤村水库是一座具有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以及生态旅游等综合利用工程。水库集水面积108.9km,水库总库容5173万m,调节库容3946万m,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正常蓄水位146.8m,死水位131m,设计洪水位147.16m,校核洪水位148.92m。库区主要位于溪口镇,坝址位于新田镇。
汪侃实地调研汤村水库工作汪侃实地调研汤村水库工作
汤村水库工程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大坝坐落在长江流域水阳江支流华阳河上游,隶属宣州区新田镇。汤村水库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提出的华阳河新建水库工程之一。工程建设主要是为解决华阳河及水阳江的防洪问题,以控制水阳江上游洪水,削减水阳江乾、支流洪峰,通过水库调蓄并配合水阳江圩口堤防加固及其它综合措施,使宣城市防洪标準达到20 年一遇。汤村水库是华阳河干流上的骨干控制性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以及旅游等综合利用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与旅游。水库总库容5419 万m3,调节库容3744 万m3,是一座多年调节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146.8m,死水位135.0m,防洪限制水位144.0m,设计洪水位146.8m,校核洪水位148.5m。工程等别为Ⅲ等,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等主要永久建筑物为3 级,电站厂房等次要建筑物为4 级,临时建筑物为5 级。2010 年8 月,《安徽省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以下简称《项目建议书》)通过安徽省水利厅的审查,并以“皖水规计[2010]265 号”文予以上报长江水利委员会。2011 年1 月长江水利委员会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审核,并以“长规计[2011]612 号”文予以批覆。2012 年2 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皖发改农经[2012]80 号”文对《项目建议书》予以批覆,同意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立项。
汤村水库工程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中确定的防洪工程之一,工程项目于2009年启动,当年9月即进入实物调查阶段并发布了冻建令。2010年完成项目建议书,2012年2月省发改委以皖发改农经[2011]80号文批准立项。同年5月1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占地区域内停止新增建设项目和控制人口迁入的通告》。通告中规定,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占地区域停止新增建设项目和控制人口迁入。目前该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均已获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省水利厅初步审查,正在修改、完善报批阶段,项目用地土地预审的工作已由宣城市国土资源局初审通过,现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待审批。目前宣州区水务局正在全力推进汤村水库各项前期工作,根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争取儘早开工建设。
安徽省发改委于2017年12月10日已批准同意实施汤村水库项目,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进入实施阶段,宣州区政府正以PPP模式推进此项目建设。现正在选择提供实施方案的单位、投资及施工队伍等,筹措资金,随后徵集移民意愿,落实移民实施方案,预计要到今年下半年动迁。

建设问题答覆

针对汤村水库建设相关问题答覆如下:
汤村水库是规划内新建的一座中型水库,是宣州区华阳河流域重要的骨干控制工程,兼具防洪、灌溉和供水功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着。该水库前期工作于2009年7月正式启动,2012年2月13日省发改委以皖发改农经〔2012〕80号文对该工程的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覆,纳入《全国中型水库建设总体安排意见(2013~2017)》,省政府于2012年5月17日以皖发改农经〔2012〕80号文正式发布封库令,项目前期工作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目前,《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安徽省水利厅的技术审查并批转至省发改委。
由于新建水库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风险较大的项目,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研究。按照新建中型水库工程前期工作规程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须前置或同步完成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等16项专题报告。目前,汤村水库工程已编制完成并获批的专题有: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矿产压覆评估报告、文物评估报告、节能评价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地震灾害评估报告、选址意见书、土地预审、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另外,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内容已含在可研报告之中,不再需要单独编制报告方案。尚有规划同意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中)征占林地评估(已编制完成)4个专题待批。待全部专题完成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可批准,批准后工程才可启动建设。
由于专题报告较多,并且互为前置条件,如矿产压覆批覆是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的必要条件,而必须等移民安置规划大纲获批后方可编报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土地预审获批后才能编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等。每个专题对应一个行业或部门,因而涉及的行业或部门较多,每个专题的编报和审查都要满足该部门技术规範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因此,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各个专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因此,前期工作推进时间相对较长。
汤村水库封库令下达后,给库区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均高度重视汤村水库项目的推进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督促,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工作推进和协调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在省、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镇、村民众的积极配合下,项目前期工作进展一直在不断推进。下一步,我局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感谢您对汤村水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项目背景

(1)洪涝灾害仍然频繁
宣州区地处水阳江、青弋江流域中下游,位于沿江圩区与皖南山区的结合部。区内梅汛期长,春夏炎热多雨,秋冬乾旱少雨,洪、涝、旱灾害频繁发生,并有冰雹、颱风等灾害。由于上游山区缺乏控制性蓄洪工程,中游区间洪水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所以较为频繁的洪涝灾害始终是宣州区人民心腹之患,历次洪水已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的灾害,历史上较严重的洪灾就有6次,分别是1954、1983、1991、1995、1996、1999年。
(2)供水缺口日益增大
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流域内供水缺口日益增大。流域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宣州区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和老化,供水水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管理与节约的意识淡薄,重複利用率低,造成用水严重浪费;另外,近年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内部分河流、水源受污染,造成供水水质污染日趋加重。
(3)灌溉保证率仍然偏低
宣州区内的水阳江流域过去修建了部分水库塘堰工程,这些灌溉水库塘堰的兴建对流域内农业增产增收带来了巨大贡献。但流域内灌区灌溉保证率仍然不高,已建灌溉工程配套不完善,并伴随年久失修、工程老化严重、管理不健全等方面问题,有些地方甚至还是灌溉死角。目前华阳河流域内尚未有灌溉工程。
(4)水利资源开发程度偏低
水阳江流域内除2001年完成了港口湾水库工程建设外,再没有兴建其他发电工程,华阳河干流上也未建有水利发电工程。
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兴建汤村水库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因此宣州区水务局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划开始建设汤村水库。

必要性

(1) 汤村水库工程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2001 年修订)推荐的水阳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工程水阳江是宣城市粮、棉、油基地,洪涝灾害频繁,又存在严重的工程性缺水,城乡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农田灌溉不足,制约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2001年修订的《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中,推荐汤村水库工程是水阳江综合治理的关键工程,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2) 汤村水库工程是提高华阳河中下游和水阳江防洪能力的主体工程
① 汤村水库对华阳河的防洪作用
汤村水库防洪保护区包括新田、黄渡、向阳3 个乡镇,另外保护区内有皖赣铁路、宣城至宁国省道穿过,这些交通要道均横跨华阳河。汤村水库建成后防洪作用巨大,当发生20 年一遇洪水时,经水库调蓄后,可将洪水留置库中,避免华阳河中下游两岸遭受洪水灾害。华阳河与水阳江交汇处左岸即为城东联圩,目前已达10 年一遇防
洪标準。当发生100、200 年一遇洪水时,经汤村水库调蓄后,出库最大泄量约相当于30 年和50 年一遇洪峰流量。华阳河中下游河道两岸通过防洪治理可进一步提高华阳河的防洪标準。
② 汤村水库对水阳江的防洪作用
水阳江是长江的支流,流域面积10385km2,干流长273km。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三条支流在河沥溪附近汇合,河沥溪以上段为上游。水阳江干流流经宣城后即进入圩区,经新河庄后进入下游水网区,流经水阳镇、西陡门以后称运粮河,至花津以后称姑溪河,在魏家渡汇入青山河后由当涂金柱关汇入长江。水阳江最大的支流为
右岸的郎川河,流域面积2526km2,郎川河直接与南漪湖相通,经湖泊调蓄后,通过北山河在新河庄与水阳江相汇。此外,支流还有华阳河、夏渡河,流域面积分别为286km2 及360km2。水阳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集中发生在5~7 月份,个别年份由于颱风暴雨形成的洪水出现在9、10 月份。由于上游系黄山、天目山地区,是皖赣山地暴雨区的暴雨中心,加之上游山区山高陡峻,河流坡降大,河槽调蓄能力小,降雨汇流迅速,所以洪水频繁并具有洪峰高、历时短的特点。一次洪水历时一般为1~3 天。宣城站为水阳江中上游控制性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3410km2,有1951-2010 年实测洪水资料,多年平均径流深约764mm。径流年际变幅较大,径流年内分配也不均匀,3~7 月水量占全年的65%,而主汛期5~7 月水量占全年的41.8%。全年径流以6 月为最大,占全年水量的14.9%,12 月份最小,仅占全年水量的2.4%。汤村水库可提高水阳江的防洪能力,通过水库调度,汛期水位降至144m,当遇到等于或大于20 年一遇洪水时,可为水阳江调蓄洪水1179 万m3,从而可减少宣城站的洪峰洪量。汤村水库可兼顾华阳河中下游和水阳江防洪,是地区防洪能力达标的主体工程。
(3) 汤村水库工程是城市发展供水的需要
根据宣州区1990~2010 年缺水资料统计,因为缺水导致损失占GDP 比重达2.88%,最大的1994 年达到了10.2%,因缺水导致5.96 万人饮水困难。根据宣州区完成的抗旱规划预测,到2020 年,在典型乾旱年规划工程需提供水量7832.5 万m3。目前,汤村水库已列入《安徽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及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中拟实施的新建水源工程,供水规模为15 万m3/d。可见,汤村水库建成后,可作为宣州城区的补充及替代水源,可大大提高宣州城区的供水安全保障。
(4) 汤村水库工程是提高华阳河流域内农业灌溉用水的骨干工程
华阳河流域总耕地面积16.2 万亩,目前已建小型水库和山塘等可灌溉面积约3.5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21.6%,而且灌溉保证率很低。总体而言,华阳河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灌溉工程规模达不到流域灌溉要求,工程性缺水严重。汤村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3 万亩,可灌溉华阳河左岸的丘陵、沖畈等耕地,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838 万m3,灌溉保证率为93.9%。因此,兴建汤村水库是解决区域灌溉最为经济的方案。
(5) 村水库工程是充分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的需要
宣州区煤炭资源储量有限,而且资源赋存条件差,开发利用难度大,宣城电厂一期1×600MW 已投入,宣城电厂二期1×600MW 正开展前期工作,预计2012 年左右投入,除此之外,2015 年以前宣州区再无其他新增装机。宣州区水电开发电源点并不多,开发条件亦较差,华阳河干流上尚未建有水利枢纽工程。汤村水库调节性能好,有一点的调峰作用,是宣州区尚未开发的电源点之一,建设汤村水库,开发华阳河电能,是进一步充分利用宣州区水力资源,大力发展小水电的需要。汤村水库建成后,装机容量1.6MW,年平均发电量420 万kW.h。综上所述,在2001 年修订的《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中,推荐汤村水库是水阳江防洪的关键工程之一,且已列入2014 年编制的《安徽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及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中拟实施的新建水源工程。结合河道防洪治理,可将华阳河中下游和水阳江干流宣城段防洪能力由10 年一遇提高到20 年一遇,达到相关防洪要求,可为宣城市区提供5475 万m3 城市供水,可使华阳河流域2.3 万亩农田得到充分灌溉,可使3 个缺水乡镇供水水源得到保证,还可为宣州区电网提供一定电力电量。因此兴建汤村水库工程,符合流域防洪规划,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符合区域水资源配置,兴建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工程开发任务

汤村水库是华阳河干流上的骨干控制性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以及旅游等综合利用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与旅游。

防洪

汤村水库防洪保护对象包括华阳河中下游地区和水阳江流域,即有双重防洪任务。一是将坝址下游地区由2~3年一遇抗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二是可减少宣城站的洪峰流量586m/s,减小水阳江圩区的防洪压力,结合其他防洪工程,可确保宣城市及宣州区的防洪安全。

供水

汤村水库工程建成后,可为宣州区年均提供供水水源1800万m,日均供水量4.9万t。

灌溉

汤村水库灌溉总面积约8.3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为7.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为0.8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

水力发电

宣州区水资源资源丰富,但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并不多。汤村水库调节性能好,有一定的调峰作用,是宣州区尚未开发的小水电电源点之一,工程建成后,新增装机容量1.6MW,年平均发电量474万kW·h。

生态旅游

宣州区溪口镇位于宣城市南端, 东南与宁国交界,西与泾县接壤,北邻周王及新田镇,全镇总面积187.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7%,境内生态环境优越,山峦叠翠,林木森森,自然景观清奇峻美,是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汤村水库建成后可形成面积达4.5km的湖面,对发展宣州区及溪口镇的生态旅游将起到推动作用。

环境效益分析

汤村水库工程的环境效益主要包括防洪效益、灌溉效益、供水效益、发电效益等。

防洪效益

汤村水库防洪保护区包括华阳河流域和水阳江干流,涉及宣州区的新田、黄渡、向阳等乡镇。防洪保护区内总人口约3.90万,耕地面积约4.43万亩。工程实施后,可以大大减少华阳河中下游沿岸地区洪水灾害,对水阳江干流洪涝灾害也有一定程度缓解作用,在配合10 年一遇标準加固后的堤防使用下,可使该地区的防洪标準提高到20年一遇
①洪灾损失调查分析
根据保护区社会财产调查统计资料,并参照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同类项目中洪灾损失调查指标,按2009年价格水平测算,保护区亩均直接损失指标约8000元。
②防洪经济效益计算
防洪直接经济效益是由现状水平提高到设计水平后所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以多年平均减淹耕地乘以亩均直接损失值,多年平均减淹耕地根据遭遇不同频率可减免耕地损失,採用有限差分法推求。
根据计算结果,汤村水库建成后,对华阳河流域和水阳江干流多年平均减淹耕地面积0.496万亩,按2009年3季度价格水平计算,现状水平年防洪直接经济效益为3971万元。
堤防溃破后还能造成一定的其它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汛后将需要对溃口段堤防、溃口处农田、沙压农田进行恢复,根据调查统计资料,这部分损失按直接损失的20%计,为794万元,则现状水平年防洪总效益为4765万元。考虑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库防洪效益应有所增长,洪灾损失增长率取2%。
按上述现状水平年防洪总效益和年防洪效益增长率计算,社会折现率採用6%,将各年防洪效益折算到现状水平年,则计算期内防洪效益总现值为101728万元,折算年效益为6395万元。

灌溉效益

汤村水库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积7.53万亩,其中水田占70%,约5.27万亩,旱地2.2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0万亩,其中水田占70%,约0.56万亩,旱地0.24万亩。该灌区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其中,早稻的种植面积占灌区总面积的49%,中稻占7%,单晚占14%,双晚占42%;油菜、小麦、棉花等旱作物30%。为简化效益计算,水稻统一按播种2 季考虑;旱地按播种油菜(占旱地70%,播种2季)和棉花(占旱地30%,播种1 季)考虑。参见表表9.2.5。
①新增灌区效益
据典型调查,该地区有灌溉工程和无灌溉工程的水稻产量每亩1季相差111kg,水稻的经济价格约1.86元/kg,水稻种植按2季,则新增灌区水稻的年增产效益为2177万元。该地区旱作物为棉花和油菜,有灌溉工程和无灌溉工程的棉花、油菜产量每亩1季均相差20kg,棉花和油菜的经济价格分别为13.5元/kg 和4.4元/kg,经计算,新增灌区旱作物的年增产效益为461万元。新增灌区多年平均农作物总增产效益为2638万元,按水利灌溉效益分摊係数0.45计算,新增灌区多年平均增产效益为1187万元。
②改善灌区效益
据典型调查,改善灌区有灌溉工程和无灌溉工程的水稻产量每亩相差80kg,水稻的经济价格约1.86元/kg,水稻按种植2季测算,改善灌区水稻的年增产效益为167万元。该地区旱作物为棉花和油菜,有灌溉工程和无灌溉工程的棉花、油菜产量每亩1季均相差5kg,棉花和油菜的经济价格分别为13.5元/kg和4.4元/kg,经计算,改善灌区旱作物的年增产效益为12万元。改善灌区多年平均农作物总增产效益为179万元,按水利灌溉效益分摊係数0.45计算,改善灌区多年平均增产效益为81万元。
表9.2.5 汤村水库灌区农作物增产量及增产经济效益计算表
单位
新增灌区7.55万亩
改善库区0.80万亩
总计
水稻
旱作物
小计
水稻
旱作物
小计
棉花
油菜
小计
棉花
油菜
小计
播种面积
万亩
5.27
0.68
1.58
2.26
7.53
0.56
0.07
0.17
0.24
0.801
8.331
工程前
kg
409
60
110
440
75
125
工程后
kg
520
80
130
520
80
130
2
1
2
2
1
2
价格
元/kg
1.86
13.5
4.4
1.86
13.5
4.4
亩增产量
kg
111
20
20
80
5
5
增产效益
万元
2177
183
278
461
2638
167
5
7
12
179
2817
亩增效益
万元
413
270
176
446
859
298
68
44
51
224
338
综上所述,汤村水库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积7.5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0万亩,多年平均增产效益2817万元,按水利灌溉效益分摊係数0.45计算,共约1268万元。工程开工后第3年发挥全部效益,计算期内灌溉效益不考虑增长。
按上述灌溉效益,社会折现率採用6%,将各年灌溉效益折算到现状水平年,则计算期内灌溉效益总现值为19980万元,折算年效益为1256万元。

供水效益

汤村水库为宣州区年均提供供水量1800万m。该地区供水包括生活供水和工业供水,以生活供水为主。由于生活供水的经济价值难以準确定量,生活供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大于工业供水的效益。汤村水库供水水源可缓解解决周边3个乡镇城镇居民生活及工业企业用水问题,年增供水效益318万元。

造地效益

工程建设前,下游河道不成形,每到汛期河道沿途两岸淹没和沖刷严重,以致部分土地长期弃耕。汤村水库建成后,通过控制汛期洪水,下游约有4695亩土地可以得到复垦。若复垦土地全部用于种植水稻,年均可获得收益488万元。

发电效益

水库建成后,可形成装机容量1.6 MW,年平均发电量474万kW·h 的小型水电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宣州区电网容量缺口。

综合评价

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符合《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安徽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宣城市宣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宣城市宣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安徽省生态功能区的规划》等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汤村水库工程的实施可以实现华阳河中下游地区和水阳江流域的双重防洪任务,结合其他防洪工程,可确保宣城市及宣州区的防洪安全;可保障宣州区的供水,作为第二水源地,实现区域水资源的最佳化配置;新增灌溉面积7.5万亩,保障庄稼灌溉用水;年可平均发电474万kW·h;同时工程建成后对于改善区域环境,促进宣州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民众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工程。
汤村水库工程不仅具有上述防洪、灌溉、供水、水力发电、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水库工程建设还会带动当地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当地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繁荣经济,促进该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水库优美的环境和便利的水运将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兴起,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评价结果表明,选定方案的国民经济效益是好的,经济内部收益率11.29%,经济净现值73436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2.01,其评价指标均优于国家规定的标準,因此,兴建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综上,汤村水库工程是以防洪为主的工程,是提高城市防洪标準不可替代的工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安置标準

汤村水库建设征地涉及宣州区,2 个乡镇,6 个村27 个村民小组,根据安置方式分为调剂耕地安置和其他安置,其中调剂耕地安置标準为人均耕地,其他安置标準为补偿补助费标準的拟定。

农业安置

汤村水库建设征地区居民种植业是农业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移民安置后的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直接关係到移民收入的水平,因此,确保移民安置后收入水平的控制指标为人均耕地面积。鑒于汤村水库工程建设征地区各村民小组间的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有一定差异,故以组为单元分析确定人均耕地安置标準。
1) 人均耕地分析与预测
永久徵收耕园地村组2012 年人均耕园地面积为1.00~2.78 亩,平均1.61 亩/人;在耕园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按自然增长率8.0‰推算至规划水平年,建设征地区各村民小组人均耕园地略有减少,为0.98~2.71 亩/人,平均1.54 亩/人。人均耕园地较现状减幅约4%。
2) 人均耕地配置标準
人均耕地配置标準为0.86 亩/人~1.97 亩/人。新汤村淹没组外本村其他组安臵耕园地配臵标準按本村规划年平均耕园地1.65 亩/人。新泰村淹没组外本村其他组安臵耕园地配臵标準按洪庄与袁村规划年平均耕园地1.91 亩/人。外迁至周王茶场耕园地配臵标準主要是新汤村和洪庄,按这两个村淹没前规划水平年人均耕园地标準配臵1.68 亩。

非农业安置

非农业安置主要方式有养老保障、自谋职业等,按所在乡镇人均生产安置费标準安置。
1) 养老保障安置
根据《宣城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宣政〔2013〕11 号),在宣州区人民政府管理範围和宣城市经济开发区管理範围内,经依法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 亩且未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对男年满60 周岁,女年满55 周岁,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12000元,用地单位按6000 元/亩标準缴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标準为从缴满养老保险费的次月起享受240 元/人·月发放。
2) 自谋职业安置
自谋职业安置:是指移民自愿不要生产用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安置方式。选择自谋职业的移民户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 移民户中的家庭成员在安置前已从事多年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等非农经营活动,并按规定能达到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标準要求(凭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证件或证明),或有固定职业和技术专长;
② 家庭收入主要成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应有所在工作单位出具的书面证明。

居民点选址

根据搬迁任务和标準,宣州区人民政府、区水务局、长江设计公司会同溪口镇人民政府、新田镇人民政府及相关村民委员会,根据生产安置区域,对移民搬迁区域进行了反覆比选,规划5 个集中居民点为:新泰村林场、溪山路沿线上河塔、溪山路沿线河村宕、溪口集镇新区和毕村铺(周王分茶场)集中居民点。
新泰村林场居民点
新泰村林场居民点位于新田镇新泰村原村委会,距新田集镇6.5km,距移民原居住地约1km。新址地表主要为林地(用材林和竹林)和少量的零星旱地。场地整体平缓,地形坡度小于5 度,地质稳定,不存在滑坡、土石流问题。居民点对面(东南侧)是生产安置用地,西北一侧约500m 住有居民,东北和西南两侧为竹林。新袁公路穿过林场,等级为村村通道路,水泥路面(路面宽3.5m),有溪口镇至新田镇班车经过,交通便利;当地居民利用居民饮水工程打井建水塔取水;电力、通信线路较为方便,附近有线路经过,接线长度约500m。规划安置人口301 人,用地面积36.12 亩。
溪山路上河塔、下河塔两个居民点
位于溪口镇至河村宕的溪山路两侧。下河塔居民点场地长约500m、平均宽度120m,地面地类主要为灌木林、用材林,西北侧有少量茶园。居民点东南侧为水库淹没区和防护工程造地。移民生产安置区距集镇约1.5km。上河塔居民点距集镇约2km,居民点场地长约250m、平均宽度110m,地面地类主要为竹类。两处居民规划安置人口分别为351 人和317 人,用地规模为42.12 亩和38.04 亩。居民沿溪山路两边建房,居民点距耕作区在1km 以内。这两处居民点交通、就医、上学都较为方便,移民愿意搬迁至此处。由于搬迁居民纳入为溪口集镇规划,水源可接自于集镇自来水管网,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均可从集镇接入。
溪口集镇规划新区汤村居民点
溪口镇位于宣城市南部43km 处,辖区面积188km2。根据总体规划中的村庄布点规划,中心镇2015 年人口规模7000 人,远期1.3 万人。红星村的上坝组、新汤村的一部分已纳入溪口集镇人口规模。根据总体规划布置,居民区位于现镇区东侧,规划用地70.3hm2,其中居住用地27.56hm2。规划新区汤村移民居民点位于溪口集镇新大桥东、博亚地板厂东侧,现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规划安置人口753 人,用地面积90.36 亩。基础设施由集镇统一规划设计。
祝公村(周王分茶场)居民点
规划新址位于宣城市宣州区西南方约17km 处(北纬30°51′,东经118°38′)的杨柳镇祝公村毕村铺。规划居民建房布置于322 省道两侧,紧邻周王分茶场(大门)东北侧。区域面积分别为:路南侧长约400m、宽180m、路北侧长约200m、宽50m,地上附着物主要为林地、草地等。规划安置人口为1086 人,用地规模为130.31 亩。据初步调查,新址地表水体较丰富,地下水以上层滞水为主,赋存于地表的粉质壤土层中,埋深1m 左右。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很不均匀,霜期短,季风显着。新址区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物(Q4dl)及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沉积物(Q2fgl),以Q2fgl 为主。Q4al-l 层粉质壤土厚度多在2~4m,地基土承载力标準值fak 为100~120kPa。Q2fgl 粉质粘土承载力标準值为230~250kPa。可作为农村建筑物基础。该区为丘陵区,大部分地区植被良好,少数地区林草稀疏,总体水土流失现象不严重。无显着构造变形迹象,历史上未发生破坏性地震,本区总体上属于地壳相对稳定区,地质构造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级地质灾害;建筑适宜程度良好,适合成片居民区建设。且距城市新区(约10km)及集镇(约2km)较近,交通便利,用水可从杨集镇自来水接入,也可打井抽水,建座水塔。10kV 电力线路、通信接线均在祝公村毕村铺接入,距离在0.5km範围内。

管理机构

机构设定

汤村水库建设主要资金来源为中央、地方财政拨款及银行贷款。根据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管理有关规範规定,宣城市宣州区拟将组建汤村水库工程建设管理机构,负责该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程建成后,依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準(试点)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準(试点) 》(水办[2004]307 号) 和《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範》(SL106-96) 等相关规定,设立汤村水库工程管理所,负责该水库工程的运行管理,管理单位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单位为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政府,业务主管单位为宣州区水务局,内设一室三科,即办公室、技术科、财务科、水政科;下辖电站组及维修养护组(企业编制) 。

人员编制

为加强工程管理,保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规範工程管理单位的岗位设定和岗位定员,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以工作量定员”的原则定岗定员。单位的岗位划分为单位负责、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水政监察、运行、观测等七个类别。单位负责类分为单位总负责、技术总负责和财务与资产总负责岗位,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相关技术标準,贯彻执行国家财政、金融、经济等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负责行政业务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类职责为负责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文秘与档案管理和人事劳动教育管理及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类职责为负责水库水工技术管理,大坝安全监测管理,机电和金属结构技术管理,信息和自动化管理,计画与统计,水土资源管理,水库调度管理及水文预报,指导大坝运行与观测。财务与资产管理类职责为负责单位的财务与资产管理,承担财务会计和出纳业务工作,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办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结算业务。水政监察类职责为宣传贯彻水法律法规,负责并承担管理範围内水资源、水域、生态环境及水利工程或设施等的保护工作,负责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或採取其他行政措施,配合公安和法务部门查处水事治安和刑事案件,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委託,负责办理行政许可和徵收行政事业性规费等有关事宜。观测类具体负责大坝安全监测和水文观测与水质监测。发电组负责电站的运行;维修养护组负责水库工程的维修养护。电站控制管理模式按照初期少人值班,远期无人值班的管理理念设计。电站厂房发变电设备、大坝挡水及泄洪设施、开关站等生产过程拟设计算机全程监控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準确性。其厂内主要发变电电气设备採用全计算机监控系统,对生产运行进行监控。另外电站还根据消防需要设有消防监测自动报警系统,重点设备设有水喷雾灭火装置。以上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大大的降低了电站生产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了人员编制,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準(试点) 》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準(试点) 》(水办[2004]307 号) ,综合考虑本枢纽自动化程度和管理经验等各方面因素,汤村水库工程各类人员暂定为57 人。

项目最新动态

村水库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审查
6月29日,受省发改委委託,省工程谘询研究院组织专家对《安徽省宣城市汤村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专家组从各个专业对设计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可研报告通过省发改委审查,标誌着汤村水库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为争取工程早日开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汤村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供水、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中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08.9km,总库容5419万m。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静态总投资95704.95万元,其中工程部分静态总投资36838.03万元,移民环境部分静态总投资58866.92万元。水库建成后对于控制上游山区来水,提高华阳河下游村镇和宣城市城市防洪标準,根治华阳河水患,保障下游农田灌溉,为宣城市区供水提供优质水源,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及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
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审查会召开
2017年1月10-11日,安徽省水库移民管理局在宣城市召开宣城市汤村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审查会议。省水利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宣城市发改委、水务局,宣州区人民政府及县直相关部门,省水利水电勘测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领导、代表和特邀专家共40人参加审查会议。
会前,与会部分领导、代表和专家对水库淹没影响区和移民安置区进行了实地查勘。会上听取了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汤村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主要内容和成果汇报。在审阅报告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与会专家和会议代表进行了认真细緻的讨论,会议基本同意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同时,要求设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作进一步充实修改完善后及时上报。
省水库移民管理局副局长高家国出席会议,对与会专家和代表给予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并就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的修改完善提出了具体意见。
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的批覆
宣城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请求审批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的请示》(宣政〔2015〕28号)收悉。经研究,原则同意《宣城市汤村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请你市按照规划大纲要求,认真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汤村水库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6年6月16日
汤村水库农村移民安置人口汇总表


总农业人口
土地资源
生产安置人口
线外土地资源(亩)
徵用耕园地(亩)
合计(亩)
人均耕园地
(亩/人)
生产安置人口
规划生产安置人口
新田镇
新泰村
389
103.7
659.96
763.66
1.96
336
346
新田镇合计
389
103.7
659.96
763.66
1.96
334
346
溪口
新汤村
1472
0
2656.20
2656.20
1.80
1472
1514
红星村
349
192.4
283.65
476.05
1.37
207
213
溪口社区
608
60.5
972.62
1033.12
1.70
572
589
溪口镇合计
2429
252.9
3912.47
4165.36
1.71
2234
2304
全库合计
2818
356.6
4572.52
4929.02
1.75
2588
2662
相关新闻报导
2016年4月15日下午,市长韩军就防汛抗旱準备工作进行检查。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唐佑文一同检查。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牛传勇,市直相关部门和宣州区、宁国市政府负责人等分别参加活动。
韩军首先来到关庙水库,实地察看项目建设情况,并就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儘快解决存在问题,为项目如期完工做好保障。周寒河溪口段水毁修复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韩军来到现场,听取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在汛期来临前建成并发挥作用。发源于宣州区溪口镇的华阳河为水阳江中游较大支流,沿途流经多个乡镇。韩军来到溪口大桥上察看河内水量情况,并就沿途堤防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要求结合实际,儘快启动沿途堤防维修和汤村水库建设工作,确保两岸城镇和居民安全。潘茶河位于港口湾水库上游。韩军来到河道整修工程现场,实地察看工程进展情况,要求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合理设定亲水平台,做好水利旅游文章。港口湾水库正在放水发电、腾空库容。韩军走上大坝,就库容、运行、溢洪道等情况进行了解,要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调蓄库容,确保做到防汛抗旱“两不误”。
检查中,韩军指出,受百年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全市防汛抗旱面临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意识,立即“拉响警报”、进入临战状态,切实做好工程建设、隐患排查、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工作,牢牢掌握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