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缅桂花树

缅桂花树

缅桂花树

缅桂花树,又称白兰树,白兰花树,白玉兰树等。木兰科含笑属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着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原产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现世界各地均已引种栽培。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缅桂花树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木兰纲
  • :木兰科
  • :含笑属
  • :缅桂花树

形态特徵

落叶乔木。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
缅桂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市两摔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3月开花,6-7月果熟。抗风性强,是城市理想的观花乔木。
结果的缅桂花树为黄缅桂,又称黄兰、黄玉兰树。属木兰科,含笑属。原产喜马拉雅山及我国云南西南部、南部。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栽培。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有盆栽。
黄缅桂为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枝嫩叶和叶柄均有淡黄色平伏绢毛。花单生于叶腋,橙黄色或淡橙黄色,极香。易结果,一般2~3年生嫁接苗开花后即可结果。刘教授介绍,广州市的玉兰树主要栽种品种以白缅桂居多,黄缅桂较少,市民一般见到的多为白缅桂。白缅桂虽然开花但是不结果,而黄缅桂则可结果,但是结出如此多的果实的情况也不多见。《周总理栽的缅桂花树》

分布範围

产于中国中部山野中,现国内外庭园常见栽培。为我国着名的传统观赏花卉,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又名白玉兰、木兰、应春花;此花为我国特有的名贵园林花木之一,原产于长江流域,在庐山、黄山、峨眉山等处尚有野生。玉兰原产我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

主要价值

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

新闻报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与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开创我国与相邻国家外交关係的新局面,1954年周恩来总理首次对缅甸进行了友好访问,中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促成中缅两国正式边界条约,1956年12月,周总理和陈毅、贺龙到缅甸访问,其间周总理提议在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州潞西芒市举行中缅边民联欢大会,得到当时缅甸总理吴巴瑞的积极回响。
周总理偕同吴巴瑞总理从缅甸经畹町陆地边境口岸进入中国后,在畹町桥头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旗仪式,两国总理检阅了我国的仪仗队,后乘车前往潞西芒市中缅边民大联欢会场,在充满和平友好气氛的联欢大会上,两国总理髮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和平共处的真诚愿望,加深了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12月15日,周总理和吴巴瑞总理在下榻的芒市宾馆亲自种植了象徵中缅友谊长存的友谊树──缅桂花树。
中缅两国总理种植的缅桂花树中缅两国总理种植的缅桂花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