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汤糰行动

汤糰行动

汤糰行动

整整一个团600多人假投降,在虎穴中与敌巧妙周旋,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历5个多月计163天后,又在一夜之间从200里战线上破腹而出,凯旋归来,谱写了八年抗战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光辉篇章。 共和国大将粟裕生前回忆新四军抗战史时,曾多次提到“汤糰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多种形式的对敌斗争中,还要讲一讲汤景延、顾复生领导的通海自卫团所作的斗争。该团利用团长汤景延的特定社会关係,打入敌伪内部,进驻通、如、海、启清乡重点区,在极其複杂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特殊的战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汤糰行动
  • 领导:团政委顾复生,团长汤景延
  • 方法:打入敌伪内部
  • 时间:1943年

行动策划

周密策划 诈降“投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南方的日伪当局为了解除新四军对其心脏地区南京、苏州、上海一线的威胁,切断苏北、苏南抗日根据地的相互联繫,于1943年初调集兵力,对我苏中地区进行清乡,并选定以临江濒海的四分区为“清乡实验区”。日伪的首选目标,是新四军的地方武装———由汤景延任团长的通海自卫团。
汤景延(题图),江苏如皋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正在上海中华体育师範读书,先是加入了国民党,不久又参加了共产党。毕业回家乡如皋后,以国民党员身份,出任县党部书记长,后曾多次寻找中共组织,终因形势变化未果而失去了联繫。全面抗战后,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国民政府远迁四川重庆,汤景延以自己的声望,在海门组建游击总队投身抗日,任参谋长,坚持斗争有年。后来接受国民党收编,先后担任过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属下的支队副、团副、大队副等职。1941年夏,当汤景延的上司李长江準备投敌时,他毅然与李分道扬镳,与中共党组织取得了联繫,回旧地海门,重新组织抗日武装通海自卫团,担任团长,在日伪顽夹缝中神出鬼没打击敌人,民众亲切地称其为“汤糰”。1942年2月,汤景延重新入党,企盼了17年的愿望终于实现。
1943年2月中旬,一位不速之客求到汤景延的驻地。此人是日伪南通特工分区特工陆某,奉苏北特工站站长姜颂平之命,专程来此策反汤景延。他与汤景延在李长江手下共过事,私交甚厚,平日里以兄弟相称。
陆某知道汤景延的脾气秉性,对如何游说作了充分準备。一番寒暄之后,开门见山劝汤景延投奔汪伪政权,共享荣华富贵,并有名有姓介绍了汤景延的几个旧友,投奔汪伪政权后如何升官又发财。汤景延暗想,且留着这个人或许有些用处,遂虚与委蛇:“此事且待与弟兄们计议后再说,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朋友照做。”陆某以为有苗头,点头不迭。
汤景延向军分区汇报了陆某劝降事,上报到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处。粟裕萌发奇想:何不如此这般?经报请军部与华中局批准,粟裕的构想成了决策:由汤景延率该团假投降打入伪军,其任务是蒐集敌人情报,牵制敌军行动,控制沿江口岸,确保人员物资通行,配合主力部队里应外合打击日伪。
汤景延按上级指示等鱼上钩。果然,半个月后,陆某来讨回音了,还带来了高档礼品。汤景延称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要讲条件,要求和苏北特工站站长姜颂平面谈。
3月底,汤景延由陆某陪同到南通见姜颂平,提出条件两项:一是必须保持原有建制,不能动我一兵一卒,这是我当团长的本钱;二是部队必须驻扎在老地方,人熟地熟便于发展。
这两条本是伪军中通行的,姜颂平爽快答应,经与苏北清乡公署主任张北生商量,得到日军顾问同意,与汤景延达成交易:汤糰接受和平军番号,编为苏北清乡公署外勤警卫团,部队建制照旧,仍在通海原地驻防。
一个整团诈降,如有一人出了差错,就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故务必健全组织,纯洁队伍。军分区司令员兼三旅旅长陶勇遵照粟裕指示,将汤景延的通海自卫团与崇明警卫团合併为一个团,仍以汤景延为团长,另调顾复生为不公开的政委,沈仲彝为副团长。同时严格政审,将不合适的人员调走,还调进了30多个党员干部。全团编为3个营6个连,计630人。
粟裕召见汤景延,细细叮嘱,鼓励说:“你有完成这一特殊任务的有利条件。你在国民党军队多年,有多箇旧交在汪伪政权中任职,正好利用这层关係在那边立足。你不仅熟悉还能模仿伪军政人员的作风,适合演红心白皮的角色。”

行动进展

深入敌穴 巧妙周旋
1943年4月16日深夜,汤糰驻地桃源、震蒙两乡的交界处,随着几声吆喝,激烈枪声响起,惊动了四方。乡民猜测是日伪军袭击汤糰,无不为之担忧。
次日早上,人们纷纷传说,汤糰已不知去向,死伤了好几个,有个打死的还未拖走吶!果然有具尸体横躺沟边,从衣着判断,是汤糰的战士。
其实枪声是真的,尸体也是真的,激战是假的,是汤景延为蒙蔽敌人而精心设计导演的,处决了一个死有余辜的在押叛徒。
汤糰连夜开往南通郊外,在此接应的陆某陪着他入城见姜颂平,姜喜形于色连说“欢迎”,并问都拉过来没有。汤景延点头说:“都来了,只十几个杂种临时变卦,被制裁了一个,其余的跑啦。”
第二天姜颂平手下的特工报告:汤糰过来时,有几个譁变,双方开火,还死了人。
有声有色的假戏真做,敌人信以为真,汪精卫得报后,下令犒赏汤糰1000块大洋。
然而,狡诈多疑的汪精卫在明令犒赏后,马上密令姜颂平与张北生严密监视汤糰,以防有诈。张北生心生奸计,把汤糰团部安置在茅家镇,隔壁是日本宪兵队,对门是海门县特工站。
汤景延当然明白敌人用心,不动声色与之斗智。他平日里衣装笔挺,皮鞋锃亮,头髮油光;又在茅家镇、海门与南通城里挂起了“汤公馆”的牌子,公馆派头十足,外有警卫,内有男佣女僕。平日里常邀请伪军政头目或开赌局,或开饭局,至于“朋友”的约会,他是有请必到,且总是携礼上门,由是赢得众口交誉“汤糰长够义气”。汤糰的营、连军官,也都受命如此这般,很快和伪军官们融合一气。
5月中旬,汤景延带着20瓶茅台酒,15斤上好香肠,去苏州晋见伪政权的实权人物特工总部主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兼清乡委员会秘书长李士群。
李士群已得到了汤景延“表现良好,似无阴谋”的报告,嘉勉几句后道喜说:“经报请军事委员会批准,已晋升景延兄为少将旅长。”汤景延一付感激涕零状:“誓必尽心竭力,以报答李主任、汪主席的信任重用。”
回到茅家镇,汤景延改穿将军服,佩少将衔,摆宴请客。那些伪职人员见他官运亨通,争相巴结靠拢,他趁机又广结人缘,“朋友”越来越多。
为配合部队反清乡,汤景延与营、连长们利用各自交结的“朋友”,通过各种场合,获取大量情报,如清乡计画、兵力部署、装备给养等等,源源提供给军区。
敌人清乡时,也曾命令汤糰一起出动。汤景延表现得坚决服从,但暗中把清乡时间、地点发往军区,使早作準备。被临时拉出去奔袭时,他按预案从容应付:让官兵捕风捉影大声吆喝,或开枪报警;一旦无法迴避与自己人对上阵时,就枪向天放,或者趁乱枪打前面的日伪军。
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汤景延像其他伪军将领一样,以补贴给养为由,公开办起了“协记”公行,自任经理,政委顾复生当起了账房先生,并在青龙港、宋季港、牛洪港等处设定了分行。公行贩运粮食、纱棉、八鲜、家禽家畜,相当部分辗转运往根据地;还偷梁换柱瞒天过海,给新四军送去了军火、药品。日伪苦心经营的封锁线被捅开,而我地下运输线则畅通无阻。
汤糰官兵出污泥而不染,特别是各级军官,按团部的布置,与伪军政人员交朋友,以利特殊任务的完成。但也出现了个别意志薄弱者。有个排长被海门特工站站长同化,吃喝嫖赌抽大烟,政委顾复生再三规劝批评,他却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最终不可救药。为了全团的安全,汤景延断然下令处决了这个败类。
然而,这个排长的突然失蹤,引起了海门特工站的怀疑,还报到了姜颂平、张北生那里。
有道是祸不单行,海门特工站的特工,在汤糰的三营防地发现了带手枪的便衣人员,打电话给汤景延,名为报告实为质询。
便衣人员是汤糰保护秘密电台的短枪组。汤景延令立即转移,并令营长去特工站解释,假称派勤务兵去家中拿东西,虑及清乡期间不甚太平,为安全计改穿了便衣。
这两件事,还是引起了敌人的警觉,虽然不至于怀疑汤糰诈降,但不能容忍汤糰如此的“独立自主”了,而是要加以改造控制。
忽一日,张北生、姜颂平来人来车把汤景延请去苏州消暑玩几天。
第二天,汤糰接到命令,马上开赴南通集训。副团长沈仲彝和政委顾复生判断有变,敌人把汤糰长扣作了人质,如不去集训,团长与部队均处境危险,所以决定準时去南通。

胜利而归

破腹而出 胜利归来
为应付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沈副团长向营、连干部布置了应对办法,特彆强调更应严守纪律,一切行动听从团部指挥。
汤糰的集训地点在师範学校,伪教育长刘秉正规定3条:官与兵分开训练;教官由上面派来;训练时不準带武器。显然,敌人想把汤糰官兵分作两处,以利分化。
汤景延据理力争,又以钱开路托人向刘秉正疏通,终于争取沈副团长担任了教官,便于掌握部队,及时识破、制止敌人阴谋。又使团部文书不参加训练,专事负责看管枪枝弹药,武器掌握在了自己人手里。
敌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8月底集训结束时居然违背前约,不让汤糰回原防地,而是调往内地,分散驻扎在方圆200余里的十几个集镇,且都与当地的伪军、特工站夹驻一起,美其名曰“联防”。团部也被命令移驻金沙,只準带2个排为直属部队。
汤景延明白,这是敌人吞併汤糰的前奏,託词“联防”,行分割、监视、融化之实;侍机各个击破,一个一个吃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汤景延命令点上各部前后左右之间保持密切联繫,确定联络方法,指派专人负责,使部队分而不散,确保紧急关头统一指挥,一致行动。不仅如此,汤糰还变不利为有利,利用与敌人夹驻“联防”的机会,以结金兰、认乾亲、同乡会、同学会、牌局饭局等多种形式,麻痹敌人,了解敌情。
粟裕时刻关注着在敌营中的汤糰,当得悉汤糰面临险恶处境后,便与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三旅旅长陶勇商量汤糰今后的行动,两人所见略同:汤糰驻地分散,指挥管理不便,反清乡已胜利在望,没有必要再冒险待在敌伪内部,以免造成不测损失。陶勇不失风趣地说:“是把汤糰拉回来的时候了,给日伪清乡做个失败的小结。”粟裕接着他的话说:“但不应悄悄回来,而应破腹而出,出其不意敲掉敌人几个据点,震惊日伪高层,长我新四军威风!”
9月25日,军分区敌工委书记陈伟达悄然到了汤糰团部,传达了破腹而出的命令,与汤景延、顾政委、沈副团长敲定了“破腹”的具体计画。
这时,我南通警卫团已奉军区命令,开赴根据地边缘,接应汤糰归来。
28日,唯一没有敌人“联防”的汤糰五连连长周显才宣布,定于30日在驻地金余镇结婚,派人四出分送请帖,镇上伪特工站长翟光耀接到大红请柬后,特地来连部转了转,看到了备喜酒的忙碌景象,笑哈哈地对周显才说:“非常之感谢周连长赏脸,后天一定来吃喜酒。”
29日,汤糰的军官家属以吃喜酒为名,都到了周显才宅上,周显才将他们送交前来接应的同志,先行撤回根据地。
当天晚上,坐镇团部的汤景延,与往常一样请来了驻地的伪职头目,摆起了四方城。
分驻各地的汤糰官兵,兴奋而又紧张地严阵以待。
汤糰团部“战”尤酣,汤景延打出一只“八万”,对面的特工站长笑得两眼成一线:“和啦,三花又是买庄的!”
“妈的,今晚手气不好,小个便尿点霉气再来。”汤景延离座走了出去。
“不许动!”团部警卫员沖了进来,3个敌伪头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击毙。与此同时,团部的2个直属排扑向碉堡,敌人非死即伤,缴获机枪1挺,手枪3把,步枪20支。
这时,破腹战斗已在全线打响,各地的汤糰官兵以突袭手段,摧毁了当地的敌人碉堡、特工站、警察署、区公所,然后迅速撤往指定地点。在南通警卫团的接应下,穿过封锁线,进入根据地,干部战士情不自禁欢呼“回家了”!
汤糰带着缴获的大批武器胜利归来,军分区为他们召开了祝捷大会。分区司令员陶勇诙谐地说:“当初汤糰打入敌营,有人担心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可是你们看,狗不但没有吃到,反而被痛打了一顿,汤糰不是凯旋而归了吗?”粟裕也大加讚扬说:“汤糰行动好比渔人撒网一样,把网撒下去,等鱼进网后,果断地把网拉上来。全团同志忠心耿耿,机智勇敢,能应万变,敢去敢回,艺高胆大,真是好样的!”

壮烈牺牲

1944年,汤景延调任苏北六县抗联副司令,不久又调升新四军苏浙游击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1948年春,他奉命潜赴上海市郊开展武装斗争,不幸为叛徒出卖,伤重被俘。敌人软硬兼施逼降,他严词拒绝,在江湾英勇就义。上海解放后,遗骸移葬龙华烈士陵园。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