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二氟一氯甲烷

二氟一氯甲烷

二氟一氯甲烷(英文名称chlorodifuoromethane)又名一氯二氟甲烷(monochlorodifluoromethane)别名氟里昂-22(freon-22),无色有轻微发甜气味的气体,分子式和结构式均为CHClF2,属于含氢的氟氯代烃,也简称为HCFC-22。性能稳定,不能燃烧,无腐蚀性。其毒性较低,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主要用作製取四氟乙烯的原料和製冷剂、喷雾剂、农药生产原料等。二氟一氯甲烷属于对高空臭氧层有破坏作用(ODP)及温室效应(GWP)的气体。根据蒙特娄议定书规定在已开发国家已停止使用和生产,在开发中国家还可以生产,但其生产和使用截至期限是2030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氯二氟甲烷
  • 英文名:monochlorodifluoromethane
  • 别称:氟利昂-22
  • 化学式:CHClF2

物理性质

【沸点】℃ -40.8
【熔点】℃ -146
【密度】g/cm3 1.2130
【相对密度】 3.0
【蒸汽压】kPa13.33(-76.4℃)
【临界温度】℃ 96
【临界压力】MPa 4.91
【大气存活寿命】年 15.8
【DOP】 0.05
【GWP】 1000
【溶解性能】微溶于水,O℃和30℃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06和0.15g/100g。能溶于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稳定性】稳定

化学性质

【CAS登录号】75-45-6
【EINECS登录号】200-871-9
【分子量】86.47
【分子式及结构式】分子式和结构式均为CHClF2
【常见化学反应】一氯二氟甲烷非常稳定,但在600~800℃高温能进行裂解反应生成四氟乙烯,反应方程如下:
2CHClF2→CF2=CF2 +2HCl
【禁配物】强氧化剂
【聚合危害】无聚合危害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製取四氟乙烯的原料和製冷剂、喷雾剂、农药生产原料等。

製造方法

一氯二氟甲烷的生产方法有直接发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採用甲烷为原料,与氯气和氢氟酸反应製取,反应方程式如下:
CH4 + Cl2 + HF → CHClF2
反应温度370~470℃,压力0.41~0.59MPa,副反应生成其他氟氯甲烷、氯化氢等,经硷洗、乾燥,蒸馏分离得到纯品。
间接法是以三氯甲烷为原料和氟化氢反应得到,反应式如下:
CHCl3 + 2HF → CHClF2+ 2HCl
反应以五氯化锑为催化剂,同样产物经硷洗、乾燥蒸馏得到纯品。
【产业链】
【参考质量指标】按GB7373-87 一氯二氟甲烷的质量标準溶下表:
指标名称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外观
气味
纯度 % ≥
水分% ≤
酸度(以HCl计)%≤
蒸发残留物% ≤
无色,不浑浊
无异味
99.899.599.0
0.005 0.001 0.003
0.00001 0.0001 0.0001
0.010.010.02

毒性和对环境影响

一氯二氟甲烷为有毒化学品,侵入途径主要是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毒性低,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大鼠、小鼠吸入0.2%浓度,6小时/天,共10个月,均无毒性反应;1.4%浓度,体重减轻,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剖检肺见肺泡间质增厚、肺水肿,心肝、肾及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急性毒性:大鼠吸入LD1000000mg/m,2小时。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或燃烧,分解出四氟乙烯、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毒性较大,可引起中毒。吸入高浓度裂解气,初期仅有轻咳、噁心、发冷、胸闷及乏力感,但经24-72小时潜伏期后出现明显症状,发生肺炎、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徵,后期有纤维增生徵象。
一氯二氟甲烷属于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和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对环境影响较大,根据蒙特娄议定书规定在已开发国家已停止使用和生产,在开发中国家还可以生产,但其生产和使用截至期限是2030年。生产过程有废弃物产生,存在不利环境因素,应按照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管理。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品採用耐压钢瓶贮存,应远离热源和高温,贮存于阴凉、防暴晒产所,按规定定期检验钢瓶,严防外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