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猫科
灵猫科(学名:Viverridae)是食肉目(Carnivora)的一科,人们将它们划分为许多不同的属(一说35属72种,一说10到12属15到20种),着名的种有大灵猫、小灵猫、熊狸等。灵猫有很多种,灵猫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边缘,它们住在以岩洞或树洞里。喜欢在夜里出来活动,白天则伏在灌丛中休息,捕食的时间一般在清晨和黄昏,它们捕猎的对象为小鼠、小鸟、青蛙、鱼、蟹、昆虫有时也吃一些植物的果实。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灵猫科
- 拉丁学名:viverridae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哺乳纲
- 亚纲:真兽亚纲
- 目:食肉目
- 亚目:裂脚亚目
- 科:灵猫科
- 分布区域:非洲、古北界南半部、欧洲
外形特徵
灵猫的身体一般在67~82厘米(含一条长而细的尾巴),体重5~8公斤之间。它们体型较大细长,后足仅具4趾,四肢短,具腺囊,头骨形态及牙齿与犬科较接近,但上裂齿原尖较大,且有较发育的前附尖。臼齿2/2,上臼齿横生,其内叶较外缘为狭。
生活习性
雌雄性在会阴部均有发达的芳香腺囊分泌灵猫香,雄性产量比雌性多1倍以上,常擦抹在小树桩或石块上作为占据领域的标誌。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边缘,以岩洞和树洞为巢。夜行性,捕食小动物,兼食植物果实。多营地栖生活,亦可上树捕食松鼠、鼯鼠。行动快速敏捷,故又叫"彪鼠"。夜行性,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和昆虫等为食,亦常到村寨附近偷食家禽,在山区甚至会潜入民屋内捕食鼠类。
生长繁殖
产仔期多在每年的4月,每胎以2仔居多,幼体2-3年性可成熟。
栖息环境
要栖息于海拔2700m以下的热带雨林、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林缘灌丛、高草丛等生境。
分布範围
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
物种分类
隐肛狸属
马岛獴(隐肛狸)Cryptoprocta ferox
食蚁狸属
食蚁狸(尖吻灵猫)Eupleres goudotii
马岛缟狸属
马岛缟狸(马岛灵猫)Fossa fossana
缟灵猫属
印支缟狸(缟灵猫)Chrotogale owstoni
双斑狸属
双斑狸(非洲椰子狸)Nandinia binotata
熊狸属
熊狸Arctictis binturong
果子狸属
果子狸(花面狸)Paguma larvata
保护级别
已被列为国家Ⅱ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函〖1988〗144号文,1988年1月14日生效)。位于云南和西藏的分布区内大多建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多数种群得到了保护。保护区外尚无特殊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