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性质为政府公益性事业财政全供单位,现有干部职工42人,中级以上职称5人,初级职称19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成立于:2003年4月
- 干部职工:42人
- 中级以上职称:5人
内设机构
内设疾病控制科、健康教育科、计画免疫科、卫生检验科、消杀学卫科、行政办公室等6个职能科室,拥有现代化的诊疗、冷链、检测检验设备20余台(件),能够开展微生物、血清、理化分析及临床检验的150多种检查检验项目;能够运用现代疾病预防和控制技术拟定疾病预防控制方案和技术决策;预测和评估疾病动态,为调整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能够执行防治计画,组织落实防治措施,培训防治队伍,评价防治效果;能够开展预防性健康检查等多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保障部门,也是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和服务的专业机构,承担着《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计画免疫条例》等多种卫生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全区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约32万人口的疾病控制、健康教育、计画免疫、卫生检测等工作任务。
事件
强制摊派工装费事件
2014年10月下旬,有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疾控中心职工反映,该中心强制职工购买一套价值近3000元的工装,并要求在编职工不缴纳工装费的将从工资中扣除,契约工不缴纳就辞退。
工装由“白大褂”变成名牌西装
“按理说‘白大褂’才是我们的工装,又不是银行或者是视窗单位,买这幺贵的西装有何用?”近日,部分漯河源汇区疾控中心职工和多名知情人向记者举报称,该疾控中心违规给职工购买工装,并强制职工支付高额工装费。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3年4月的漯河市源汇区疾控中心现有在编职工40余名。据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大峰介绍,中心还有契约工20余名。
举报的职工称,今年5月份,疾控中心领导通知所有职工量体裁衣定做工装,并一再强调是单位“福利”不收取任何费用。半个月后,由隆庆祥河南漯河店(以下简称隆庆祥)製作的数十套工装发放到职工手中。
“总感觉西装太职业了,当初很多人都不愿意要,如今衣服都放在家中睡觉”,一名不愿具名的职工说,“今年10月分,单位突然召开会议,要求每个职工交工装钱。”
疾控中心、隆庆祥均否认此事
奇怪的是,对于这桩事情,疾控中心和隆庆祥均矢口否认。在10月31日和11月3日的採访中,隆庆祥漯河店长韩雪娜和团购部李姓负责人均表示,从未给源汇区疾控中心定做过工装。当记者提出能否提供今年隆庆祥漯河店团购清单时,李姓负责人表示无法提供。
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大峰也称,根本没有定做工装这回事。
然而,职工提供的衣服上有隆庆祥的标誌和包装标识。
不仅如此,在一份职工提供的视频中,源汇区疾控中心主任李慧霞曾在一次会议上提到当初给职工定做工装是出于单位整体形象考虑,并表示是与其上级单位源汇区卫生局一起定做的,由隆庆祥负责量制。
在这份视频资料中,李慧霞主任说,“经过班子讨论,既然做(工装)就做好一点,平常可以穿出去像模像样,之后去找隆庆祥协调,价位是3000多元一套,最后搞价打折后一套2800元。”
然而,由于中心无法将这批工装费用报销,疾控中心便让所有职工为此买单,在编人员不缴纳从工资中扣除,契约工不缴纳则辞退。无奈,在多次催缴后,部分员工不得不交费。
记者正常採访被认为“干扰办公”
就此,有记者前往源汇区卫生局了解此事。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所有媒体採访必须经区宣传部同意。
3日早晨,记者前往源汇区宣传部备案后,再次来到源汇区疾控中心。
此时,正是上班时间。杨大峰副主任办公室大门敞开,空无一人,岗位牌显示“在岗”。随后,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爱智看到后,赶紧锁上杨主任办公室门,并对记者身份和正常採访提出诸多质疑,还以记者干扰其办公为由要求记者离开。
针对源汇区疾控中心强制摊派工装费一事,当地宣传部门表示将给予答覆,但截止记者发稿也未见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