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沈文庆

沈文庆

沈文庆

沈文庆,1945年8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实验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68年沈文庆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实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沈文庆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45年8月21日
  •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5年8月21日,沈文庆出生于上海。
沈文庆院士会见日本客人沈文庆院士会见日本客人
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理论核物理专业。
1970年-1991年,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助研、副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9年-1981年,在西德国家重离子研究中心进修。
1984年-1985年,在西德国家重离子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
1991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继续从事实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
2008年1月28日,任第六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沈文庆与合作者在73MeV以下的12C+209Bi发射粒子研究中,证实低能核反应中有大质量转移反应引起的a粒子发射,研究证实轻系统存在深部非弹性散射,并证实了有非完全深部非弹性散射的新反应机制;负责兰州国家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区建设并组织一批实验。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获得当时国际上最佳的质量与电荷分布,测到4个新核素。测量了準裂变的物理特性和质量弛豫时间并分析了对合成超重核的影响。
  • 科研成果奖励
沈文庆曾担任国家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的首席科学家,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特等奖、一等奖各一次,二等奖三次。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1982年
轰击能低于73MeV的12C+209Bi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8年
轻系统深部非弹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重离子核反应的集体效应和奇异核产生及其性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人才培养

2008年荣获“卢嘉锡优秀导师奖”。曾五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荣誉表彰

沈文庆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