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军事演习
“汉光”演习是目前台军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课目设定最齐全、情况设定最複杂、参演兵力最多、对抗性最强、合成度最高的年度例行性演习。1984年6月23日,举行了“汉光1号”演习。此后每年演习一次(1996年是个例外,当年因台海危机,台湾取消演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汉光军事演习
- 性质:军事演习
- 开始时间:1984年6月23日
- 频率:每年一次
背景

在台军“汉光”系列军事演习中,一个非常值得的关注的现象是,“乌龙”事件层出不穷。如果是偶尔一两次倒还可以理解,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就不得不让人对台军的真正战斗力产生怀疑。
在近年来的“汉光”军事演习中,台军外购的许多武器装备先后登场,令人目不瑕接,但是令台军颇为尴尬的是,这些“洋武器”并没有太多出彩的表现,反而成为“麻烦製造者”,令台军颜面尽失。
相关报导
中国国防大学台湾军事研究专家李莉介绍到:
实际上,在汉光演习中,台军丑闻是频频爆出的。汉光17号演习中,台军试射过刚採购的复仇者,还有毒刺这两型防空飞弹。一型是车载的,一型是单兵肩抗的。对台军来说,是低空防御的两型重要的武器。但演习中这两型飞弹都没有办法有效地命中目标,这让台军非常丧气的。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紧接着海军试射了“雄风”Ⅱ型飞弹,这型飞弹对台湾海域来讲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结果这型飞弹基本上完全脱靶。当时报靶说发现了一个小亮点。实际上,一点都没有跟蹤到,飞弹完全脱靶了。
在2003年举行的“汉光”19号演习中,台军使出了浑身解数。空军出动IDF、F-16、“幻影”2000、F-5E战机,海军出动“成功”级、“康定”级护卫舰,“光华”6号飞弹快艇,“海龙”号潜艇,陆军则出动各式战车、火炮、攻击直升机弹等,大肆张扬。然而,在演习的实际进行中,却纰漏不断,闹了不少笑话。台湾媒体戏称这次演习是“乌龙一箩筐”。中国国防大学台湾军事研究专家李莉介绍说:
而在汉光19号演习中,当时台军潜艇第一次试射德国制的重型鱼雷,这型鱼雷是台军“杀手锏”武器,因为他潜艇只有四艘,两艘基本上不能作战,另两艘也不足以完成水下反潜任务。这款德制鱼雷对台军非常重要,但这型鱼雷一点作用都没有了,而且是完全脱线了,因为它是光纤引导,整个光纤和鱼雷完全脱离了。台军当时自己解释不了,自称鱼雷因为水下安全自行引爆了,但随后的事情就让人啼笑皆非了,因为附近的渔民发现这个鱼雷窜上海滩,就在海滩上躺着,那幺台海军自称水下安全引爆完全是个谎言。当时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插曲就是,台湾海军在打捞鱼雷的时候,鱼雷本身颜色是深黑色的,光滑,体积比较大。当时很多渔民以为他们在打捞海豚,搞得非常尴尬。随后,在海军举行的“连心九哨”演习中,这型鱼雷第二次又试射失败了,对台湾海军讲打击非常大的。
最惊险的一次就是汉光19号演习,当时台军进行过反敌方突击上路的射击演习,他有一个设定的场景,就是用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从参观台上俯冲对下,对海面进行攻击。但是表演节目中,其中一架眼镜蛇发生失速的情况,差点摔进当时陈水扁和台湾各路高官的参观台。所以,这一系列事件在台军演习中层出不穷,使得台军大失颜面。
在台军的“汉光”19号演习中,还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墓,观演民众在一架靶机的尾翼上发现了与陈水扁同名的“扁”字样,机身还画了两只猪头。製作靶机的公司给出解释是,靶机上原本就绘有卡通猪的吉祥物,在飞机上绘有自己选择的吉祥物是台湾空军传统。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台湾军事研究专家刘诚介绍到,除了“飞弹脱靶,鱼雷乱窜,阿扁猪头”这些经典的“乌龙”事件外,还出现过台军两支参演部队隔街对骂的一幕:
比较“经典‘的出现在2003年,当时汉光19号演习的时候,跟今年一样在宜兰县举行,出现了三发飞弹都没命中靶机,令台军高层非常尴尬。台湾海军成功发射一枚飞弹没有命中靶机,陆战队紧接着发射防空飞弹,也没命中。陆军说你不行我来,他的超级眼镜蛇直升机,发射多枚"地狱火"飞弹,仍有一枚突然窜高脱靶。台湾海军“海龙号”潜艇发射鱼雷,数分钟,找不到制导鱼雷,信号消失,吓得艇长赶紧下命令潜艇下沉,以免被自己鱼雷误伤,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索性没造成人员伤亡。
最好笑的是在这次演习中台湾民众发现了问题,靶机上面的机翼上出现了一个“扁”字,旁边画了两只猪。台湾媒体标题很有意思,叫“飞弹脱靶,鱼雷乱窜,阿扁猪头”。汉光19号演习中,陆军有一架超级眼镜蛇直升机在做向下俯冲的动作时,突然拉不起来了,险些撞在参观台上,索性最后一刻拉起,才使在参观台上陈水扁、吕秀莲在内的“党政军大员”没有全部阵亡。
最可笑的乌龙事件是发生在代号“长龙”的大规模演习中,演习中两个部队,一个是台南彰化来的部队,一个是台北淡水来的部队,这两支部队在大街上相遇,突然部队失控,把所有武器摆在街上,然后隔街对骂。台湾民众看到后惊愕不已,中间一辆吉普车冲过来,双方对骂中有个排长上去把吉普车人员拉下来,刚準备饱揍一顿的时候,有人发现这个被拉下来的军官是指挥这次演习的军团司令,一名中将,这种乌龙事件也只有台军会出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台军“汉光21”号军事演习的一次预演中,演习模拟敌军空降部队进攻清泉岗基地,台军则以多种优势兵力反制围歼。演习中台军先是出动多架次C-130运输机,空降数百名陆军特战空降旅官兵,继而出动F-16战机轰炸假想敌,并以装甲车及地面部队扫蕩残留“敌军”。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预演,也差点摆了乌龙。台湾岛内媒体报导说,200名伞兵跳伞的时候,就有其中5人坠落摔伤,台湾军方赶紧出面表示,是因为瞬时阵风太强,降落伞才会失控发生意外,没有人为疏失。
听众朋友,我们知道,军事演习就是为了暴露问题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演习中出现一些事故,是在所难免的,也不完全是坏事,但是,台军的“乌龙”事件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这就值得深思了。
中国国防大学台湾军事研究专家李莉表示,频繁不断的“乌龙”事件,暴露了台军武器装备体系的弱点以及人员素质上的差距:
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乌龙事件并不是事先设定的,因为我们知道,军事演习一个基本的目的就是要检验我现有的部队作战能力,弱点究竟在哪些方面。实际上这些并不是台军预想到的,或者说可能出现的问题。恰恰相反,这些乌龙事件暴露的点,都是他认为非常强的,对他的战斗力能够有效弥和的。
另一方面,暴露出台军现有武器装备体系的弱点,本身武器装备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把这些整合到一起,那幺这种战斗力的发挥肯定会有相互制约的倾向,不以人的意志为左右的。虽然你单件武器装备非常先进,但在台军现有的武器装备体系中,优点和作战能力不可能发挥到最大限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爱国者”,按道理讲它是具有一定反导能力的,美军在几次局部战争中也是得以验证的。台军现有的预警系统,不足以使爱国者获得足够的预警时间,那幺爱国者就达不到台军设定的反导能力。
整个武器形成作战能力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台军武器装备很多是外购的,从最先提出购买意向,到最后真正买到,再到装备最后形成作战能力,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台军目前从人员素质上讲,包括一些比较合格的兵员数量,都不是非常够的。从掌握武器装备这个角度讲,肯定存在一个差距。在台军武器装备战斗力生成的方面,人的因素起到非常大的制约作用。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台湾军事研究专家刘诚也认为,“人”和“武器”是造成频繁不断的“乌龙”事件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暴露了台军组织协调相当不利,计画安排不得当:任何一支部队在进行军事行动时出现一些事故,是在所难免的。但台军乌龙事件发生频率特别高,包括鱼雷上岸,飞弹脱靶,作战部队互相对骂,甚至殴打长官的事情,最典型的结论是,这个部队素质并不是那幺高。具体来讲,暴露了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部队进行行动组织协调相当不利,计画安排不得当。
第二方面,出现在武器装备上,台湾虽然声称购买了非常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台湾相当一部分还是老装备,比如二战时的装备,这种老装备还在超期服役,不可避免会带来乌龙事件。很多先进装备也出现问题,比如F-16先进战机也出现问题,这就暴露台军对装备保障维护不利。
第三方面,最关键出在“人”身上,台湾军队人员素质不是那幺高,典型的政治素质不高。军事人员军事素养不高,对武器理解能力、作战程式,作训知识理解能力相当差。这三个方面是导致乌龙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台湾当局不惜花费巨资,大肆购买“洋武器”。对外军购方法手段花样翻新,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突破。其购买的“洋武器”已经呈现出“高技术化”倾向。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千方百计採取种种方法,加强武器装备自行研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自行生产武器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达到了一定水平。目前,台湾军工企业主要有5大家——造船企业、航空企业、飞弹企业、武器装备製造厂、光电企业。这些企业都能生产出有一定水平的武器装备。
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台军武器装备体系互相不交融,各种型号繁杂。中国国防大学台湾军事研究专家李莉表示,台军武器装备不可避免的这个弱点,造成台军不仅在军事演习中,甚至可能在实战中也是“乌龙”事件不断:
我觉得这个事件从现象来讲是我们刚才讲的原因,如果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讲,它暴露出台军武器装备现有的生产体系的不足。
因为在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当时台湾不能找到更广阔的武器的来源,所以他曾下决心走一条自我研发的道路。但是后来,随着他不断在这条路上走的过程中,以他现有的科研能力、生产能力来讲,它还不足以产生具有竞争能力先进的武器的装备,所以他在后期又走上了以前谋求外购的这样一条道路。
所以我们从以前台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脉路来看,它可以说走的是非常尴尬的两条线,一条就是谋求自我研发的能力,另一条又不得不大量的依靠外购来完善他现有的武器装备体系,所以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之下,就是台军武器装备体系出现互相不交融,型号非常繁杂的现有的实际情况。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不仅是台湾武器装备他现有的作战能力受到影响,而且他后续的保障能力,维修能力,持续作战能力都受到影响,这个他不能仅是在演习中暴露出这些问题,而且即便是在实战情况下也会暴露出这些问题,这是台军武器装备不可避免的一个弱点。
今年台军“汉光”22号演习是罕见的一次大型海、陆、空联合操演,动员“三军”总兵力超过10万人,是台军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
整个演习发射各种弹药10万余发,其中飞弹80枚以上,超过了台军10年来发射各型飞弹的总和。在这场大吹大擂的演习中,却不时蹦出乌龙插曲,陈水扁当局一贯吹嘘的进口洋武器更是大出洋相。在7月17日进行最后一次预演时,预演开始没多久,第一架升空的靶机就坠毁在无尾港的树林里面。
7月20日的正式演习一开始,进口的美制洋武器就又出了洋相。按照预定计画,台军F16準备发射“响尾蛇”空空飞弹,结果“因为太阳光反射影响”,飞弹没有按计画发射出去;随后,台军军舰发射的一枚进口美制“鱼叉”反舰飞弹,又没有命中靶舰;过了不久,当部署在海滩上的飞弹发射时,一枚进口的美制“麻雀”飞弹突然坠入海中。
更为丢脸的是,为模拟滩头拦截假想敌装甲部队登入,台军向海上目标发射进口美制“拖式”飞弹,竟然有一枚在观礼台前方,距离陈水扁约100米的近距离提前爆炸,让陈水扁和所有在场来宾与媒体记者都吓了一大跳,台湾军方高层更是个个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其实,对于台军的乌龙事件,台湾的媒体进行了密切关注,而台湾军方则採取了遮遮掩掩的态度,中国国防大学台湾军事研究专家李莉表示,被台湾媒体披露的“乌龙”事件也许只是“冰山一角”。
李:我觉得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因为我们知道他为了掩盖现有装备作战能力的弱点,而且为了使台湾民众相信台湾目前花了巨额的台湾纳税人的钱换来的武器装备是作战能力是可靠的,所以我认为他在军事演习中,他把那些能够遮掩的东西呢,他肯定是自己尽了最大努力把它掩盖住了,这个也是属于骗局,台湾民众对台湾军方的这个作战能力的信任,是一个基本的做法,我觉得是由这种可能性的。但是,从台军武器装备现有的作战能力来看,他又一些装备没有完全成熟,为了演习的目的,他可能就纳入了演习当中,那幺他这个事件不仅是在现在这个演习,将来的演习这种乌龙事件仍然会曾出不穷。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台湾军事研究专家刘诚也认为,用“冰山一角”来形容台军的“乌龙”事件是非常恰当的,而在“乌龙”事件的背后,还有一个台军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不知为谁而战”:
从深层次来讲,我们知道一句名言“知道为谁而战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台湾军队不断出现问题,对部队人员教育问题出现漏洞。他们不知道到底为什幺存在,不知道是为谁扛枪的,目标不明确。台湾当局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一直想对祖国大陆进行对抗,政治独立等等,对士兵政治教育是站不住脚的。到底为什幺,是为了“台独”进行军演?进行各种训练?战士们并不买这个账。所以,台湾一天不解决政治原因的话,乌龙事件会不断出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台湾当局能够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来。
今年爆出内幕,说台湾有军官战士自杀,战士经常抱着电话痛哭等等。作战需要讲正义,正义之师必胜。道理名不正,言不顺,士兵难免信念不足,怎幺能把热情全部投入军事训练、武器维修等各种工作上面。同时,一些组织机制的问题,比如,台湾很多是义务兵役制,很典型的“基德级”舰上的义务兵今年7月份面临退役,操作手退役,新兵又不会,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用“冰山一角”形容台湾乌龙事件是非常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