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企
来源:广东省澄海县农家品种。属连续开花亚种珍珠豆型。
特徵特性:株型直立,疏枝。株高41.5cm,侧枝长48.4cm,结果枝7条,总分枝8条,结实範围6cm左右。茎中粗,直径4.7mm,茎部花青素微量,茎呈绿色,茎枝上茸毛稀短。小叶片为椭圆形、淡绿色、较小,长4.2cm,宽2.3cm。花冠黄色、花小,旗瓣高12.7mm、宽15.4mm。单株结果数22个,单株生产力19.7g。荚果蚕茧形,网目小,网纹细浅,缩缢浅,果嘴短钝。以二粒荚果为主,荚果小,长25.3mm、宽12.6mm。籽仁整齐,呈桃形,种皮淡红色,籽仁长12.5mm、宽8.2mm。斤果数551个,斤仁数1170粒。百果重131.0g,百仁重52.5g。出仁率75.0%。粗脂肪含量55.66%,粗蛋白含量24.62%。
生育期短,属早熟种。在广东广州地区3月上旬播种,5月上旬开花,7月上旬成熟,生育期120天左右。出苗快,植株长势强。开花较晚,荚果发育快,果针入土浅,果柄坚韧,成熟后收穫不易落果。抗倒伏性中等,耐涝性弱。中感叶斑病、鏽病和青枯病。
分布及利用价值:适应性广,产量较高而稳定,据广东省1956~1957年全省区域试验鉴定,较各当地品种增产14%~22%。1959年在福建省的惠安、仙游、永泰、晋江、南安等地试验,较当地品种增产23%~33%。在广西的柳州、南宁等地试验,较当地品种增产31.5%。自五十年代开始,先后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推广种植,种植面积曾达300多万亩。一般亩产100kg以上。该品种还是很好的育种亲本材料,如粤油551、白沙1016等早熟优良品种,均有狮头企的亲缘。
栽培要点:以在中上肥力、排灌较好的砂壤土上种植产量较高。种植密度以每亩2万粒左右为宜。生育期间注意防涝和防治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