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散(《仁斋直指方论》)
牡丹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主治肠痈冷证,腹濡而痛,时时利脓。
基本介绍
- 名称:牡丹散
- 别名:牡丹皮散(《外科发挥》卷四)
- 出处:《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
- 组成:人参、牡丹皮、白茯苓、天麻、黄芪、木香、当归、川芎、辣桂、白芷、薏苡仁、甘草、桃仁
- 主治:肠痈冷证,腹濡而痛,时时利脓
组成
人参、牡丹皮、白茯苓、天麻、黄芪、木香、当归、川芎、辣桂各三分,白芷、薏苡仁、甘草(炙)各二分,桃仁(浸去皮,炒)三分。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三钱,井水煎,食前服。
主治
肠痈冷证,腹濡而痛,时时利脓。
附注
本方改为汤剂,名“牡丹汤”(见《校注妇人良方》)。
附方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皮、萆薢、白朮、桂(去粗皮)各等分
用法:上为散。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
主治:肾虚腰痛
出处:《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去心)、白蔹各一两,桑根白皮(锉)二两,藿香叶、丁香、麝香(研)各一分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每日三次。浅者十日,深者二十日,箭头自出
主治:金疮箭头在骨,远年不出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四〇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皮、乌头(炮裂,去皮脐)、桂(去粗皮)各一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室女血髒虚冷,月水凝涩,攻少腹痛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皮、桂心、当归、延胡索各一两,莪术、牛膝、赤芍药各二两,荆三棱一两半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半盏,煎七分,温服
主治:妇人久虚羸瘦,血块走疰,心腹疼痛,不思饮食
出处:《妇人良方》卷七引《卫生方》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皮、红芍药各一两半,白芷五分,乾姜(炮製)一两,当归(去苗)、苦杖、红花、延胡索、官桂、没药、橘皮(去白)各二两,川芎二两二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酒水共一盏,生姜二片,同煎至七分,食前稍热服。治产后恶物不尽,一月内日进二服,两月内日进一服
主治:产后血晕,气逆胸膈不利,并月水不调,凝滞撮痛,或因产后经脉不和,恶物不尽
出处:《普济方》卷三四八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川芒消一两,冬瓜子一合,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血晕,腹满欲狼狈
出处:《圣惠》卷八十
重要文献摘要
《仁斋直指方论》;‘牡丹散治肠痈冷证,腹濡而痛,时时利脓。人参、牡丹皮、白茯苓、天麻、黄芪、木香、当归、川芎、辣桂、桃仁(浸,去皮,炒)各三分,白芷、薏苡仁、甘草(炙)。各二分上末。每服三钱,井水煎,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