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和镇(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
锦和镇辖20个建制村,2个社区,总面积140.3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西街社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锦和镇
- 别名:月城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
- 政府驻地:西街社区
- 电话区号:0745
- 邮政区码:419402
- 地理位置: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
- 面积:140.3平方公里
- 人口:3.4万
- 方言:西南官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岩龙盘洞、锦和古城、罗裙山
- 机场:怀化芷江机场
- 火车站:渝怀铁路锦和站
- 车牌代码:湘N
- 学校:麻阳二中、锦和镇中心国小
- 主要河流:锦江、滑石江
基本概述
锦和镇
锦和镇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34公里,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毗邻。锦和镇辖20个建制村,2个社区,总面积140.3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西街社区。锦和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属五溪蛮夷之地,有1300年的建城史和880年的县治史。古有“湘黔咽喉”之称,现在是麻阳南部的经济、交通、商贸和文化中心。

锦和镇是麻阳第二大镇,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2万人,系全国重点镇、全省中心镇、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和全省安全生产示範乡镇。

该镇是千年古镇,长寿文化十分浓厚,形成独特的长寿食方、养生之道与和谐环境。据统计,全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8岁,百岁老人达10人,居全县各乡镇之首,有“长寿之邦”的美誉。

历史简介
唐初,渔民众聚,茅舍连户,逐渐形成商业集市。
宋熙宁六年筑土垒城,至八年城墙建成,麻阳县治也由旧县(今黄桑乡旧县村)迁往锦和。
明正德五年(1510年),在原基址上砌砖垒城,修筑城门、城池,至此,城池皆起,街巷井然。
民国初年,为拓宽街道而拆毁城墙。
1953年县址由锦和迁往高村镇。
1985年锦和镇、锦和乡合併为锦和镇。
2015年长潭乡併入锦和镇。
行政划分
概况
2015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建制村合併,锦和镇由原来的33个村(社区)合併调整为22个村(社区)。
社区
锦和镇目前辖东街、西街2个社区。
村委
黄家团、官庄、兰家坪、姚家庄、河湾、楠木、尚坪、关村、柑子园、十八岩、大湾、黄土田、岩口山、长潭、长潭溪、碰溪、新场、轻土、鱼尾、楠村20个村委会。
交通水利
铁路
渝怀铁路穿镇而过,在该镇设立锦和站,2015年渝怀铁路二线怀化段开始修建。
公路
省道S254和省道S332在镇内交汇。
河流
镇内主要河流有锦江(又名辰水)、滑石江(又名尧市河),建有锦和水电站、铜信溪水电站。
旅游资源
锦和古城
锦和镇源于唐朝,至宋朝城内就建有东、西、南、北四大正街。明朝又开闢了会馆弄、茶馆弄、滕家弄、杨家弄、宰相弄、唐园弄和下东门街等“六弄一街”,全系石板平铺,城内四通八达,井然有序,交通方便。
古镇内朝阳门、同天寺、下东门、锦江书院、宰相屋、汾阳世第、江夏堂、玉华观、镇阳宫、万寿宫、湘山寺、状元桥、育婴堂、望江楼阁、古城墙、城门等古建筑,民国期间的中央银行、农民银行、邮政局仍保留至今。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龙盘洞
岩龙盘洞,又名雨珠洞。位于锦和镇西北侧的岩口山村,距凤凰县城23公里,距锦和镇15.5公里,洞内有石钟、石屋、石龙、石笋、仙田、仙池等钟乳石,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是麻阳有名的八大景点之一。
罗裙山
罗裙山,坐落在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北面8公里,因山形似罗裙,故名罗裙山,海拔1108米,森林植被覆盖率98%,周围树林高大茂密,遮天蔽日,溪水清澈,是闻名远近的“天然氧吧”。
民间习俗
民间习俗上,锦和镇当地仍保留着龙舟、花灯、舞龙灯(狮)、舞蹈、汉剧、阳戏、傩戏、霸王鞭,採莲船、美术绘画、书法、苗歌对唱等许多传统习俗。特别是端午节龙舟赛甚是隆重,在当地民间有“宁输一壠田,不输一篙船”的说法。

经济发展
农业
镇内高山连绵,属丘陵地区,溪河交错,资源十分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柑桔、花生、菸叶、甘蔗等;全镇形成了以黄家团、官庄、姚家庄、兰家坪、楠木村、尚坪村、河湾为主的6000亩、年产量680万公斤的优质稻基地;形成了以锦洲村、梁家村、桐油坡村、尚坪村为主的800亩、年产高档蔬菜190万分斤的反季蔬菜基地;形成了以白岩坪、十八岩、官村、桐油坡村为主的600亩、年产60万公斤的小子花生基地;形成了以黄家团、官庄、姚家庄、兰家坪、尚坪村、河湾为主的4000亩、年产量300万公斤的冰糖柑地。
工业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全镇有乡镇企业64家,主要产品有鞭炮、水果加工等,年产值1500万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17378 |
男 | 8943 |
女 | 8435 |
家庭户户数 | 4754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17363 |
家庭户男 | 8931 |
家庭户女 | 8432 |
0-14岁(总) | 4155 |
0-14岁男 | 2168 |
0-14岁女 | 1987 |
15-64岁(总) | 11704 |
15-64岁男 | 6050 |
15-64岁女 | 5654 |
65岁及以上(总) | 1519 |
65岁及以上男 | 725 |
65岁及以上女 | 794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16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