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球九球
九球是檯球运动的其中一种玩法,起源于1920年代的美国。九球比赛是目前世界花式檯球的重要项目,比赛过程变化莫测,球手每次击球时,必须击打桌面上号码最小的球。如开球后没有任何球进袋,桌上仍剩9颗球,另一方就必须由1号球开打,若1号球已进袋,则要从2号球开打,以此类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花球九球
- 类别:世界花式檯球的重要项目
- 球的摆放:球用三角框排成菱形
- 开球权:球权的取得通过比球进行
简介
九球比赛是目前,比赛过程变化莫测,球手每次击球时,必须击打桌面上号码最小的球。如开球后没有任何球进袋,桌上仍剩9颗球,另一方就必须由1号球开打,若1号球已进袋,则要从2号球开打,以此类推。
九球比赛悬念很强,比赛的结果以打进九号球为赢,9号球未进之前,胜负都是未知的。因为九球比赛不是比谁进的球多,就算你1号至8号球全打进了,但九号球未进,被对方进了,那这一局的胜利也属于只进了9号球的那一方。
九球比赛中,如果双方实力相当,那幺开球方的第一桿沖桿十分关键,若沖桿后有球落袋,就赢得了继续击球的机会,国际比赛中经常可以看见开球的一方连续出桿,一桿清台,没给对手任何机会的场景。若开球沖桿后9号球直接进袋,则这一局over。
九球比赛悬念很强,比赛的结果以打进九号球为赢,9号球未进之前,胜负都是未知的。因为九球比赛不是比谁进的球多,就算你1号至8号球全打进了,但九号球未进,被对方进了,那这一局的胜利也属于只进了9号球的那一方。
九球比赛中,如果双方实力相当,那幺开球方的第一桿沖桿十分关键,若沖桿后有球落袋,就赢得了继续击球的机会,国际比赛中经常可以看见开球的一方连续出桿,一桿清台,没给对手任何机会的场景。若开球沖桿后9号球直接进袋,则这一局over。
,1号球在最前方,9号球在中间,其他球随意。1号球的中心在置球点上方。9颗球必须排列紧密。
,参赛的双方各持一颗球,从发球线后同时向对面台边击打,反弹回来后,离底台边最近的一方取得开球权。每一局的获胜者取得下一局的开球权。
以下为注意事项
1、开球方必须先撞击1号球,九个球中,最少要有四个彩球碰到台边,或有彩球进袋,方算开球有效。
2、开球后,母球进袋或被击出台面,对手获得自由球机会。
3、开球后,若把除9号球之外的花球击出台面,离台的球不必拿回台面,对手获开自由球。
4、开球后,若9号球被击出台面,要重新摆回置球点,若置球点上有球挡住,则把9号球摆在置 球点与顶台边的垂直线上靠近置球点的位置上,由对手开自由球。
2、开球后,母球进袋或被击出台面,对手获得自由球机会。
3、开球后,若把除9号球之外的花球击出台面,离台的球不必拿回台面,对手获开自由球。
4、开球后,若9号球被击出台面,要重新摆回置球点,若置球点上有球挡住,则把9号球摆在置 球点与顶台边的垂直线上靠近置球点的位置上,由对手开自由球。
犯规行为
1、母球击打的不是檯面上分值最小的球。
2、出桿后无球进袋,且母球、花球均未触帮。
3、花球飞出台面,除9号球需拿回台面重排外,其他球无需拿回。
4、母球飞出台面。
5、母球落袋。
6、击球时檯面上的球未完全静止。
7、开球时,母球放在了开球线外,经裁判告知后,仍强行出桿。
8、球桿、身体、衣服等碰触檯面上的任何球。
9、击球时双脚离地。
2、出桿后无球进袋,且母球、花球均未触帮。
3、花球飞出台面,除9号球需拿回台面重排外,其他球无需拿回。
4、母球飞出台面。
5、母球落袋。
6、击球时檯面上的球未完全静止。
7、开球时,母球放在了开球线外,经裁判告知后,仍强行出桿。
8、球桿、身体、衣服等碰触檯面上的任何球。
9、击球时双脚离地。
自由球
一方犯规后,接下来进攻的一方获得自由球。球手开自由球时,母球可置于球檯任何位置但不能碰触任何花球。
间接进球
选手根据规则,击打台面最小分值的花球后,花球或母球撞击其它花球进袋,有效。可继击球,如果撞进了9号球,则赢得这一局。
跳球
母球与目标球被其它花球挡住,选手可採取合法跳球方式跳跃障碍,击打目标球。击球必须从母球的上半圆位置出桿,这样为合法跳跃。若从母球的下半圆位置出桿,铲球以达到跳球目的,属犯规行为。
推球
开球后,如花球进袋后,台面球势的位置不理想,选手有一次推球机会,把球击到另一个置上,母球可不必碰到岸边,推桿前必须先告知裁判或对手,如果选手开球后没有进球,对手击球时若发现台面球势位置不理想,也可採用推球。推球后对手有权不打,则选手必须自己继续打。
连续三次犯规
同一局中,选手连续犯规三次,则输掉此局;目标球与台边的距离一球之内时。选手以轻微及合法的方式击球,以两次为限,若选手以相同方式第三次出桿,则三次球全属犯规,输掉此局。
选手连续犯规达两次时,裁判或对手应予告知,否则其犯规记录仍为两次。
故意犯规
选手每次的击球时间为一分钟,逾时为犯规,裁判应在45秒时警告选手。如果第二次逾时出桿,裁判可裁定其"故意犯规"。
选手不可用任何东西在檯面上做记号,不可以用工具测量球与球之间的距离,违反规定可判故意犯规。
故意犯规的处罚
选手第一次故意犯规时,此次犯规应记录下来并丧失该局,当第二次发生故意犯规时,应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连续三次犯规
同一局中,选手连续犯规三次,则输掉此局;目标球与台边的距离一球之内时。选手以轻微及合法的方式击球,以两次为限,若选手以相同方式第三次出桿,则三次球全属犯规,输掉此局。
选手连续犯规达两次时,裁判或对手应予告知,否则其犯规记录仍为两次。
故意犯规
选手每次的击球时间为一分钟,逾时为犯规,裁判应在45秒时警告选手。如果第二次逾时出桿,裁判可裁定其"故意犯规"。
选手不可用任何东西在檯面上做记号,不可以用工具测量球与球之间的距离,违反规定可判故意犯规。
故意犯规的处罚
选手第一次故意犯规时,此次犯规应记录下来并丧失该局,当第二次发生故意犯规时,应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花式九球训练方法
一般来讲,花式九球不是初级美式桌球爱好者所能玩的,因为它对走位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初级阶段,做一些相应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你可能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球技会停留在一个水準上而很难进步。以下我提供一些经验大家参考:
1.我比较赞成在初级阶段一个人独自打球。
(1),对于慢热型的朋友来讲,将会较快的提起兴奋点;
(2),对于一些觉得有必要再打一次的球来讲,你可以复位再练;
(3),记住,一定要用白球作为母球击打其它色球,因为如用色球作为母球击打的话,容易引起视觉误差;
(4),每击打一次之前,一定要擦一次巧克;
(5),不正确的姿势可能是你击球失误的最大原因;
(6),培养自己的出桿旋律,不要遇到容易球的时候仓促出桿,也不要在遇到难球时横瞄竖瞄。出桿前的犹豫将直接导致失误;
(7),2小时的训练之后需要休息一下,因为这时候,你很容易由于疲倦而随意出桿,久而久之会养成打球不认真的坏习惯。
2.在美式撞球中,把母球走位到中岸区是很重要的,这和斯诺克控制在上下岸有很大区别。
3.击球前要观察好母球走位的确切地点,对于一些高手来讲,走位在下一个被击打球与其对应入袋口连线的左面或右面,是需要好好考虑的,因为这是做好再下一个被击打球的必要条件,所以对于9球活动来讲,你必须考虑到下2个球的走位,否则,你很可能在辛辛苦苦打进8号球之后母球做成难球或掉袋而痛失此局。
4.回球在9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朋友球已经打得很準了,而对于回球却往往失误连连,我介绍一种回球的练习方法给大家:3颗星解球法(很多网站上都有,我就不罗嗦了)。美式球檯扶手上的颗星是很有用的,你可以由此判断球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但是我个人认为“靠三岸碰球得分”是更好的练习方法,如下:置两个色球于上下岸的点上,母球于开球区的横线上,击打母球碰一个色球后母球靠三岸后碰另一色球得分,如没有碰到则换人继续击打,你也可以先击打母球靠三岸后碰其它两个色球得分。你练习几次后,对于你颗星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
5.力量控制的优劣导致走位精确与否。在美式撞球里,低桿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高桿。因为,低桿使母球不靠岸或靠1-2岸而做好走位,而高桿往往使母球走三岸,要记住,用最少的走岸来走位以保证精确度。所以,在高低桿都能走位的时候儘量使用低桿。但是,高桿的走位往往对于长距离贴岸子球来讲是唯一的走位方法,所以也需要多加练习。我提供一个高低桿走位与力量控制的方法给大家:把15个色球按号码均匀置于一个底袋口成直角(距离袋口为2/1个球檯宽度),母球放在色球与袋口的另一边,从一号球顺序击打每一个球入同一个底袋。这是一个相当难的练习,我当初用了整整6个小时才成功了第一次,但是这个方法对于走位相当有帮助。
6.对于“塞”的一些看法。我很习惯下塞,并不认为下塞会降低击打的精确度。我想那些有这样负面看法的朋友很可能由于喜欢强力下塞,但是我要说,相反下一点点塞再加上柔一点的力量效果会更明显。为什幺要下塞呢?你要知道,除了改变母球靠岸后的反射角之外,“塞”是有别的用处的:
(1),使子球反向旋转。美式与斯诺克球很大的区别就是球靠岸也能进袋,所以让子球有一些旋转可使其靠岸后藉助旋转之力滑入目标袋,之当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但是往往出奇制胜。另外,在翻袋时也可少许改变子球靠岸后的反射角而达到目的。
(2),能更好地控制母球而无需大力击球达到走位的目的。大力击球使準确度降低,为了走位而牺牲精确可不是明智的选择,下塞的话,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了。再者,现在的球场全是使用快速檯布,大力击打的话,想控制母球非常难,而且很容易“洗袋”。
7.中桿的运用。高手的走位决不会使母球与子球做得很“直”,总是留有一定的角度,这是为做下一个球留有走位的余地,所以有时候,中桿的“并桿”使母球平移会很有用处的
1.我比较赞成在初级阶段一个人独自打球。
(1),对于慢热型的朋友来讲,将会较快的提起兴奋点;
(2),对于一些觉得有必要再打一次的球来讲,你可以复位再练;
(3),记住,一定要用白球作为母球击打其它色球,因为如用色球作为母球击打的话,容易引起视觉误差;
(4),每击打一次之前,一定要擦一次巧克;
(5),不正确的姿势可能是你击球失误的最大原因;
(6),培养自己的出桿旋律,不要遇到容易球的时候仓促出桿,也不要在遇到难球时横瞄竖瞄。出桿前的犹豫将直接导致失误;
(7),2小时的训练之后需要休息一下,因为这时候,你很容易由于疲倦而随意出桿,久而久之会养成打球不认真的坏习惯。
2.在美式撞球中,把母球走位到中岸区是很重要的,这和斯诺克控制在上下岸有很大区别。
3.击球前要观察好母球走位的确切地点,对于一些高手来讲,走位在下一个被击打球与其对应入袋口连线的左面或右面,是需要好好考虑的,因为这是做好再下一个被击打球的必要条件,所以对于9球活动来讲,你必须考虑到下2个球的走位,否则,你很可能在辛辛苦苦打进8号球之后母球做成难球或掉袋而痛失此局。
4.回球在9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些朋友球已经打得很準了,而对于回球却往往失误连连,我介绍一种回球的练习方法给大家:3颗星解球法(很多网站上都有,我就不罗嗦了)。美式球檯扶手上的颗星是很有用的,你可以由此判断球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但是我个人认为“靠三岸碰球得分”是更好的练习方法,如下:置两个色球于上下岸的点上,母球于开球区的横线上,击打母球碰一个色球后母球靠三岸后碰另一色球得分,如没有碰到则换人继续击打,你也可以先击打母球靠三岸后碰其它两个色球得分。你练习几次后,对于你颗星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
5.力量控制的优劣导致走位精确与否。在美式撞球里,低桿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高桿。因为,低桿使母球不靠岸或靠1-2岸而做好走位,而高桿往往使母球走三岸,要记住,用最少的走岸来走位以保证精确度。所以,在高低桿都能走位的时候儘量使用低桿。但是,高桿的走位往往对于长距离贴岸子球来讲是唯一的走位方法,所以也需要多加练习。我提供一个高低桿走位与力量控制的方法给大家:把15个色球按号码均匀置于一个底袋口成直角(距离袋口为2/1个球檯宽度),母球放在色球与袋口的另一边,从一号球顺序击打每一个球入同一个底袋。这是一个相当难的练习,我当初用了整整6个小时才成功了第一次,但是这个方法对于走位相当有帮助。
6.对于“塞”的一些看法。我很习惯下塞,并不认为下塞会降低击打的精确度。我想那些有这样负面看法的朋友很可能由于喜欢强力下塞,但是我要说,相反下一点点塞再加上柔一点的力量效果会更明显。为什幺要下塞呢?你要知道,除了改变母球靠岸后的反射角之外,“塞”是有别的用处的:
(1),使子球反向旋转。美式与斯诺克球很大的区别就是球靠岸也能进袋,所以让子球有一些旋转可使其靠岸后藉助旋转之力滑入目标袋,之当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但是往往出奇制胜。另外,在翻袋时也可少许改变子球靠岸后的反射角而达到目的。
(2),能更好地控制母球而无需大力击球达到走位的目的。大力击球使準确度降低,为了走位而牺牲精确可不是明智的选择,下塞的话,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了。再者,现在的球场全是使用快速檯布,大力击打的话,想控制母球非常难,而且很容易“洗袋”。
7.中桿的运用。高手的走位决不会使母球与子球做得很“直”,总是留有一定的角度,这是为做下一个球留有走位的余地,所以有时候,中桿的“并桿”使母球平移会很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