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轨道交通S1线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般指本词条
温州轨道交通S1线是温州轨道交通第一条建成运营的线路,于2019年1月23日开通西段(桐岭站至奥体中心站)试运营,标誌色为海蓝色。
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西段南起桐岭站,途径瓯海区、鹿城区和龙湾区,贯穿温州市中心区域,东至奥体中心站;一期工程东段自奥体中心站至双瓯大道站。一期全线大体呈东西走向。
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西段全长34.77千米,设定12座,採用4节编组D型列车。
2019年2月1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客流达4.22万人次,为该线单日最高客运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温州轨道交通S1线
- 外文名:Wenzhou Rail Transit Line S1
- 标誌色:海蓝色
- 开通日期:2019年1月23日(一期西段)
- 运营时间:06:26-20:30
- 线路长度:34.77千米(一期西段)
- 轨道类型:市域铁路
- 起止站点:桐岭站、奥体中心站(一期西段)
- 车站数量:12座(一期西段)
- 车辆编组:4节编组D型列车
- 最高时速:140千米/小时
建设历程
2011年2月,《温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里面包含温州轨道交通S1线规划)通过温州市政府审批;同年11月11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石坦隧道动工,标誌着温州轨道交通S1线动工。
桐岭站

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覆同意《温州市域铁路建设规划(2012~2018)》(里面包含温州轨道交通S1线规划);同年11月,浙江省发改委批覆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年3月,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桐岭站至双瓯大道站)开工建设。
2017年9月7日,试验站惠民路站样板段正式完工;同年12月1日,惠民路站风水电及公共区装修工程基本完工。
2018年5月,温州轨道交通S1线除机场段外轨道铺设及长轨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奥体以西所有土建工程全面完工,温州轨道交通S1线机电安装进入无障碍施工阶段;同年7月2日晚,桐岭至奥体区间接触网低速冷滑试验顺利完成;7月3日下午,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西段接触网送电,实现电通;7月15日,桐岭车辆段至奥体中心区间热滑试验顺利完成;8月1日,惠民路站装修完成并开始作为样板车站进行对外形象展示;10月1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西段开始不载客试运行。
惠民路站

2019年1月16日至17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西段开展试乘活动;同年1月23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一期西段开始试运营。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站名 | 换乘主干交通 | 开门方向 | 卫生间 | 车站形式 | 所在政区 |
---|---|---|---|---|---|
桐岭站 | 左侧 | 非付费区 均有 卫生间 | 地面侧式 | 瓯海区 | |
潘桥站 | 高架侧式 | ||||
动车南站 | 铁路温州南站 | 地面侧式 | |||
秀屿站(预留) | 高架侧式 | ||||
新桥站 | |||||
德政站 | 鹿城区 | ||||
龙霞路站 | 瓯海区 | ||||
温州火车站(绕行) | 温州轨道交通S3线(规划中) 温州轨道交通M1线(规划中) 铁路温州站 | 鹿城区 | |||
惠民路站 | |||||
三垟湿地站 | 瓯海区 | ||||
文昌路站(预留) | 龙湾区 | ||||
龙腾路站 | |||||
科技城站 | 温州轨道交通M2线(规划中) | ||||
瑶溪站 | |||||
奥体中心站 | 终到(临时渡返站) | 地下侧式 | |||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截至2019年5月,开门方向以列车前进方向为準 |
车站命名
站点名 | 命名理由说明 |
---|---|
桐岭站 | 位于福州路与阳桐河交汇处东北侧,以所处社区命名。 |
潘桥站 | 位于福州路与陈马路交叉口东北侧,以所在街道命名。 |
动车南站 | 位于铁路温州南站西北侧,故名。 |
秀屿站 | 位于瓯海区秀屿山公园,以所在片区命名。 |
新桥站 | 位于铁路温州西站南侧,以所在街道命名。 |
德政站 | 位于牛山北路德政桥西侧,以所在片区命名。 |
龙霞路站 | 位于龙霞路与霞北路交叉口西北侧,以所在道路命名。 |
温州火车站 | 位于铁路温州站南侧,故名。 |
惠民路站 | 温州大道和惠民路交叉口东南角,以所处道路命名。 |
三垟湿地站 | 位于铁道南路与三垟大道交叉口西北侧,三垟湿地公园北入口北侧,以临近景区命名。 |
文昌路站 | 位于文昌路与高二路交叉口,以所处道路命名。 |
龙腾路站 | 位于状元街道龙腾路上,故名。 |
科技城站 | 位于浙南科技城区域内,故名。 |
瑶溪站 | 位于南洋大道与瑶溪交汇处南侧,瑶溪街道南部,故名。 |
奥体中心站 | 位于温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侧,故名。 |
永中站 | 位于永强大道围垦路交叉口下,以所在片区命名。 |
机场站 | 位于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西侧,故名。 |
灵崑站 | 位于灵崑东路与王相中路交叉口西侧,以所在街道及片区命名。 |
瓯江口站 | 位于霓澄路与瓯绣大道与雁鸿路路口,因位于温州重点支持建设的瓯江口新区核心区域内命名。 |
瓯华站 | 位于瓯江口新区一期规划区瓯华片区西侧,故名。 |
双瓯大道站 | 位于瓯江口新区南侧的双瓯大道上,故名。 |
线路走向
温州轨道交通S1线西起沿海铁路温州南站南端潘桥街道,向东北绕出至温州西站,沿既有金温铁路通道至温州东站,过温州东站后线路折向西南沿龙湾区南洋大道、围垦路至机场,在机场航站楼西侧设机场站,出站后向北跨瓯江南口至灵崑岛折向东至一期工程总终点双瓯大道站。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截至2019年1月,温州轨道交通S1线西段时刻表如下图所示。

客运流量
2019年2月4日至9日,温州轨道交通S1线西段进站客流为171176人次,其中,2019年2月6日达到高峰,为35995人次。12个车站中,奥体中心站客流最大,6天达47975人次,2019年2月6日客流破万达10004人次,动车南站、桐岭站、惠民路站客流量排第二至第四名。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温州轨道交通S1线列车车身由蓝白灰三种颜色组成,外观设计呈流线型。车体宽度3.3米,与高速动车组相当,比当今最宽的A型捷运车辆要宽0.3米。车厢内座椅採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式布局,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坐舒适的要求。该市域动车组列车最大载客量达1328人,未来预留6节编组,以满足客流量增长的运营需求。
温州轨道交通S1线车辆

温州轨道交通S1线採用4节编组市域动车组(2动2拖),温州市域动车组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完全自主研发,自主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繫统,整车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8%以上,具有持续运行速度高、平均旅行速度快、载客量大等优势。同时,该车还是中国轨道交通车辆领域首个整车实施第三方独立安全评估的项目,更好地保障了车辆的安全性。
运行设施
温州轨道交通S1线全线有桐岭车辆段和灵崑车辆段。其中,占地220多亩的桐岭车辆段已随着温州轨道交通S1线西段率先启用。桐岭车辆段有检修库、工程车库、临修库、司机公寓等生产生活设施,主要承担S1线配属市域动车组的一级修、二级修及整备、停放任务,工程车停放及维保等工作。
主要工程
温州轨道交通S1线瓯华站(不含)至双瓯大道站全长1460米,起讫里程为 DK51+998.27~DK53+458.28,共有钻孔桩502根、承台41个、墩身41个、简支箱梁20孔、连续梁5联。
文化特色
- 车站文化
惠民路站以“世纪绿轴”为文化主题,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世纪广场”“中央绿轴”“时钟”“河岸”“流水”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车站的空间中,为乘客营造了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惠民路站

建设规划
截至2019年5月,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东段未开通,预计于2019年9月东段开通。
站点 | 换乘 | 开门方向 | 卫生间 | 站台形式 | 所属行政区 |
---|---|---|---|---|---|
永中站 | 左侧 | 非付费区均有 卫生间 | 地下侧式 | 龙湾区 | |
机场站 | 温州轨道交通S2线(未开通)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 | ||||
灵崑站 | 温州轨道交通S2线(未开通) | 右侧 | 高架岛式 | 洞头区 | |
瓯江口站 | 左侧 | 高架侧式 | |||
瓯华站 | |||||
双瓯大道站 | |||||
备注:开门方向以列车前进方向为準。 |
价值意义
温州轨道交通S1线是温州市域铁路网中重要的一条主干线,它将温州火车站、城市公交中心站、温州机场等不同交通站场的纽带,将不同类型的客流进行快速集散运输,可大大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缩短旅途时间,并缓解尖峰时段交通压力。(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评)
温州轨道交通S1线的开通将有效改善市民出行需求,全面打造中心城区1小时交通圈;带动沿线开发建设,推动城市各组团互动融合发展;同时,助力温州拉开城市框架,推动城市向东发展,加速温州大都市区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迈进。(《温州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