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是成都市锦江区公办初级中学,前身是1957年开办的一所市属普通中学。1997年为适应成都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在成都市教育局领导下,依託百年名校全国示範性高中——成都七中办学,学校改名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 外文名:NO.7 YUCAI Middle School
- 简称:七中育才
- 校训:卓尔不群,大器天下
- 类别:公立中学
- 现任校长:何伦忠
- 知名校友:唐爽
- 所属地区:成都市
- 主要奖项:全国语文学科学习实验学校
四川省少年军校
成都市现代教育技术示範学校
成都市校舍规範管理达标学校
成都市示範家长学校 - 主管单位:锦江区教育局
-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简介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在成都七中的高位引领下,在锦江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办学效益获得显着提升,各项成绩斐然,无论是学生的学科竞赛、艺体成绩、科创活动、中考都遥遥领先成都市各国中学校,将成都市第一的金字品牌定格。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创办的校刊杂誌有《晨曦》、《YUCAI impressions》、《亲子阅读》、《心晴》和《心翎》。同时,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师灵动发展,教师获得赛献课全国一等奖的就有19人次,外出讲座若干,优秀教师团队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具有高原之势,全校师生髮展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充分体现出“为全省构筑起了国中教育价值新高度”的态势,学校办学呈现出“管理精细、事业精进、生命精彩”的特色和样态。2008年《人民教育》第五期以“让学校成为收穫幸福的地方”为题对学校进行了办学特色纪实的专题报导。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通过多媒体教学示範班,将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优质教育辐射到薄弱的边远地区,近万名学生与该校学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08年5月6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结成教育联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链成功建成,通过精神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课改共同体的建设,共同提升着三个学校的教育质量,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链动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报导。
办学特色
七中育才学校的品牌固化于各项师生的成绩,源自于学校沉静、大气、科学的办学实践和初步形成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
2005年,学校全体教师认真梳理学校的传统与经验,明确提出了“文化养校”的办学思考,明晰了“为师生髮展拓展广阔空间,追求最适宜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实验校、优质教育的示範校”的办学追求,学校积极实践,在以下三方面着力,成效显着。
教学宗旨

学校选修课、活动课课程体系相对完善,开阔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优质而富于选择的学校课程是实现差异的、“最适宜学生的教育”的基础。该校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办学的优势,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着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和实践力。
学校德育活动体系日渐成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深化课堂研究,追求“生本课堂”。
课堂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素质提升的主渠道,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作为离教师专业发展最近的点,作为教师立业之基本,是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确立了“生本课堂”的思考,明确了“立足有效课堂教学,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价值追求,确定了“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的课改目标和“优情感体验、大思维空间、高学业成绩”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以学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范型,确立了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改革之路。学校课堂教学进一步导向于“活跃、合作、和谐”的特色追求,由此来最大程度地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与智慧,涵养起学生对课堂与学科学习的嚮往眷念与热爱之情,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精神成长与人格品质的提升。

办学目标
拓展文化建设思路,探索“文化养校”。
创新教师成长模式,探索“教师发展学苑”建设。
最佳化学校管理,探索科学人本的管理机制。
学校规划
2010年,学校启动了新三年的规划,确立了“全国一流的示範性学校”的追求。这幅“全国一流的示範性学校”的愿景和图画定格为:一个让师生、社会共同嚮往、热爱、眷念的学校。在校园里,学生“享受学习,选择发展,快乐成长”,教师“勤奋工作、享受成功、精彩生活”。七中育才的涵蕴的是师生内心更加舒畅、心灵更加舒展的成长、成功、成才的美好画图。

办学理念
围绕“绿色质量、科学发展”这一核心命题,该校深入开展调研走访。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之成为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的有力推动。
围绕核心命题,该校还加快了推进以教师为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最佳化与改革。明确了“立足有效课堂教学,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价值追求,提出了“以学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范型,确立了教师有效地教与学生有效地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改革之路。为更好地凸显学科和学生认知特色,学校还建立了全体教师、全面进入、全学科研究的机制。
把优质教育不断向农村辐射伴随着“全域成都”城乡教育统筹的推进,七中育才学校已把办优质的学校,做最好的辐射视为名校的责任与使命,也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2005年9月,七中育才学校“远程录播教学示範班”建成,开创了教师实践成长的重要模式,使边远薄弱学校的远端教师通过网上的跟岗研修,建立起了学校教师的实践共同体,不断实现着各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2008年5月,结合锦江区“扬峰填谷,精彩纷呈”教育发展战略,七中育才学校又以“名校+弱校”链式办学模式,建设了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优质教育链”────七中育才三圣分校、七中育才学道分校。“优质教育链”学校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诠释的是更深刻的角度、更广泛的意义下的“以人为本”。
办学历史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是成都市锦江区公办初级中学,前身是1957年开办的一所市属普通中学。校名几度演变,初名为成都市第35中学。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得到长足发展,构筑起国中教育价值新高度,成为成都市国中教育第一品牌,四川省国中教育品质第一峰。由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6月27日,正式剥离成都市教育局,移交锦江区教育局管理。2008年5月6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三圣分校正式成立。2012年8月27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正式成立。2013年4月19日,四川省陶研会正式授予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首届川派国中名校”牌匾,是“成都市十佳中学”之一。学校校风好、学风浓、师德高、管理优,深受成都市民的信赖。学校以突出的成绩和良好的声誉先后荣获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四川省示範家长学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学校、成都市校风示範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等省市数十项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学校系列教育活动持续最佳化。学校继续以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在持续最佳化完善的基础上,还大力拓宽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自主实践活动。如“校园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班级综合才艺大比拼” 等活动,以及学校青年志愿者管理学院的建设,学生少年科学院的建设等,学校传统教育活动不断完善,新开闢的教育天地价值充分显现,各项凸显自主实践活动特色的活动更好地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力地保障了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领导
校长:何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