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2
QFII2,合格境外个人投资者,可以看做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简称QFII)的升级版。QFII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有限度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合格境外个人投资者
- 外文名:QFII2
名称
合格境外个人投资者(QFII2)
概念
合格境外个人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dividual Investor,简称QFII2)可以看做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简称QFII)的升级版。QFII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有限度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在人民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以及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将境外投资者“引进来”,允许合资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于内地资本市场,投资股票、债券等产品,并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来进行。
中国证监会正在研究将QFII规模扩大,并推广到个人投资者层面,也就是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dividual Investor,简称QFII2)。QFII在2013年初仅占内地市场份额1.5%-1.6%。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共有169家QFII机构累计获得374.4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其中,有十七家台湾金融机构已经申请取得QFII资格,共取得17.2亿美元额度。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3年1月14日召开的亚洲金融论坛上提出,QFII和RQFII的规模认为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九至十倍,原则上赞成扩大至港资及外资资产管理机构。
人民币合格境外个人投资者(RQFII2)
现有的RQFII (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仅限中资金融机构获準参与,投资内地股市及债券市场,又称为“小QFII”。其中R表示人民币。同样的,RQFII也将会跟随QFII一併扩容至个人投资者,也就是RQFII2。
港台受追捧
在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高调錶态之后,市场迅速产生热烈反映,RQFII额度受到追捧。此前RQFII在香港试点已有一年多时间,但一直不温不火。一方面,相当一部分RQFII投资于内地债券市场或债券型基金,收益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与QFII相比,RQFII的规模太小,根本无法满足国际大资本的“胃口”。拥有QFII资质的往往是规模较大的机构,而一些中小规模的机构会选择RQFII渠道进入内地市场。大机构在自己的QFII额度用尽后,也开始“抢食”RQFII,导致原本规模就不大的RQFII一下子成了众人追捧的“香饽饽”。RQFII额度遭疯抢令不少香港本土金融机构眼红不已,试点机构有望扩大至香港金融机构和香港个人投资者的讯息令它们摩拳擦掌。有熟识RQFII运作的券商估计,计画初期,参与直接买A股的香港个人投资者,需要先在香港本地的中资券商开户,由券商集中管理额度,相信首批会有超过100亿人民币。
2013年1月29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首次赴台湾参加两岸证券期货监理合作平台首次会议(金证会),提出将RQFII推广至台湾。证监会宣布将修改相关法规,令台资证券商申请QFII资格时,以集团总资产计算,即降低资格门槛。证监会称将积极考虑台湾业界提出1000亿元人民币专项额度的建议。
扩大政策意义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透露将大规模扩大QFII和RQFII额度,反映出内地正在进一步加快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从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2013年人民币仍然是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内地对资本账户的管制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主要障碍,而QFII和RQFII就成为境外机构间接投资内地A股和债券市场的唯一渠道。尤其是RQFII,更是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吸引境外人民币回流内地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分析指出,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及未来的工作重心之一。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资本项目有序开放,资本双向跨境流动的格局逐渐扩大,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内地资本发展未成熟,股票及债券市场发展不平衡,投资产品不够多元化。缺乏稳定的长线机构投资者,股市透明度低、波动性大,需要多方面改革和完善。稳步推进QFII和RQFII改革试点,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经之路,通过深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建设,资本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信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香港资本市场
借力QFII2共同发展
香港市场人士表示,“有条件、有範围”的放开资本市场,或代表着“先香港、后国际”的开闸步骤。2013年近期深圳前海启动的跨境人民币贷款,就为人民币国际化和开放资本项目迈出重要的一步。
扩大RQFII规模,能够有力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对香港资本市场同样存在着重大意义。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RQFII2和QDII2等制度的推出将是2013年港交所的一大机遇,港交所须做好各项互联互通準备工作保证双向资本流入流出的平稳运行。
由于内地资本市场开放有限,海外人民币回流内地、投资内地市场的渠道不多或不畅顺,滞留在港人民币多数只能进入银行,投资增值功能未能多元化和充分发挥,香港形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进展缓慢。由于人民币国际化加快,由此带来的投资机遇,必然令在港人民币存款额越见增多,同时人民币产品需要亦与日俱增。未来人民币产品如果能够在香港大放异彩,成为一个新增的投资渠道,将吸引更多外资及港资金融机构踊跃参与有关业务,有利香港资本市场拓展。同时,香港长期经受国际金融市场的洗礼,在风险管理方面积累宝贵经验,可为内地监管当局提供借镜,在市场国际化的同时加强风险防範,避免国家金融体系、整体经济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