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全腿长

全腿长

全腿长

全腿长(Beinlänge ohne Fuß/total leg length,M54/length of thigh and leg,M54):髂前上棘点高减去内踝下点高所得数值之96%。

解剖学、人体测量学上严格定义的腿长学名全腿长,是狭义的腿长、真正的腿长,包括股骨与胫骨的长度,系指下肢除去足以外的长度。

(下肢全长=全腿长+内踝高;全腿长=大腿长+小腿长;胫骨点高=小腿长+内踝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全腿长/腿长
  • 外文名:total leg length,M54
  • 意义:狭义的腿长、真正的腿长
  • 相关概念:下肢全长,大腿长,小腿长

间接测量

由于股骨头深嵌于髋臼内,其顶端不能扪及,故大腿的上端无法準确确定。人类学家根据研究结果,常以髂前上棘点或耻骨联合点进行测量,并推算出一个常数来求得大腿长和全腿长的近似值。
全腿长=(髂前上棘高-内踝点高)×96%
全腿长=(耻骨联合高-内踝点高)×105%
使用不同测点(大转子点、耻骨联合点或髂前上棘点)测定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结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种测量法都测不出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的精确的解剖学长度。

相关概念

(1)下肢全长/下肢长:髂前上棘点高减去适当数值。
(2)大腿长:髂前上棘点高减去胫骨上点高所得数值之93%。
(3)胫骨上点高/胫骨点高/小腿长A:胫骨点(ti)至地面的垂距。
(4)小腿长:从胫骨点(ti)至内踝点(sph)的垂直距离。
(5)内踝下点高/内踝点高/内踝高/足高:内踝下点(sph)至地面的垂距。
(下肢全长=全腿长+内踝高;全腿长=大腿长+小腿长;胫骨点高=小腿长+内踝高)

相关指数

上下肢长度指数Ⅱ(intermembral indexⅡ)=(全臂长/全腿长)×100

广义的腿长

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测量的数据表示腿长,即广义的腿长,从大到小依次为髂嵴高、脐高、髂后上棘高、髂前上棘点高、大转子点高、耻骨联合高、会阴高、身高减坐高、臀沟高。也有用上述各种立姿高度减去内踝高或外踝高表示腿长的,如脐高减内踝高,髂前上棘点高减内踝高,大转子点高减外踝高,会阴高减内踝高等。
全腿长
其中,会阴高有两种:一是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至地面的垂距,等于身高减坐高;二是耻骨联合下缘高,略大于身高减坐高。
学术上一般採用身高减坐高表示腿长,採用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反映上下半身比例。
(1)髂嵴点高/髂嵴高/下肢长H:髂嵴点(ic)至地面的垂距。
(2)脐高:脐点(om)至地面的垂距。
(3)髂后上棘高:髂后上棘点(is.p)至地面的垂距。
(4)髂前上棘点高/髂前上棘高/下肢长A:髂前上棘点(is.a)至地面的垂距。
(5)大转子点高/大转子高/下肢长B:大转子点(tro)至地面的垂距。
(6)耻骨联合上缘高/耻骨联合高:耻骨联合点(sy)至地面的垂距。
(7)会阴高/股下高/腿内侧长:会阴点(pe)至地面的垂距。
(8)身高减去坐高(坐高:头顶点(v)至椅面的垂距,即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9)臀沟高/臀纹线高/下肢长C:臀沟下缘最低点至地面的垂距。
附1:《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节选,如图册所示,相关数据如下,以供参考:
项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髂嵴点高(mm)
1014.2
943.9
70.3
(髂嵴点高/身高)×100
59.17
59.32
-0.14
脐高(mm)
1003.6
925.1
78.5
(脐高/身高)×100
58.55
58.13
0.42
髂后上棘高(mm)
970.3
897.6
72.7
(髂后上棘高/身高)×100
56.61
56.41
0.20
髂前上棘点高(mm)
933.4
847.2
86.2
(髂前上棘点高/身高)×100
54.46
53.24
1.22
大转子点高(mm)
875.7
814.5
61.2
(大转子点高/身高)×100
51.09
51.18
-0.09
耻骨联合高(mm)
866.1
748.7
117.4
(耻骨联合高/身高)×100
50.53
47.05
3.48
身高-坐高(mm)
788
723.7
64.3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97
45.48
0.50
会阴高(mm)
783.3
714.5
68.8
(会阴高/身高)×100
45.70
44.90
0.80
臀沟高(mm)
748.7
692.3
56.4
(臀沟高/身高)×100
43.68
43.51
0.18
附2:《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节选,以供参考:
项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髂嵴点高(cm)
98.88
107.34
8.46
(髂嵴点高/身高)×100
60.68
61.13
0.45
脐高(cm)
98.21
105.88
7.67
(脐高/身高)×100
60.27
60.30
0.03
大转子点高(cm)
86.16
92.83
6.67
(大转子点高/身高)×100
52.88
52.87
-0.01
身高-坐高(cm)
77.74
84.19
6.4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71
47.95
0.24
会阴高(cm)
77.14
83.72
6.58
(会阴高/身高)×100
47.34
47.68
0.34
臀沟高(cm)
74.43
81.44
7.01
(臀沟高/身高)×100
45.68
46.38
0.70
(注:《AIST人体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中,会阴高是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至地面的垂距,等于身高减坐高,略小于耻骨联合下缘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